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管理中经济管理的作用

  •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
  • 关键字:经济管理,强化,创新
  • 发布时间:2023-09-15 10:20

  许鸿雁

  合肥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治理的新思想日益引起企业管理者的关注。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企业需更加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的进程中根据自己独特的优势进行自身的不断创新工作、形成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形势下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部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的重点课题,并根据这些问题说明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革新的紧迫性及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革新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管理;强化;创新

  前言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若还一成不变,继续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必然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所以,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的发展,就注重经济管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企业要想在新的环境中存活,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创新。

  1 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中国许多公司在经济管理模式上都采取的是粗犷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多数情况是企业内部增加投入成本,方可提升企业效益。随着市场的日益发达,企业单一的目标通过增加投资规模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无法满足整个市场,这种忽略了公司内在经营制度的方法,导致公司持续亏损,最后步入衰败的局面。在公司发展不断变革的同时,改革公司经营管理模式,方可达到真正的高速成长和经济与效率效益的最大化。

  1.2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公司管理部门机构不完善是影响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公司发展前景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公司机构模式简单或者机构单元不足。目前许多公司无法应对市场转变,大多是公司管理层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不愿改变,仍然采取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管理与审核等方面都过分强调了经济效益本身,却忽视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组织单元缺失常发生于大中型企业,由于公司内各部门间缺乏具体的工作分工或分工过程中出现了交叉,导致公司各部门之间在实施内部管理工作时无法明确责任,从而导致了公司内信息交通的不畅,严重影响了公司内部健康运作,最后造成了决策偏失。

  1.3 企业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公司管理制度是约束公司全员的有效保证,如果公司缺乏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企业的发展将没有实质性的保证。目前不少公司已经形成企业管理体系,只是公司管理制度管理思路过于保守,仅仅单纯的标注着公司的短期规划,缺乏长期的目标;还存在着企业管理者在市场的变革中擅自更改公司发展方针和公司总体目标,或公司管理实施过程中,公司领导人没有严格依照管理体系实施,导致管理体系发挥不了制约和激励功能。

  1.4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公司的成长需要依靠员工的力量,假如一家公司缺乏稳定的人员,公司必然无法稳健前进。现在不少公司人力管理方式不够成熟,没有激励,更有甚者没有平均分配,这些制度势必会使他们感到工作中没有公平性与公正性,进而使得员工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开展工作,长此以往,人员必然流失,最后使得公司陷入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企业缺少对员工的长远培训,企业员工自身没有得到进步,企业的进步必将难以实现。

  2 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2.1 创新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形式

  新形势下,要求企业经营者能够掌握经济管理的要点,而创新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则是其中的基本要求。第一,从企业生产条件入手,通过创新组织结构形式,提高产品生产与服务能力,满足企业生产方面的需求,确保相关产品部门等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产品事业部的能力,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第二,从市场经济条件入手,通过创新组织结构形式,确保企业产品或者企业服务可以具有独特性,打造出独立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从而保持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稳定地位,真正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三,从必要的经营条件入手,创新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过程中,保证管理职能落实到位,方便进行成本与收集的独立计算与核对,从而全方位的把控企业利益。与此同时,在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创新阶段,必须针对相应授权加以限制,更利于相关部门管理权限的设置与运用,从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2.2 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其一,引进发展战略意识。主要借助优秀企业的经营发展经验,基于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意识的引进,从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更新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从而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战略规划与战略发展方案等,推动企业良好发展。其二,注重危机管理意识。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强化十分重要,这关系着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为此,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管理者具备基本的危机管理意识,并提前制定有效的危机处理方案,切实提升企业抗危机风险能力,强化企业经济管理。其三,树立开拓创新的经济管理理念。时代进程在不断加快,创新成为新形势下不可忽略的话题,这在经济管理中也不例外。为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有关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企业也需要鼓励创新,搭建良好的氛围,促使管理者提高创新理念的认识,把握经济管理创新的方向等,进而增加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2.3 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为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加强企业体制创新。主要加强各类体制的创新,发挥出体制的作用,完善企业运营的管理体系,实现企业资产的保持与增值,进一步优化企业经济管理。二是加强决策运行机制创新。众所周知,决策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关键内容,通过加强决策运行机制创新,有助于指导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协调企业内部制度运行的作用,真正强化经济管理。三是加强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人事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人事制度的优化,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劳动分配,提高工作的创造力等等,达到优化经济管理的目的。四是加强竞争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创新。因为竞争和约束可以起到激励、规范作用,方便落实目标责任,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推进企业后续可持续发展。

  2.4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实际上,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关企业经营者应当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加强各个部门调控管理,新形势下,除了财务部门,各个部门的发展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求企业经营者注重各个部门的调控,所有部门必须提高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优化内部控制流程,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二是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控。利用内控机制的作用,针对各部门的各个员工行为等进行有效监控,避免损害企业利益,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力度。三是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方便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各方面挑战,并且契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企业而言,创新的经济管理体系是非常关键的。无论从世界发展的大环境来考察,还是从企业未来的长期战略考虑,都应该关注企业的管理系统研究情况。在现代企业的国际化环境下,公司唯有不断创新,不断查漏补缺,方可长期经营下去,而若想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一定要意识到在新形势下,公司要想在未来保持成长后劲,就一定要进行公司经营治理方式的革新,否则将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遭到淘汰。

  参考文献:

  [1]谢聪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下资产管理状况及改善措施[J].商业观察, 2021,(08):94-96.

  [2]周立峰.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21(9): 91-92,96.

  [3]刘振,魏树娟.全员创新在国有企业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3):46-5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