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植入的“社区之芯”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城市空间
  • 发布时间:2023-12-17 15:26

  ——以钱投邻居中心(望江店)为例探究“未来社区”背景下的社区配套建筑设计实践

  文/吴桐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

  陈耀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

  摘要:邻居中心既不是一个封闭空间,也不局限于具体可见的物质设施,而是通过开放多层次的公共空间,引导和集聚周边居民,使人们产生社区归属感、舒适感和参与感。如果将整个社区比作“家庭”,那邻居中心就是共享舒适的社区“客厅”——它一方面承载了社区生活和情感沟通的精神属性,一方面也起到串联、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作用,成为居民汇聚交往的中心。

  关键词:建筑设计;社区配套;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城市空间

  1设计背景——着眼于杭州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

  1.1杭州的社区生活与城市记忆

  杭州是中国东部的重要城市,作为浙江省省会,杭州同时包涵着历史的深厚底蕴与当下时代所给予的使命。从城市、街道、巷坊,无处不在的社区生活便是杭州的缩影,串联起自然、城市与人,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相互交织,便成了杭州的故事与记忆。邻居中心作为从新加坡引进中国的建筑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深圳、天津和苏州等城市已相继初具规模[1],其作为新时代的新生事物也负责承担起了杭州的部分城市记忆。

  1.2邻居中心项目背景

  钱投邻居中心(望江店)基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单元核心区块,东南临银鼓路,西南临铜鼓路,东侧为同步设计的社区公园,东北侧为杭州市行知新城幼儿园,周边有保利滨江上品、闻潮一品公寓、融创大家望江府、闻潮尚庭等高端住宅社区相环绕。本项目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楷亚锐衡设计规划咨询的设计团队联合设计完成。

  1.3以设计回应社会

  作为高密度地块内嵌的最后一块拼图,设计团队希望邻居中心既不是一个封闭空间,也不局限于具体可见的物质设施,而是通过开放且多层次的公共空间,引导和集聚周边居民,使人们产生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舒适感和参与感。如果将整个社区比作“家庭”,那邻居中心就是共享舒适的社区“客厅”——它一方面承载了社区生活和情感沟通的精神属性,一方面也起到串联、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作用,成为居民汇聚交往的中心。在浙江省着力打造“未来社区”的大环境下,设计团队对该项目面向城市、面向未来进行了双重的解读,以繁化简,精巧地回应了当下“城市居住环境更新”的社会主题[2]。

  2设计定位——“公园”中的邻居中心

  2.1建筑与景观塑造出邻里空间

  从上位规划阶段,邻居中心的雏形便开始形成。邻居中心的规划选址多为密集社区间的未建设用地,与之配套的为一块公园用地。相较于传统的独立式的社区配套建筑,这种规划模式重新定义了邻居中心的环境属性,邻居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建筑,它更是一个社区的“公园”,公园涵盖林荫小道、健身设施、配套功能、交流场所等居民现代生活所需的功能与空间。自然与建筑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建筑空间的可塑性,而且为高密度的社区提供了一个可以休憩、运动、交流、就餐的一个开放式的“生活港湾”(图1、图2)。

  2.2“公园”的场域效应

  项目建成使用后,设计团队曾多次实地考察项目运营情况及周边居民的使用情况。清晨时间与傍晚时间去公园健身的人络绎不绝,健身步道与建筑的首层空间互相结合,公园与建筑之间也起到了互相赋能的作用这种互相赋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场域效应,如一个“引力场”,把居民汇聚到一起,有居民进行慢跑,也有居民在使用健身器材,他们在活动之中产生了不断交流的可能,增强了社区活力。

  邻居中心作为“未来社区”建设大潮下打造现代优质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打破传统的社区配套单一、乏味的空间体验,为社区民众提供多元、开放的建筑空间体验,贴合当下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区服务功能与自然景观与建筑形态高度紧密的互动结合所产生的多层次空间。

  3布局设计——集约场地内探索建筑布局与形体的“最优解”

  3.1以形体的不断错动来突破空间的限制

  地块呈狭窄的矩形,在各项建设指标的限制下,建筑采用条形板楼的布局是唯一的可能。那么如何在与诸多制约条件的博弈中寻求最佳的建筑形体布局,成了设计团队亟须解决的问题。

  建筑以一个六层(局部七层)的条形高层板楼为主要体量,场地南侧的铜鼓路/银鼓路路口为场地主要人流方向。以此为前提条件,设计团队将建筑形体贴近场地东北侧布置,使南侧入口广场最大化,以起到组织交通、汇聚人气的作用。非机动出入口、垃圾房与公共卫生间等不利因素功能置于场地西北侧,远离主入口,以减小对主要人流界面的不利影响。

