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融合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人工智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3-12-02 14:48

  张晓峰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愈加突出,小学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技术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若能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融合,那么该学科的教学定能收获到更好的结果。只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想要科学有效的融合进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通过研究和探索,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更好的融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9-003-01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的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这种智能化的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样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氛围更活跃、高效。人工智能技术教学需从小学阶段抓起,以帮助学生打好智能学习和智能思维的基础。而为使人工智能和小学生都能够有效的进入课堂,教师应积极深入的考虑两者的基本情况,而后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为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适应小学信息科技以及促进学生更优质的发展提供条件。

  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活跃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氛围

  人工智能技术就如同一个小老师,它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引领学生思维发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人工智能技术随处可见,比如刷脸解锁、二维码付款、滴滴派最近距离的司机接单以及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处理等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信息技术是一项以计算机为教学基础设备的科目,它的优势是教学中每位学生都能拥有一台计算机,可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更针对性的引导。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积极的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辅助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良好营造。例如,进行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全一册第8 课《用键盘打字》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事件、物品,让学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识别下将各事各物的名称与具象的形态对应起来。这样的人工智能引导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打字的练习,也能促使课堂的氛围更和谐轻松,同样也可以拉近学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距离,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人工智能技术 [1]。

  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传统的手工劳动力低效呆板、费时费力。新时代来临,人们应以更高效的方式进入生活、学习和工作,来促使效率和质量的优化。为使学生更好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发的产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问题的意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能,使其真正的迈入先进社会,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例如,以苏科版四年级信息技术全一册第27 课《使用云盘存储》为例,由于云盘存储于许多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内容,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云盘的官网,然后点击智能客服,让其根据智能客服的引导,一步步的搞清楚云盘存储是什么,存储的步骤又是怎样,用云盘储存的优缺点是什么等。又如在进行第2 课《输入文字》的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某一页的文字输入电脑中,让学生比赛谁能先将字打完。这时大部分学生会循规蹈矩的跟着字一个一个的打,但也可能有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很熟悉,利用qq、微信中的文字识别软件,几分钟就完成了文字的输入。当其余学生发现这些同学速度这般快时,就会立即投来讶异和羡慕的眼光,这时教师就可以将qq、微信中文字识别软件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明白人工智能技术无处不在,同时也应顺势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信息技术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和学习思维的灵活。当学生具备了人工智能学习思维后,他们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求更便捷快速的途径,久而久之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促使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启发学生更综合的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就像是一个人脑,它里面储存着很多的知识、技能,它的智能性可以使这些知识和技能像被赋予了生命般鲜活,而它脑中内存的宽阔和内容的井然有序,又使得它思维清晰准确,在工作时无错率百分之百。在这种优良前提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将能更灵活清晰,在考虑问题时也能更全面准确。例如,在进行完苏科版四年级信息技术全一册第9 课《设置版面》后,教师则可以联合之前的8 课让学生完成一篇文字设计,并要求版面舒适干净,内容正确分明。而为更好的体现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要让学生另开新页,并将前篇文字中提到的地点、人物、数字等,智能转化成具象的地点图片、人物图片和数字表格。同时也要利用文字软件可以自动识别错字,数字表格可以自动识别数字是否错误、齐全等技术,让学生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自觉地关注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的版面设计能力更上一层楼,促使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更优良,从而启发学生更综合的思考和发展。

  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完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在逐步的囊括进人工智能技术。除了教学,在作业上我们也能经常见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身影,比如作业的智能批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的为其选择作业内容等。要想使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信息科技进一步的融合,教师要从作业层面出发为学生布置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作业[3]。例如,进行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全一册第22 课《设计花瓶》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能力水平的测试,由计算机智能给出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提交作业,接受计算机的智能测评。接着再引导学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评和反馈下,继续第二次的进阶设计,保证有效弥补不足。此外,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的做出对比和预测,当学生经过几次的反复更正后,人工智能处理的数据就会越多,预测也会更准确,学生也能更清晰的发现自己的问题,而后进行更正和优化。这样的智能评价无需教师再一个个的收集学生的作业批改,因此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使学生的时间安排更有序以及作业的结果更高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融合,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思考和作业体系更健全完善等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量将越来越大,所以促使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小学课堂,帮助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智能学习思维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而小学信息科技作为与人工智能最接近的科目,在教学中,教师更要竭尽全力地将其当作优化学生学习意识、能力、态度的一种契机,科学的在信息技术中渗透人工智能理念,引导学生智能思考、智能鉴别、智能作业,激发其对人工智能的学习欲望,进而一步步的促使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真正发挥教学育人育才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佳田."互联网+"小学信息科技信息化教学方法[J].科普童话,2023 (10):96-98.

  [2]王小兵.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科普童话,2023(22):44-46.

  [3]郝杏丽.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导刊,2023(13):125-12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