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伦理研究探讨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旅游伦理,现代旅游,伦理学
  • 发布时间:2024-01-20 10:08

  曹 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3)

  摘 要:随着现代旅游的深入发展,旅游活动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旅游活动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聚焦中国旅游伦理的传统思想、历史变迁、伦理难题及现代转向,厘清现代旅游伦理的关键问题、实践特质和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重塑现代旅游伦理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推进中国旅游伦理学纵深发展,以期构建旅游与人类美好生活之间和谐的伦理关系。

  关键词:旅游伦理;现代旅游;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和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强调文化与实施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下,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托,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发展之路。应当看到,当今社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的旅游伦理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全面梳理并认识当下旅游道德和伦理现实情况与面临困境,探求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伦理文化精神,建构中国式旅游伦理,既是当代中国旅游伦理研究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中国旅游伦理发展历程与研究价值

  (一)发展历程

  康德曾指出,文化是在理性存在者身上生产一种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旨在实现种种一般目的,从而使理性存在者获得自由[1]。结合康德文化产生理论基础等哲学思想,旅游是个人或群体为达到某些目的进行旅游活动的全部经历或过程。

  中国传统旅游活动以暂时性和异地性为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伦理关系和旅游道德活动样式。谢贵安将中国的传统旅游归纳为具有一种强烈的伦理特征,即比德向善的倾向[2]。李渌将我国古代旅游伦理思想归纳为三点:具有强烈的道德修身倾向;返朴归真、独抒性灵;尊重自然、保护旅游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综上,中国传统旅游伦理的基本样态和特征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比德”哲学意蕴,无论是休闲游乐和敬德修业的初衷目的,还是人际交往和人格体验的关系发展,抑或道德修养和人生感悟的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旅游伦理都凸显着集审美和修德于一体的基本特征与伦理意蕴。正是这种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伦理文化特征,构成了中国传统旅游伦理的发展的土壤。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迅速普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球进入社会化大众化旅游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国家陆续颁布各类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文件,对旅游业的性质和定位从国家层面进行了明确。交通的便利化和人员的流动性、思想观念的开放化和认知方式的多样性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旅游活动的形态,引发了旅游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嬗变。作为传统旅游伦理关系的突出特征,“修德”逐渐弱化,人们逐渐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时尚,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财富的积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多民众具备了外出参与旅游活动的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旅游伦理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休闲养生、审美享受、文化体验、人际交往等需求意识不断凸显,人们自我意识、消费意识、享乐意识逐渐增强,在这一现实情况下,“伦理的旅游”意味着不能回到传统旅游伦理之维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期。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伦理弱化等现象频发,多元的变化带来多重困境,文化异化现象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逐渐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陆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等,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旅游伦理问题。旅游伦理最早提出于酒店服务业宾主关系的伦理研究[4]。21世纪初,旅游伦理初步具备了新学科的雏形,具体表现是旅游伦理主体、原则、规范和实践等内容开始成为现代旅游伦理的研究领域[5]。随后,学者就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经济营销问题、教育教学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旅游伦理相关研究展开了讨论,旅游伦理开始成为专业化的研究领域[6]。这些成果为后续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我国旅游伦理研究大多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主要从旅游伦理概念和内涵研究、哲学视野下的旅游伦理理论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旅游伦理思想的追溯、马克思主义休闲思想的研究及关于旅游伦理的价值研究与建设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伦理视域下的旅游研究相对薄弱,在学科体系构建、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交叉等具体旅游伦理研究问题上,以学习和借鉴西方研究成果为主,伦理学进入旅游还处于“尚未进入”或“尝试进入”的“前理论”状态。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中国旅游伦理研究从理论层面来看,其理论价值有三点。第一,当下,旅游作为一种普遍的综合性活动,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人类生活层面都与文化有密切的关联性。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源头,是道德生活生成的根基,是人类活动规律演变的背景。因此,回溯传统伦理旅游文化,是当下中国旅游伦理研究的起点,深入探究中国旅游伦理的时代演变和现代性问题,对于探寻有关中国旅游伦理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旅游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范畴,以伦理学为逻辑起点,中国旅游伦理研究有助于厘清中国传统旅游伦理与现代旅游伦理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新的理论和现实规律,最终生成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理论范式[6]。第三,系统地对中国旅游伦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活动进行准确而全面的伦理考察,有利于揭示旅游现象的伦理意蕴,提出旅游发展的伦理规范,构建中国式旅游伦理研究理论体系,用中国特色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中国旅游伦理生态”。

  2.实践价值

  康德认为自由和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即“个体要符合道德律令”,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优化人的价值[7]。从伦理学视角看,旅游作为文化的构成,应满足这一要求。然而,当下传统旅游伦理文化“弱化”,现代旅游伦理“缺席”,导致旅游现实中出现伦理和道德生活冲突,带来诸多道德困境。例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申旅游业对“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的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旅游伦理研究不仅在学科层面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还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探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路径。

