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学科素养,构建培养,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6-25 11:03

  谢丽燕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南阳中学)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构建与培养初中地理学科素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素养;构建培养;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构建与培养。通过对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特点及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一、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地理知识素养

  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环境、人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一课的教学中,澳大利亚地势地平、起伏缓和,平均海拔仅300 余米,自西向东分成三大地形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呈半环状特点,由北、东、南三面向西过渡。澳大利亚的主要资源是畜牧业制品,矿业也较为发达,这里地广人稀,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以上。首都堪培拉,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文化和体育中心城市等等。

  (二)地理思维能力

  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空间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澳大利亚”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根据地图上的位置判断是哪个城市、工业区主要在图中的哪一位置,图上各个区域的气候类型。根据气候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折线图判断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在学习经纬度和四季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例如在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描绘月相的状态,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需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

  学生应当具备自然保护意识,包括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的意识。例如在“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培养出人地协调和可持发展的观念。学生应当具备地理人文素养,包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世界文化的尊重等方面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走近国家这些单元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地理情感素养的培养。

  二、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1]。例如在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深入探究我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以及这种气候对我国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我国的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拓展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地理情况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加强初中地图教学,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例如,在讲解世界地理时,教师可以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国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图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和差异。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地理环境的变化;或者展示不同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填图练习,让学生通过填图练习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或者让学生根据地图绘制简单的地形图或交通路线图。

  (三)实践活动的开展

  通过实践活动,如野外实习、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初中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野外实习中,学生可以观察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地理现象,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点。通过野外实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调查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探究地理因素对社会现象的影响。例如,学生可以调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探究城市规划、交通设施等因素对交通状况的影响。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感教育的渗透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素养,如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等。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素养,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例,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讲解“气候变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如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危害,并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结语: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构建与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惠婷婷.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023: 3.

  [2]艾世晓. 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C]//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六).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中学;, 2022: 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