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守住人心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数据,人心,讨论
  • 发布时间:2024-04-27 11:17

  文/本刊专栏作者张柯

  数据汇国计民生。经济形势越复杂,统计数据关注度就越高,出现争议质疑也屡见不鲜。回顾2023 年,就有这么三个数据事件引起了社会上比较广泛的争议讨论。

  一是失业人口标准。去年6 月15 日,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了我国的就业统计标准,一周工作一个小时及以上都算就业,不算失业。虽然符合国际标准,但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传播和争议。

  二是青年失业率。从去年8 月开始,国家统计局暂停发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理由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统计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劳动力调查统计也需进一步优化,如在校生是否应纳入劳动力调查统计等,引发了“报喜不报忧”的争议。

  三是数据的“温差”。2023 年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但部分群体微观感受似乎并不突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这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讨论。

  上述三种情况其实是三个类型,一类是统计标准的争议,二类是统计对象的争议,三类是微观感受与宏观数据有差异,出现争议质疑是正常现象,而且针对这些问题,有官方回应解读,也有专家深入分析,应该说都从方法制度等层面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实际上,统计数据出现争议质疑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但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数据争议质疑背后的就业、收入、分配等经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警惕精英主义倾向,就是把问题归咎于人民群众的认识偏差和网络社会舆论的集群效应。统计数据来源于人民群众,统计工作不仅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还应该思考如何更好为人民服务。

  数据标准要更符合常情常理。把脉国情社情民情,统计数据影响判断决策,统计标准也理应符合国情社情民情。比如,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标准是国际标准没问题,但国际标准不一定就和中国国情、公众常识相符,被统计为就业群体的民众,仍有不充分就业、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我们要充分理解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对标准的不理解,提早预判数据可能引发的争议。其实,我们在国际比较分析时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在国内分析时或许可以采用发布其他更有价值、更有温度的统计标准,如充分就业率等口径数据,更好体现对民生的正视和关切。

  数据发布要更关注群众需求。在全媒体时代,数据发布不单单是发布数据,更要关注舆论动向,关心群众需求。统计数据可以塑造拟态经济环境,影响社会公众对经济的感知,但如果数据长期选择性“报喜不报忧”“扬长避短”,人民群众不能从数据中感受到他们钱包真实变化、感受到对他们困难的关注,那官方数据就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为此,要多发布群众关心的民生数据,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数据的民生温度。

  数据分析要更饱含人文关怀。统计数据需要按照统计口径进行标准化、乃至机械化的数字处理,但被统计的人所遇到的情况是复杂多元的。我们在统计分析中要引入更多“人文”参数,增强对人民群众的共情心理,为人民发声呼吁,对统计学语境下的抽象同质的“经济人”赋予人文关怀,回归到具象异质的“社会人”。近年来一些专家的观点就是“前车之鉴”,比如,有专家提出要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有的专家要重新划分中老年人群,将66-79 岁定义为中年;还有专家说,中国人没那么穷,谁家还没个50 万,中国人平均家庭资产300 万,这些言论本质上都是对群众缺乏共情心理。

  数据本身是冰冷的,但人心是可以有温度的,我们要努力“焐热”数据,以抚慰凡人心、守住凡人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