统计即经济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统计,经济,语境
  • 发布时间:2023-08-05 11:17

  文/本刊专栏作者张柯

  20 世纪60 年代,加拿大思想家麦克卢汉发思想之先声,提出: “媒介即讯息”,这个论断深刻指出: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是这个论断最有力注脚,也催生了笔者对于统计与经济关系的一个“孪生”判断:在特定的语境中,统计即经济。

  统计影响社会对经济的感知

  从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层面看,统计构建的“数据景观”影响大众对经济感知。统计应社会管理需要而诞生,上到国家,下到民众都需要通过统计数据了解经济运行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统计方法制度本身具有价值色彩,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之下会形成不同的统计方法制度,不同的统计方法制度会产生不同的统计指标。在封建社会农业文明中,衡量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口规模和粮食产量,以及衍生出来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税粮征收量等。大航海时代,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诞生了新的指标,比如钢铁产量、进出口总量、财政收入、失业率等。20 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完善,相继出现了两套核算指标体系,在前苏联诞生了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 体系),核心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在美国出现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通过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数,也就是耳熟能详的GDP,衡量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这套体系不断发展演进,当前也为大多数国家采用。不同的统计衡量标准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近期对于就业统计标准的争论。

  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变化的背后是历史的发展、思想的演进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客观上也影响了社会对经济的感知。到了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多面性远超以往,大众难以真实感知经济运行的全貌,因此,在大众传媒打造的“拟象和仿真”的世界中,通过月度、季度、年度发布的各类统计数据,构建了一个“数据景观”,成为大众传媒构建后现代虚拟现实的一个部分,统计数据将社会对经济的感知具象化,并逐步成为认识本身。

  统计影响经济社会管理的实践

  从统计工作层面看,当地方政府按照统计思维开展经济工作实践,统计就会直接影响经济本身。当前,统计指标是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必然要学习、了解、熟悉统计方法制度,并依据这套方法制度指导经济工作实践。这就好像参加高考,作为考生首先要知道考试大纲,并按照大纲复习准备,才有可能考好。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运用统计思维、统计方法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但一些行为不可避免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产生直接影响。比如,过去一段时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 之下,部分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负债等方式实现有关指标的高增长,客观上造成地方债务激增,留下一堆“烂摊子”,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再比如,统计是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会尽量要求企业在本地注册子公司,政府工程项目要力争由本地企业承包,对于一些头部企业数据的分撇,想尽千方百计争取将统计数据留在当地,这些行为必然会对微观市场造成影响。

  “统计即经济”,分析经济必先了解熟悉统计,要了解统计指标的内涵,了解数据生产的流程,了解统计制度的变革,否则终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不明白这个世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