  建筑首层不拘泥于与整体建筑形态的统一,分散式的岛状布局让居民可以无障碍地穿透建筑首层到达公园,首层与公园的紧密结合让邻居中心不是作为堵塞居住环境的障碍物而存在,而是作为社区公园的一部分为居民穿行提供便利。

  建筑二层至四层在南侧入口广场处进行了适度的形体退让,形成逐级退台的建筑空间,结合下沉庭院与垂直交通,形成了以入口广场为核心的立体交通网络。这种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底层空间处理手法,它打破了各层间的分隔,模糊了建筑的内与外,创造了开放与私密并存的空间体验,营造出自由、舒适、丰富且各具特色的建筑空间,在人的尺度形成与周边城市的良好界面。建筑五层、六层南侧端头位置设置了“漂浮式”的顶部悬挑空间,并对路口进行了扭转退让。轻盈且具有未来感的设计不仅打造出邻居中心系列项目标志性的城市空间形象,同时巧妙地化解了建筑空间对城市路口空间的压迫感。建筑方案通过体量的穿插与对比,将原本常规、呆板的建筑体型,赋予了交互、灵动、轻巧的特性,凸出邻居中心的建筑属性(图3)。

  3.2优化机动车出入口,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由于建筑场地本身条件的限制,经与规划与交警部门沟通同意后,机动车出入口不设置在建筑地块,而设置在公园地块。出入口位置由景观进行整体协调,地下停车区域两地块设置连通口来进行地下空间的整体控制与协调,建筑地块与公园地块同时设计与施工,以保证地下交通的施工整体性与流畅度。由于停车指标的总体平衡,这样两个地块只设置两个出入口便解决了停车问题,这样地下空间的联建模式已在杭州多地进行试点和推广。

  4精准植入的功能空间——多“芯”组合

  4.1梳理建筑功能

  本项目面积虽小,但内部却涵盖了居住区级文体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社区配套商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医疗服务站、公共厕所和地下停车库等多种“功能芯”,主体功能相互独立,服务空间则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功能的复杂且复合给设计团队在内部空间组织上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挑战。首先,设计团队对立项批文中内部涵盖的功能及其相关的设计特点与规范进行梳理:

  功能1/农贸市场:(1)客流量较大,入口处需要有较大的集散场地进行人流引导;(2)宜设置冷冻保险设备间,并具有良好的卫生防疫措施;(3)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地面材料应选择便于清洗的材料;(4)农贸市场区域宜适度降板并预留排水沟,排水管井宜为150mm;(5)对净高和人流可达性有较高要求,根据地方规范,净高不宜小于4m,并独立防火分区,建议设置在一层。

  功能2/社区医疗服务站:(1)应确保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洁污流线清洗;(2)宜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给医患双方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合理设置污物流线及污水排放走向,污物通道应避开主要人流区域;(4)因为设计条件与建设条件的原因,无法设置在首层,也不应超过4层,且应设置无障碍电梯;(5)对人流可达性有较高要求并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建议设置在一层。

  功能3/公共厕所:根据地方规范,需要设置在一层,并满足相关配套规模。此功能后期移交给城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非运营单位管理,因此公厕内部不设立单独出入口进入建筑,在水电计量时应与主体建筑分开。

  功能4/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需要有独立疏散通道,与其接近的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到救护车的可达性;(2)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入口坡度不宜大于1/12。

  功能5/居住区级文体活动中心:无特定规范要求,但考虑预留大空间以便后期运营方进行特定改造。

  4.2优化功能落位

  综合场地密度与高度的双重限制,立项批文中对上述功能的面积需求以及功能本身的设计要求,设计团队初步模拟出了建筑功能落位的基本模型,一层功能为门厅、农贸市场、社区医疗服务站、公共厕所;二层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贸市场管理用房;三层整层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四到七层全部为居住区级文体中心。

  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域设计要求的梳理并达到分区明确而兼具灵活性的设计目标,设计团队将各功能采用类似俄罗斯方块的立体叠合策略,相互穿插,同时每种“功能芯”都依据各自的“个性”——日照、消防、动静、面积、层高等需求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某些功能还需跨层设置,整个建筑就如同一部精密的时钟,每个零部件都须严丝合缝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了邻居中心狭小体量内多种功能的和谐共生[3]。

  5立面设计——矗立在街角的“优雅绅士”

