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思考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 发布时间:2024-06-25 10:36

  陈进雄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富溪中心校 355301)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利用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模式实践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怎样科学的通过大单元整体模式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人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模式的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其选用的教材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他们的判断力和领悟力都来自老师和父母的指导。而小学的课本作为重要的引导工具,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价值主观性。然而,目前中国一些地区的教材在选取语文素材时过分追求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使得学生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而不能够利用教科书来实现多元化的学习。长期下去,会使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出现抗拒心理。为此,中国教育部首先提倡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统一,充分利用教材主题的多样性,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并充分利用语文元素之间的连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能。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和理解得到系统的提升,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一、放弃单纯说教,注重知识建构。

  教语文,首先要找到语文点,教什么,怎么教;就是教师借助这些文本如何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知识。从大语文的角度考虑,语文的“综合性”是隐含在其他学科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需要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此体会比较深刻。单元要素达成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得以实现,而这教学情境需要师生有效的互动与交融。语文素养的形成不能仅依赖教师单纯的说教,而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在双向互动、步步为营中催促学生语文素养的达成。在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难能可贵的求知欲望和质疑精神;在知识结构中,纵横交错,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的建构,并固化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互动意识和知识建构理念,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稳固的知识和素养体系。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与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个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自主学习、方法掌握、深入领悟渐进和缓缓慢的过程。

  二、加强板块联结,优化学习过程。

  大单元整体教学并不意味着对教学内容的全面重组,统编教材中各个板块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前后课文之间的训练点的设置遵循学生语文知识习得和能力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因而,在单元目标的统领下,顺应教材板块进行逐一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最容易把握和实施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形态。按照教材板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每一板块内容之间的关联,不管是从哪块入手,换汤不换药,层层递进,避免割裂地教、重复地教等低效问题。

  “走近鲁迅”专题单元,可以尝试用单元教学的方式重构教学流程,加深板块联系。在《好的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再次出示前文中表现少年闰土美好形象的语句,与中年闰土的麻木寡言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交流,理解本文中“昏沉的夜”的深刻含义。至于后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前面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生动事例恰能帮助学生理解后面《有的人》中作者为什么讴歌鲁迅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结合前几篇课文的解读,相信学生已具备的阅读基础,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一定能较明确地认识到鲁迅的品质及其思想的深刻性。

  三、改变教育观念,灵活安排课时。

  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重要是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学课堂教学因素,要想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应。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学生的“主”和教师的 “导”的关系。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改变教育观念。教师整体教学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强化老师职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将“多元评价”融入到平时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之中。同时,通过每天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并适地鼓励他们积极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要求教师彻底告别“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方式,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学生,不断地发掘学生优点,让他们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其次,对学生的作业设计和阅读方式进行优化。在双减的背景下,“作业量”的要求十分严谨,并非简单地根据一定比例机械式地减少。应该是利用“减”来优化作业的质量与结构,不是凭借量取胜,靠的是针对与指导性。比如,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尽管同学们作业量在“减少”,留下来的却是更有针对性、更有诊断性、更有效率性的作业。最后,全面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在双减背景下,课后延迟服务也被提上了日程,主要是以同学们完成作业、老师答疑解惑为主,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速度,对一些问题进行补缺和优化。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利用课后的延时来进行个性化、科学化的教学辅导。

  四、完善过程评价,保障教学成效

  单元整体教学因其特别强调内部逻辑及整体性,更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重视过程性评价,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预习阶段,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交流、完成预习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在讲读课文中,及时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测评的形式分析学情,落实课时目标;在对习作的指导和讲评中,促使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结合自评、互评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评价情境中有所生成,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染力。当然,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说,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检测单元学习成果也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双减”背景下,要想在教学中进一步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做到提质增效,教师就要深入对单元整体进行解读,根据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结设计相契合最实际的教学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措施,方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的语文活动中习得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扬.“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常规作业设计路径——以统编小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J].江西教育,2022(27):43-46.

  [2]李钰.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设计小学语文单元作业[J].小学生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04):86-88.

  [3]邱志凯.“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理,2022(05):66-6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