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抽蓄项目投资机遇及资金方案探讨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业财融合,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
  • 发布时间:2023-11-03 16:37

  朱颜展兮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内容摘要】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新能源发电迅速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依托,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然举措,是扩大投资、提振经济的有力手段。社会资本投资抽水蓄能行业,应运用“业财融合”的理念,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和规律,作出更科学全面的决策。积极配合使用政策性工具及其配套融资、常规贷款和金融机构创新产品解决项目资金缺口,搭上抽水蓄能的发展快车,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企业运营效益。

  【关键词】抽水蓄能;业财融合;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

  业财融合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将企业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互相融合,通过协同分析并加以利用,为企业提供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有助于企业整体价值提升。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环节,二者之间实现业财联动,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服务职能,助力提升业务经营的效益性,降低风险性。本文主要探讨业财融合在抽水蓄能投资项目的应用,从业务和财务两个角度入手,阐述抽水蓄能项目的投资前景及资金方案,为企业投资抽水蓄能项目提供思路。

  长期以来,抽水蓄能电站放水发电、用电抽水,被认为是“不赚钱”的产业,而国家电网宣布力争在十年内将抽蓄电站装机翻四倍,国家利好抽蓄产业的政策陆续发布,社会资本持续涌入抽水蓄能行业,抽水蓄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抽水蓄能电站装机量大,单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社会资本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参与抽水蓄能的投资。

  一、抽水蓄能产业的投资机遇

  从现状看,我国抽水蓄能建设进度不达国家规划预期。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5 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应达6200 万kw 以上,到2035 年应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

  从发展机遇看,“双碳”背景下我国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2030 年我国风电、光电等间歇性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将超12 亿kw。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其大规模、高比例的发展所带来的日间发电消纳问题急需解决。加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压力,电网调峰能力将承受巨大考验。居民日常用电量持续增长,存在日间峰谷差值大的问题,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抽水蓄能是目前应用最成熟、规模最大、成本相对低的储能技术,具有调峰、填谷、调频等多种功能,对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无可代替的支撑作用,能有效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从政策看,国家层面的重视已充分体现。国家能源局在《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 2035 年,我国应形成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并培育出一批大型抽水蓄能骨干企业。国家发改委强调,应完善容量电价核定机制,健全抽水蓄能电站费用分摊疏导方式,强化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行管理。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抽水蓄能项目建成后,稳定运行时间长,能为投资企业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入,在十四五政策支持下,后续无论是持有投资项目或建成后股转,都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保障。抽水蓄能项目总投资额大,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项目子公司的方式实现投资风险隔离。设立项目子公司后,母公司作为施工企业可以获取抽水蓄能项目对应的总承包合同,有利于完成新签合同目标、十四五期间控股投产装机的任务。投资抽水蓄能电站,有利于企业提升专业化投资水平、全流程管控的技术能力,培育形成市场影响力大、专业竞争力强的抽蓄品牌,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财务压力,项目总投资大意味着投资抽水蓄能项目相较其他“短平快”的能源项目需要更多资本金及后续建设资金投入。如何匹配资金方案以解决项目资金压力,是业务经营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挑战。

  二、抽蓄电站的投资资金方案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周期一般可分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财务与业务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根据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阶段及该阶段的用款特点匹配合适的资金方案。

  (一)引入多样化合作伙伴筹集资本金

  在工程筹建期需要解决项目资本金的缺口。国发〔2019〕26 号规定,债务性资金不能作为投资项目的资本金,项目法人对资本金不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

  1. 基础设施基金

  (1)投放模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的支持下,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均注册了基础设施基金公司。基础设施基金投放模式分为股权投资模式及股东借款模式。在股权投资模式中,基础设施基金公司的资金以股权资金形式投入项目主体,成为项目股东方,但不参与项目实际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基金公司、股权回购主体及被投资主体需签订三方合同,约定入股及股权回购事项,股权回购主体需在满足约定条件时回购股权。在股权投资模式下,项目公司股东的负债规模不会增加,但需要承担相应的股权回购义务。对国有企业而言,资产负债率是重要考核指标,以股权投资模式引入基础设施基金对项目公司、母公司合并层级的负债规模不造成影响。

  (2)政策性资金体量大、投放快。基础设施基金首批投放了3000 亿的资金用于补充重点领域项目资本金。第二批再次投放3000 亿。第一批3000 亿资金在两个月内全部投放完毕,第二批 3000亿资金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全部投放完毕。国开基础设施基金累计投放3600 亿元用于项目资本金。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完成近2500 亿元的投放,支持项目近1700 个,撬动项目总投约3 万亿元。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完成近700 亿元基金投放任务,支持重大项目114 个,带动项目总投资近万亿元。基础设施基金的投放速度、体量都非常可观。

  (3)抽蓄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基金重点投向领域。抽水蓄能项目属于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的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之一: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根据2022 年基础设施基金投放情况来看,水利项目、交通项目属于集中投放领域,获得投放资金量的50% 以上。同时基金存在向经济大省、重点省市投放的倾向,抽水蓄能投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地域优势获取基础设施基金以补充项目资本金。

