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分析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分析
  • 发布时间:2024-01-14 16:27

  李剑平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第三小学)

  【摘要】表扬性言语的使用,能够充分彰显语文教师的言语艺术风格,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怀,并且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研究语文知识的动力,这一教学环节与传授课堂知识一样重要。在崭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表扬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11-036-01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点如何讲解、技能如何传授等方面,忽视了评价语言对学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时期,课程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学习兴趣与成功的体验,而成功体验的获得一方面源于学生自身,另一方面源于教师的系统性评价。

  一、教师需要带有感情地进行表扬

  语文教师在表扬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融合自身的真情实感,用自身的情感感化学生,充分发挥表扬性言语在语文课程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肯定,充分体会到激励的感受,让表扬性言语的功能充分彰显。学生在受到言语激励后,能够有更为充足的动力集中到学习语文知识环节,教师也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合理分配繁重的教学任务,并将如何使用表扬性言语作为日常研究的重要内容,切忌让表扬流于形式,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语言真正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语文知识,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教师在运用表扬性言语的时候,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可以配合使用肯定的眼神,也可以配合富有亲和力的微笑,这样能够进一步强化表扬性言语的作用,让学生的内心能够深受感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为和谐。

  二、重激励勿指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词语气,时刻谨记“重激励勿指责”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花生》为例,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计划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揣摩文中出现的对话。其次,教师可以提问:“根据本文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有哪些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能回答出花生“好吃” “可以榨油”等实用功能,不过,这显然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是此时,教师并不能用不耐烦、指责性的语气去评价学生,而是要给予鼓励。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个同学的答案很准确,我们再来想一想,作者是不是想通过描写花生来告诉我们一些人生道理呢?”教师借此方式进行点拨,可以润物无声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简单而言,教师评价学生时,要避免使用指责性语言,可以否定错误答案,但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恰当运用表扬性言语完善课堂

  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正确的评价观,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最为适合的表扬性言语,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语文课堂的完善。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意识到应用表扬性言语的重要价值,但是其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表扬性言语内容千篇一律,或者在使用激励言语的时候非常笼统,没有体现出针对性。很多教师仅在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成果后使用表扬性言语,但实际上学生的努力过程也同样值得夸赞;很多学生在聆听教师的鼓励言语后,能够拥有更强的学习动力,促进积极研习语文知识核心内涵的动力。教师在很多时候也会更加关注学习较好学生的学习进程,也会经常使用溢美之词夸赞学生;但是对于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则不会给予过多的表扬,实际上这类学生是最为需要教师鼓励的。这种教学手段的缺失,实际上会导致班级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为此,教师需要及时纠正这种表扬性言语模式,一定要顾及所有学生的实际感受,珍视每个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表扬性言语机制,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实施更加适合的言语激励模式,这样才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革新,这是所有教师在使用表扬性言语过程中需要积极思索的问题。

  四、坚持课堂评价,立足“儿童视角”进行语言优化

  成人化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中的难题,究其原因是教师并未学会从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困境,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评价语言运用中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语境及思维特征,能够主动俯下身子,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使评价语言的运用真正立足学生,以小学生的综合现状为起点,给予符合小学生当前发展情况的合理化评价语言,制订科学化的评价标准,如此才能公平、公正、合理地进行评价,进而当学生听到教师的评价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采用针对性评价,鞭策学生进步

  不管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_ 让生活更美好”为例,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向学生展示课堂任务: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方法,选择恰当题材进行写作,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准确审题、选择合适的题材,所以,有可能会导致作文质量参差不齐。针对思维敏捷、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以鞭策为主,帮助他们找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针对基础一般、学习积极性一般的学生,教师要以激励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并为他们提出一些改进意见;针对基础差甚至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教师要以宽容鼓舞为主。所以,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重鼓励莫轻慢”,这显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从实际出发,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优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教授文化课内容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表扬性言语的使用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最为适合的激励性言语,让学生的心灵世界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下获得滋养,更好地调节语文课堂的氛围,激励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研究中,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对研究语文知识的高度热情,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蒋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J].小学时代,2019(35): 63-64.

  [2]吴宏.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74.

  [3]李惠.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问题及其影响的思考:以小学语文为例 [J].学周刊,2019(25):7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