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谢锦霞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横江民生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被放到首要位置。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途径,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学生形成听、说、读、写、书等各项语文素养的需要。在这样的课改要求中,对于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如何让识字量少、认知范围窄、没有学习能力的一年级学生爱上阅读,是每个一年级语文教师所肩负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听书、读书、用书三个方面,落实课外阅读的培养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外阅读;小学一年级

  一、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一年级学生在课外都喜欢抽出时间来看图书,但是每次看书的时间都不长,而且绝大多数的一年级学生都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并不喜欢那些知识含量较高的图书。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看完图书之后就忘记了,鲜有学生能够向其他人说清楚所看图书内容。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听书,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少,大部分学生不会使用拼音,因此,不能自主地阅读课外读物。“听”给了学生一个世界。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精彩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给学生一片幻想的天地,也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还为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 每天播放故事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听到更多的故事,笔者每天利用早读时间,通过喜马拉雅APP,播放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听完故事后,笔者会让学生分享一下听后感受,例如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谁最可恶,为什么?你觉得哪个人最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

  2. 每天讲故事

  每节语文课,笔者都会坚持利用课前一分钟讲故事,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昨晚亲子阅读时听到的故事,或者谁能毛遂自荐,主动上台给同学们讲故事。不管是小组交流,还是自动演讲故事,笔者都会利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有话说、怎么说。刚入学时,笔者先叫几个学生提前准备,之后引导他们讲故事并鼓励他们与同学分享。慢慢地,其他学生开始模仿,有些学生还能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感受,一年下来,学生对讲故事、谈感受的模式非常喜欢。

  通过听故事、分享感受的循环练习,既培养了学生专注听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此同时,班级内的学生也了解了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为第二阶段的读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笔者利用第一个月的听故事、分享感受,做好铺垫后,便开始第二步“读书”活动。因为有了海量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的积累,学生对于《小红帽》《狼来了》《穿靴子的猫》《匹诺曹》等故事非常熟悉,于是,笔者就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了学生都听过的故事,进行读书活动。

  1. 早读与学生一起读故事

  笔者把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编上号码,加入班级的漂流书目,按学号发给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周的读物。如果当天已读完,可以主动与自己的同桌、四人小组、好朋友交换,但一周后,要归还给笔者。读书要求:(1)利用拼音认真读好每一个字,把故事读出来;(2)大胆与同学、老师、家长分享。每天早读时间,笔者会有耐心地走到每个学生的身旁,听听学生读得怎么样,并给学生提出一些意见,如读书不能拉长;拼读完生字,要把那句话再流畅读一遍,试着结合图书猜猜字的意思。

  2. 每天布置亲子阅读的作业

  班级漂流书给学生提供了读物,也给家长提供了阅读书目的参考,家长们在笔者的建议下,为学生准备了很多熟悉的故事读物,每天,笔者的语文作业就是亲子阅读,要求:(1)家长给孩子读课外读物;(2)孩子给家长读课外读物;(3)有能力的学生给家长演讲故事。通过亲子阅读,家长们都向笔者反馈,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家庭作业。

  3. 开设阅读群,为学生提供展示读书的平台

  为了能让读书能力强的学生有展示的平台,激发更多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超越,笔者特别设置了一个“读书分享群”,让有兴趣的家长和学生自愿进群参加读书活动。读书要求:(1)能大声、流利地读好故事;(2)能有感情地演读故事;(3)能分享读后感受。“读书分享群”一开放,便有几十个学生进了群,马上就上传作品了。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更具积极性,笔者每周都对所有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学生一周共上传作品的次数、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经过一个月的“读书分享及点评”,学生的读书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有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个月下来,能读完整的句子了。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有感情的演读故事,笔者通过对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了高度好评后,其他学生纷纷模仿,慢慢地就养成了朗读语感。看似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实质上,也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语文素养培养就水到渠成了。

  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智力开发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当学生在听的层面上,有了大量的累积,对于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了然于心,同时又掌握了拼音的认字功能的时候,引导学生正式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就很合适了。只有学生具备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够真心地去主动开展课外阅读,进而逐步转变为“我要读”而不再是“要我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书,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无疑是具有启发性的养料,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随意探索,积累知识同时自我总结,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笔者认为要办多元化用书活动,以此来打造优秀的阅读氛围。

  1. 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能力不大,但喜欢开展各类比赛活动,笔者通过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读书交流会等各种比赛,吸引学生把读到课外读物的有趣故事、精彩片断,通过积极大胆地展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通过评选“阅读之星”,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荣耀。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2. 评选“阅读之星”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用好自己的课外读物,笔者设计了每月评选“阅读之星”。评选机制:(1)每天小组交流故事时,能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得一个印章;(2)能积极与同学交换漂流书,每交换一次得一个印章;(3)能积极参加每次的阅读比赛活动,每次得一个印章、获奖得5个印章。每月计算积累印章最多的前5名,评选为本月的“阅读之星”。连续3次获月的“阅读之星”的,直接推荐评选学校的“阅读之星”。就这样,荣耀与幸福引领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部分,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促使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广泛的课外阅读还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推动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不是每个学生天生就会阅读,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遗余力的努力,在一年级的起步阶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带领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过程中所培养的核心素养,将帮助每个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