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旅游教育,创新发展,高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6-05 11:52
张耀文康平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文旅融合是现代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促使着市场加强了对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背景,推动旅游教育的创新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旅游教育的发展契机与创新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教育;创新发展;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文旅融合的加速推进,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校旅游教育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类院校教师应深度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产业市场环境,注重顺应市场变化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准确把握市场发展主流趋势,积极创新专业课程,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多维度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就业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旅游教育的发展契机与创新策略,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变化的人才需求,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的发展质量。
一、文旅融合的背景分析
在当今社会,文化和旅游已经不再是相互独立的领域,而是逐渐融合发展,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新趋势。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教育创新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旅融合是一种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文旅融合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为旅游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文旅融合是一种需求。随着人们对文化历史的关注和对旅游体验的追求不断增加,文旅融合的需求日益凸显。旅游教育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满足人们对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的需求。
文旅融合是一种机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仅给旅游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供了契机。通过文旅融合,可以实现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推动旅游教育的创新与发展[1]。
文旅融合是一种挑战。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需要跨界合作与整合,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和推动。
二、文旅融合对高校旅游专业的影响
(一) 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文旅融合的趋势对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旅游专业课程往往偏重旅游管理、旅游规划等具体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旅游专业需要更加关注文化元素的融入。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创新,增加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等内容的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需求。
(二)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文旅融合对高校旅游专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化,高校旅游专业需要培养更具有跨界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播能力,能够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2]。
(三) 旅游市场就业
在旅游市场就业方面,文旅融合也为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高校毕业生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具备文化创意、活动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文旅融合时代的就业环境。同时,文旅融合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可以从事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文化景区经营管理等新兴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三、高校旅游教育现状分析
对于高校旅游教育现状的分析,需要着重关注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凸显的问题[3]。
(一) 传统旅游教育与文化融合不足
传统的旅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和运营技能,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单一的管理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学生缺乏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播能力,无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
(二) 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传统的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其具备应对复杂多变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 与文旅融合相关的跨学科合作不足
文旅融合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目前高校旅游教育中存在学科之间界限不清、合作机制不畅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5]。
(四) 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需要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跨学科背景的教师来指导学生,但目前高校旅游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情况。
(五) 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旅游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和内容, 以培养适应文旅融合时代的优秀旅游专业人才。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及策略分析
(一) 精准定位教育目标,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
结合当下文旅发展现状与市场发展趋势,高校旅游教育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教学方向,明确教育目标,以培养出多元化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对文旅市场的调研,结合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明确专业课程目标。旅游教育课程设置应强调复合性,以专业技能、旅游管理与旅游服务为方向推进人才培养,提升学生旅游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促使学生能够胜任旅游相关岗位。此外,学生还需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能够顺应市场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跟上文旅融合发展。第二,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6]。高校应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情况,推进多元化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满足文旅融合发展下的企业实际需求。人才培养应从多方面推进:旅游专业技能与文化要素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文化旅游服务技能;旅游管理与文化相结合,促使学生具备开发文旅项目、挖掘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进行文旅管理工作的能力;服务与文化相结合,促使学生具备文旅服务能力,提升学生对职业工作的自豪感,促使学生树立文旅职业信仰。
(二)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指向旅游相关岗位需求
随着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紧密指向旅游相关岗位需求,同时注重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变革和市场需求。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旅游相关岗位需求的研究与分析[7]。通过与旅游企业、文化机构等行业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深入地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特点,及时地调整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匹配。第二,注重结合文旅融合发展趋势。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传统的旅游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需要更多地关注文化传播、艺术设计、文旅创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实践教学项目应该结合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参与文旅融合的实际项目,例如文化活动策划、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文旅融合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他们在跨领域合作和创新应用上的能力。第三,建立起一批文旅融合实践基地,与景区、文化企业等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参与项目策划、开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认知,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四,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文旅融合的实践项目,如文艺表演活动、文化节庆活动、旅游线路规划等,培养学生的跨界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创意设计等技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文旅融合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8]。
(三) 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构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行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以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首先,推进校企合作是构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关键。通过与企业、景区、文化机构等行业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和发展动态,将实际项目融入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9]。其次,构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需要注重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应当调整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创新思维。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文化创意工作室、旅游规划设计中心等,学生可以参与各类文旅融合项目,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意识。这种基于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文旅融合行业的发展需求,提升其竞争力和创造力。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等担任客座教授或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指导。专业的行业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引导他们面向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最后,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竞赛、文化节庆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结语
文旅融合发展促使着旅游市场出现新变化与新需求,同时也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校应随之发生改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文旅产业的发展。通过精准定位教育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推进校企合作育人,高校旅游教育将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为区域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杜文静,黄德桥.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5):37-41.
[2] 袁红伟.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旅游纵览,2021(6):28-30.
[3] 许欢,陈蓓.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环球首映,2021(3):155.
[4] 万雯.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4):205-206.
[5] 崔英方.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34)111-112+116.
[6] 杨曦.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风景名胜,2020(1):160.
[7] 左芬,郭璇瑄.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1):162-167.
[8] 张迎.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革新探究[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1(11):289-291.
[9] 曹炳政.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3):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