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发布时间:2023-10-06 15:32

  刘斌如

  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进步。然而,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逃避、冲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在高职教学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本文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职教学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焦虑:焦虑是指一种不安、紧张、担忧或恐惧的情绪状态,它可能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也可能源于对现实困境或挑战的恐惧。高职学生常常因为对学习成绩、就业前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甚至导致一些身体症状,如头痛、胸闷、心悸等。

  抑郁:抑郁是指一种持续性的低落、沮丧或无望的情绪状态,它可能源于对自我价值或能力的否定,也可能源于对环境或他人的不满。高职学生常常因为对自己或他人的期望过高而感到失望或自责,或者因为遭遇挫折或困难而感到无助或绝望。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导致一些行为问题,如退缩、逃避、自伤等。

  自卑:自卑是指一种对自我能力或价值的低估或否定的心理状态,它可能源于对自己的外貌、性别、家庭、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不满或羞耻,也可能源于对他人的嫉妒或敌视。高职学生常常因为与他人的比较而感到自己不如人,或者因为受到他人的批评或冷落而感到自己不被接受。这些心理会影响他们的自信、自尊和自爱,甚至导致一些人际问题,如孤僻、排斥、攻击等。

  逃避:逃避是指一种对现实问题或困难的回避或拒绝的心理状态,它可能源于对自己的无能或无力的认知,也可能源于对问题或困难的恐惧或厌恶。高职学生常常因为对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或困惑而选择逃避,他们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娱乐等消遣活动,或者过度依赖于家庭、朋友、老师等支持者。这些行为会影响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成熟度,甚至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如违纪、违法、吸毒等。

  冲动:冲动是指一种对情绪或欲望的无节制或无理性的表达或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可能源于对自己的情绪或欲望的缺乏控制或调节,也可能源于对他人的反抗或挑衅。高职学生常常因为对自己的情绪或欲望的不满足而产生冲动情绪,他们可能表现出暴躁、易怒、鲁莽、冒险等特征。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理智、判断和决策,甚至导致一些危险问题,如暴力、斗殴、性行为等。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也影响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其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和事物相互作用,实现自身目标和社会要求的一致,保持心理平衡和社会和谐的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期望,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增强其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提高其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体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优势和成功的能力,它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和态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其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增强其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三、高职教学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高职教学课程是指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开设的各种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它们是高职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素养的主要途径。在高职教学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目标等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课程的内在要素。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次,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将其纳入到教育规划、政策、制度等方面中,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最后,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培训、咨询、辅导等,为高职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班级等特点,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需求、问题等情况,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要素。其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等差异,采用个别化、差异化、多元化等策略,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和任务。最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学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等特点,选择和运用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三)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关注高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关注高职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和提升。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反馈和评价,不仅关注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也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跟踪和改进,不仅关注高职学生的短期效果和影响,也关注高职学生的长期发展和转化。

  参考文献:

  [1] 李文萍.“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 才智,2023(24):97-100.

  [2] 于彦君. 基于实践背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J]. 中国学校卫生,2023, 44(08):1289.

  [3] 姚又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模式研究——基于“三全育人”动态链[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8): 187-18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