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研究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 发布时间:2024-06-05 11:44

  徐盼李娟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1830)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管理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本文旨在研究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旅游管理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需要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 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不明确性,所培养的学生技能性不是很突出,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1]。在很大程度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严格按照高职的人才培养要求来开展技能型培养,往往是套用本科或中职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出的学生由于技能性不强,与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适应旅游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明确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地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创新性不强,很多采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互动少,学生动手操作少,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认识不清,学习兴趣不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不高。另外,在具体的教学组织过程中,往往只采取简单的模式,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实习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在学习、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人才培养的模式陈旧,学生缺乏积极性,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满意度不高,进而影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三) 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体系不完善,往往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或者是固定的主体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不全面,指标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目前,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课程考核采用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服务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除了有理论课程之外,还有实践课程、实习、实训课程,以及课堂实训等相关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其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其二,考核主体单一,考核缺乏全面性。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主体,一般是任课教师,他们往往对实践课、实习实训课关注较少,对理论课关注较多,很少涉及学生自评、校外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以及社会评价等主体,技能人才培养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 紧跟时代要求,明确培养目标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热衷于智慧旅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保留支撑智慧旅游中以服务为主的导游专业

  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保留原有需要考证书的课程之外,要增加移动终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利用智慧景区设施为客户提供智慧服务的能力,以及导游专业学生要学习“智慧营销”模式。在选修课方面要增加本土文化旅游内容,对学校周围的旅游资源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比如本土民歌鉴赏、游客心理学等,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智慧旅游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加以线上服务为主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各种旅游产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抓住契机,培养学生对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和旅游网络营销技巧等。除了一些专业基础课,还需要加强旅游电子商务、信息化旅游、在线旅游咨询等相关课程建设。学校要从技术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 融入信息技术,重构课程体系

  在现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由于一直按照传统课程教学,专业课程已经不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课程体系重构,结合信息技术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1. 融入信息技术,进行思维创新

  在“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思维模式下,将信息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求学生高度参与,教师创设出火热的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与学生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统计了解消费者的旅游规律和消费偏好。有人曾经对到云南旅游客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到云南旅游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而且北方人一般会选择冬季到云南旅游,在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到云南感受温暖如春的气候。并且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这些游客的消费偏好、消费水平等,可以参考这些数据设计每年的旅游产品,做好新旧产品衔接,并结合客户爱好开发新产品。例如,在景区项目上可以借鉴一些火爆旅游产品设计“挑战极限”“高空游览”等;在纪念品开发方面以“精、小、美”的原则进行设计,可以通过旅游直播的方式讲解这些纪念品的特点和优势。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式创新

  经常在翻转课堂、钉钉课堂等教学平台上看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上授课的信息,这说明在数字经济时代,教育也面临着创新与改革。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机、平板等多种途径进行精准教学。同时教学模式的创新还需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按需学习,这是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吸收的知识。要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以前的全本教材学习转化为按需学习。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和核心内容进行深度掌握,充分利用翻转课堂、钉钉课堂等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第二,教师会教。教师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以对优质教学内容进行录像,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回放学习。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趣味性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搞笑动画、有趣漫画、微视频、测试题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第三,学生会学。在数字经济时代,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思路,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约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各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 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标志着新的教学时代已经到来,正如蒸汽机的产生为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打上了时代标签一样,同样在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在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下进行教学创新并提升教学质量。

  1. 加强人工智能和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

  在目前形势下进行智能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建立在数智化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活动。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面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人工智能和专业课程融合。将教育管理者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更具有个性化和精准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设备深入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并利用手机进行实践训练。比如,在导游专业训练中,鼓励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现场导游,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在现场讲解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学生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优势,主动进行旅游视频拍摄,借助“抖音”“快手”的网络功能将自己拍摄的旅游视频经过剪辑和修改发布在平台上,为没时间外出旅游的消费者讲解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逐渐建立自己的导游形象。例如,现在比较火爆的旅游博主“大海去旅行”,就是拍摄旅游视频,在视频中给大家介绍自己旅游过的景点的历史文化、景观特点以及旅游攻略,深受大家喜欢。如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借鉴这种旅游视频进行拍摄、发布,并体现个人特点和风格,也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红”,力争打造与众不同的网红风格。

  (四) 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基地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借助校企合作,才能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机会[3]。首先,要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校、旅游局、旅行社、景区负责人等参与,制定各方合作共赢的协议,在校企合作期间主要由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业务能力指导等,其他机构可以作为监督单位,协助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训期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学校老师和企业管理者对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培训方面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技能培训目标,并随着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旅游专业指导。然后,学校和企业一起共建校外教学基地。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合作,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一,浅层次的实习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是学生和企业签订短期合作协议,一般利用“五一”或者“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需要大量用人的机会,可以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签订合作协议,给学生提供实训岗位,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并付给学生一定费用。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并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工作热情。第二,中层次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具有规划性,如学校要求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到本校进行现场指导,并分享旅游企业管理中积累的经验,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知识应用要灵活,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第三,深层次的订单式合作。学校选择优质企业并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由旅游企业制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由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目标。对于以上中层次和深层次合作,要将合作范围扩大到旅游热点城市以及沿海城市,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优质旅游企业的机会。

  三、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在目前的数字经济时代,旅游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并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衍蔚. 智慧旅游视域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130-134.

  [2] 李霞. 区域特色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市场周刊,2023(5):182-185.

  [3] 白秀兰.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主体”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68-7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