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 发布时间:2024-01-26 18:07

  袁媛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语文教育环节不可缺少的成分,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质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借着改革的东风来进行提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保障阅读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价值,为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动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12-016-01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高速阶段,使学生渐渐养成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重复课本知识,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很容易忽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这对于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有积极的作用。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动机产生的源泉。为扭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前的不良局面,势必先从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角度出发。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要学习和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贯彻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其指导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只有当教师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才有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并不表示教师的作用可以被忽略。相反,教师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教师要充当好教学引导者这一角色,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安排好阅读教学课堂的具体内容、教学流程,维持好课堂秩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做好准备和辅助工作。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阅读来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教师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分析表明,营造合适恰当的阅读氛围比单纯的课堂阅读教学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场地情境的营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进行阅读场地的营造过程中应重点将一些生动的,具有感情色彩的元素融入到阅读情境的建设中,将阅读场地打造出一个生动具体的场景,通过对学生态度的体验,能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椒草,能够将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到极致。通过心理特点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表明,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尚具有很大的欠缺,无论是在思维的敏感程度还是想象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如果在教师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将学生的情感课堂打开,才能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潜在能力,不断强化生活体验,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课文的创设情境中去,让学生和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研究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视野完全打开,引入到课文的创设情境中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情境方法有很多,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阅读经验不足的特点,这种特点一般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情境还原或情境再现。

  三、加强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养成阅读积累习惯

  叶圣陶曾将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语文教学内容讲解时,要对语文内容进行精心选择,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大量收集成语,好句好段,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量。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朗诵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带有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素养。

  四、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开拓思维,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图书漂流角,让学生将自己家中看过的图书都拿到学校,摆放在班级的图书漂流角上。不同的学生拿出的书籍各色各样,这样就相当于在班级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图书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到图书漂流角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这样有助于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第二,教师可以每个月都为学生布置一本课外书籍阅读任务,并在每个月末在班级内部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近期读书的体会整理成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第三,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都选定一本课外读物作为学期必读,在每个星期都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在课上为学生朗读,当然也可以邀请学生到课堂上进行朗读,这样每一学期大家都可以收获一本课外读物。

  五、读写的有效结合

  将读与写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关教育研究学者表示,单纯的阅读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单纯的写作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与写之间应相辅相成、密切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摘抄好词好句,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这样能将阅读与写作完美地融为一体,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日常多阅读、多积累,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写作时有内容可写,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管艳花.摭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甘肃教育,2019(18):119.

  [2]施兆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9(25):7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