  5.1不同材料的灵活使用

  外立面采用铝板与铝合金窗的组合体系,以水平向延伸的银灰色铝板线条为主,同时通过线条的斜向搭接、转折、错动等手法,结合室外台阶、自动扶梯形成优雅、舒缓又富有韵律的标志性立面形象。

  材料上设计通过对银灰色铝板、木色铝格栅、白色穿孔板、玻璃的组合应用来形成邻居中心独特的建筑表情与气质。如果说跃动的银色、玻璃的光泽、谦和温润的木纹使建筑看起来宛如一位优雅、睿智的“绅士”,安静谦卑地站在街角,那么包裹部分建筑的穿孔板便像是“绅士胸口的方巾”,成为了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在设计穿孔板空洞排布与纹样时,设计团队与业主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样板比较与讨论,最后确定整体穿孔孔径为10mm、30mm、50mm三种大小随机分布,单块板材10mm孔洞、30mm孔洞、50mm孔洞数量比例为2:1:2,同时也适度增加了穿孔铝板的厚度,并在铝板边缘处进行了优化处理,以保证铝板在高穿孔率下的强度与安全性(图4)。

  5.2特殊的立面排水构造节点

  在设计横向铝板线条时,常规做法为外披水做法,但杭州为多雨地区,外披水做法不利于保持侧壁的清洁,因此在节点设计中,铝板线条采用内排水设计,雨水落在线条上表面时直接排入隐藏在金属线条内部的排水沟中,通过有组织排水的模式将水引入室内再由雨立管进行排出,这种设计在维护建筑立面的清洁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设计要点与反思梳理

  项目从立项、概念方案、设计深化、现场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整个过程,历经5年时间,其中不乏对现在邻居中心的一些思考与对未来社区形态的展望。设计团队将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要点与感悟进行一些梳理,以便对未来的邻居中心设计有所启发(图5)。

  6.1设计为先,规划先行

  邻居中心作为社区配套建筑,不应独立出现在居住区中,邻里生活不应只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其更应该关注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与精神文化生活,在邻居中心的规划中应结合公园用地与教育用地来联合布置。与此同时,联合规划也可为地下空间的合理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多地联建可减少机动车出入口的设置,更利于交通组织。邻居中心最终将成为社区生活的引力场,成为居民社区生活的核心要素。

  6.2功能的“补充剂”

  邻居中心内含的功能应充分依托于周边地块的建筑性质,应作为区域内功能短板的“补充剂”。在邻居中心的功能设计中应充分调研该邻居中心所辐射范围内的建筑功能,发现区域的功能缺失,并合理地设置在邻居中心内。

  6.3功能灵活可变

  社区生活是不断变化的,邻居中心应具有“可变性”与“生长性”。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居民的日常需求瞬息万变,邻居中心作为居民需求的载体,其功能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在设计中,除了需要满足设计功能本身的技术需求之外,还需要更专业、协同,为邻居中心可变性做出适度的“展望”,譬如结构需预留出满足大部分居民活动的荷载,给排水专业需充分考虑给水排水点位,电气需预留出足够的电力复核,这样在其内部功能变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使邻居中心能够自我更新与成长(图6)。

  6.4科学管理,科学运营

  项目运营初期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居民,专家与社区人员制定相关的建设标准与管理运营模式,项目交付使用后,应由专业的运营公司进行招商与运营,实现邻居中心精准化地服务于居民[4](图7)。

  结语

  望江店是钱投集团打造社邻产业的第一批社邻中心,定位为旗舰店。项目规模虽小,但其核心的地理位置、前瞻的设计理念对钱投乃至杭州市后续社邻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设计团队自2018年开始设计,至2022年竣工完成,前后经历了近四年时间,涵盖经历了设计、施工、招商配合、二次装修等全过程,邻居中心兼具公共服务配套和商业市场运营的双重属性,对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促成设计团队和钱投项目管理团队在过程中的共同成长。在此期间,团队还受钱投集团委托,初步完成了社邻项目建设标准导则编制,为后续的社邻中心设计及施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5]。

  参考文献:

  [1]刘泉,赖亚妮.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在中国的功能演变[J].国际城市规划,2020,35(03):54-61.

  [2]韩凝春,李馥佳.我国邻里中心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模式的应用实践研究[J].时代经贸,2023,20(02):38-41.

  [3]王立,台越.探索共同规划机制下邻里中心的建设模式——以武汉市汉阳区邻里中心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出版者不详],2021:749-762.

  [4]刘星.创新公共服务建设理念,塑造市民生活领域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研究[J].中华建设,2016(05):94-95.

  [5]顾豪杰.南京市居住社区级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研究——以汤山社区中心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