  2. 专项债

  专项债在我国已是相对成熟的筹资工具,其筹集的资金可作为项目资本金使用。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募集的资金属于债务性资金,政府负有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政府将募集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项目后即享有出资人权益,该权益的投资收益通过投资项目的运营收入实现,投资项目本身没有偿还专项债本息的义务。

  (1)专项债的投放模式。专项债投入的项目本身应有市场化现金流入,具备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条件。政府将发行专项债募集的资金注入项目公司,成为项目公司股东。该部分资金成为项目公司的资本金。项目的盈利在偿还完市场化融资的本息后以分红的方式回流至政府,政府将分红收入用于归还专项债。

  (2)专项债的投向领域变化释放利好信号。 2023 年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领域新增了3 个,含铁路、收费公路、水利、城乡电网等13 个领域。专项债用作资本金领域的扩大趋势及其用作资本金的比例提升至25% 透露出国家仍把专项债作为我国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重要工具。

  3. 与电网企业合作投资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比例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是重要的调峰储能工具,能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电网运营模式下的抽水蓄能电站,由电网自行结算,电网调用自主性高,可利用电力市场峰谷价差提升发电效益;租赁运营的模式下,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为不同主体,发电企业必须接受电网的调度指令,不能自行制定发电方案,无法利用电力市场峰谷价差;如果与电网合作投资抽水蓄能电站,按协商比例各自持股,一方面降低了自有资金注入资本金的压力,一方面电网企业手握众多发电项目,对电力运行、调配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引入电网企业作为项目公司股东,使其更有动力统筹安排抽水蓄能电站在电价低谷时抽水蓄能,在电价高峰时放水发电,更能确保项目被调度的时机与频率,从而确保项目投资收益,对项目公司发电效益有利好作用。

  4. 巧用金融机构资金

  可考虑引入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向项目公司注入股权资金,从而解决项目资本金缺口。投资结构与基础设施基金类似,金融机构产品直接入股项目公司。此种资金方案可能会要求比政策性基金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二)多途径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期后,对资金需求量更大,资金流出速度更快。此阶段更需要业务与财务的紧密沟通,财务按照项目的需求特点与实际进展匹配合适的融资方案,为项目的资金流提供充足、稳定的保障。

  1. 以股东借款形式引入基础设施基金、专项债资金

  基础设施基金公司、政策性银行、项目公司股东共同签订股东借款协议,基金公司将资金委托给政策性银行,银行向项目公司股东发放贷款,项目公司股东将该笔贷款资金注入项目主体。在股东借款模式下,项目公司股东需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因抽蓄项目总投大,项目公司股东财务报表负债数据激增,资产负债率可能大幅上升,公司财务指标恶化。

  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在2023 年新增了含抽水蓄能电站等绿色低碳能源基地的新能源板块,意味着项目公司能够争取专项债资金作为债权性资金注入,成为该部分债权性资金的还本付息责任人,从而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部分缺口。政府方作为股东将资金借给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收益先归还市场化融资本息,剩余收益归还政府。政府将收到的还款本息计入项目对应的专项收入,用于归还专项债本息。

  2. 利用基础设施基金、专项债配套融资

  多家银行就基础设施基金投放名单建立配套融资白名单,对名单上的项目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放款快,价格优,支持力度大。在工程筹建期,可利用银行的前期贷产品解决企业因采购开工设备及项目部采买等费用支出所产生的资金需求,项目前期贷款能有效衔接后续项目融资贷款。也可直接利用常规贷款缓解项目建设期资金压力。

  根据《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专项债项目配套融资支持。对于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项目,鼓励银行机构以项目贷款等方式支持专项债券项目。

  3. 利用股东借款获取较低成本贷款

  一般而言,项目公司股东,如电网企业、大型建筑企业等资信等级较高,在企业整体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水平可控的情况下,由项目公司股东向银行借入成本较低的贷款,通过统借统贷的方式借给项目公司。相较项目公司直接向银行贷款,成本更低,流程更快。

  总而言之,从现状上看,我国抽水蓄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现有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从发展机遇上看,抽水蓄能技术成熟、经济性良好,作为电力系统调峰的重要手段,在未来将随着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发展;从政策上看,国家大力支持抽蓄行业的发展,并通过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完整的成本回收与分摊机制,有力地为社会资本投资抽蓄项目打开盈利空间。抽水蓄能行业未来前景向好,社会资本可充分应用“业财融合”的管理理念,打通、理顺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沟通渠道,提升专业化投资水平,积极参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并积极利用恰当的资金方案解决资本金及项目建设资金缺口。

  参考文献:

  [1] 崔孟修, 杨亚军, 陆晓晖, 戎梅, 张碧, 陈昀璐. 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政策效果分析及建议[J].审计观察, 2022(11):18-22.

  [2] 崔晨甲, 李淼, 马毅鹏. 关于水利工程项目资本金筹集的渠道、案例及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 2022(06):25-30.

  [3] 周丛颖. 财务一体化管理中的业财融合与内控管理措施[J].财会学习. 2023(10):7-9.

  [4] 靳彦斌. 国有企业集团融资风险识别与防控[J].财会研究. 2023(03):53-5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