  二、中国旅游伦理研究的基本向度与研究方法

  作为应用伦理学范畴的旅游伦理学,应从“理论性”伦理构造到“实践性”伦理问题再到“精神性”伦理回归的视角出发,把握旅游活动过程与伦理的关系。中国旅游伦理研究的基本向度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现实,结合实际

  作为哲学学科中富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伦理学必须关注现实,结合实际,推动社会价值理念建构和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旅游伦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源于伦理学理论,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学科中出现较晚的一类,与描述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相比,应用伦理学的追求不是统一人们对“善”或“道德”的看法,而是聚焦通过分析现实社会某一特定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或伦理冲突,创造一种可以对话的媒介,从而公正地调节和处置人际价值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最终为达成社会共识提供伦理支持。旅游伦理研究正需要这种伦理学反思,即从单纯的伦理理论构造与规范论证向实践性伦理视角转变。可以看到,研究者所持有的伦理观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取向和视角。不论是义务论、功利主义,还是德性论、契约主义,单一视角难免会受时间、空间或垄断导向限制。因此,在全球化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对中国旅游伦理的历史传统、现代转向的分析,抑或对中国旅游伦理发展一般规律的把握和实践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将伦理学各流派的有效元素吸纳整合和融会贯通。

  (二)深入旅游活动本身,走进“田野”和旅游现实

  旅游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种,首先应明确其究竟“应用”于什么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旅游伦理学的研究有必要深入旅游活动本身,走进“田野”和旅游现实,运用田野调查法透视旅游伦理现象。一方面,如果将伦理社会比喻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公域”,那么旅游伦理则是一个“亚公域”,在遵守普遍社会伦理准则的同时,旅游伦理因其独特性而引出一个全新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并且这个系统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7]。公正(正义)问题是实践哲学中的核心,亦是现实生活领域中的重要话题。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提出公正平等原则,他认为针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在与正义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 当前,在“谁投资谁受益”的普遍市场理念的驱使下,在众多旅游利益相关者中,社区居民在利益分配关系中地位不高。因此,利益分配问题实际上是重构旅游伦理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调查,才有可能使研究结果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期在旅游社区范式驱动下形成新的伦理思维和实践。当前,不同旅游情景之下伦理文化传统的考量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田野调查对象的基本单位的确定需要予以充分考虑。同时,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群的文化伦理标准差异大,容易引起伦理冲突,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旅游活动的跨文化性特征。

  (三)深刻把握 “本土”与“外来”的关系

  中国旅游伦理发展和变迁始终无法脱离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情景,因此应把握好“本土”与“外来”的关系来进行伦理考察。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历史背景、体制制度之下的旅游伦理研究需要包容开放,交融渗透,更需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可以看到,现代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中国旅游伦理研究的难点和痛点。一方面,离开旅游共同体伦理关系的支持,地方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或将成为一潭死水;另一方面,地方性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道德失序或伦理弱化。例如,对于旅游本真性体验问题,旅游者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心理。从哲学角度看,“本真性”是人对人或物是否本真的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常常与“诚实”“真实”相连,是对自己的存在状态还是对自己所“见”的内容的界定。回溯到旅游本真性体验问题上,旅游产品或体验的真实性是否需要遵守完全“诚实”的道德规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舞台化的旅游商品可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看到,旅游体验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感受,其“本真”与否取决于旅游主体本身的体验偏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对于文化体验偏好的生成具有不同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西方旅游者本真性问题更偏向道德化方向,而中国旅游者对于本真性问题更多是朝着审美化方向发展。由于历史、地域的差异性,对于旅游伦理研究对象的研究无法一一列举,要把握好“讨论域”的特殊和普遍规律,通过研究若干不同背景下的典型个案,呈现当前旅游伦理领域的突出问题,讨论共同伦理关系,这对进一步认识中国旅游伦理的整体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旅游活动是复杂活动,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的综合体,在宏观上需要把握旅游活动的立体结构,并以此为基础阐明其基本样态,在微观上需要认识旅游活动的动机与特征,把握旅游伦理情感和伦理观念形成的过程与规律。中国旅游伦理研究在时间、空间和领域上的复杂性,要求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研究方法的同时,重视中国本土伦理理论,在坚持伦理学学科主体性立场的基础上,融入跨学科思维,进而揭示旅游伦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角色”,以期构建旅游和人美好生活之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拓展中国旅游伦理学的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1]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7.

  [2] 谢贵安.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J].旅游学刊,1999(4):52-56.

  [3] 李渌.中国古代旅游伦理思想述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95.

  [4] WALLE A H .Business ethics and tourism: from micro to macro perspectives[J].Tourism management,1995(4):263-268.

  [5] FENNELL D A.Tourism ethics[M].Toronto: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6:9-15.

  [6] 魏俊雄,龚平.康德的文化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75-79.

  [7] 马波.旅游伦理研究的基本逻辑[J].旅游学刊,2014(11):3-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