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诗词教学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诗词,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29 16:37
郑琼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莲峰小学642150)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们根据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并总结出的一年之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也是根据农业发展需要,用以指导生产与生活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紧密结合的文明成果,在国际气象学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诗词教学中。通过深入分析“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与小学诗词的教学特点,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小学诗词;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5-006-01
在现代生活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它仿佛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很多人对节气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划分四季上。特别是小学生,因为信息时代的便捷,做好多事情都不用再出门,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少了,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也仅仅是会背《节气歌》。对老祖宗留下的“二十四节气”是如何指导农耕活动,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其魅力,便要从小学教育启蒙说起。
在小学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古诗都与节气相关,如杜牧的《清明》,点明了清明节前后,天气容易发生变化,暗含着清明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再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反映了每年这个时候,天气回暖,降水增多的现象。除这些诗以外,小学课本中的许多古诗词,几乎都能找到二十四节气的影子。所以我们可以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小学诗词教学,通过诵读诗句,赏析诗意,参与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节气的氛围,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
一、结合节气特点,设计古诗词的教学内容
根据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选择与之相关的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春分时节,将《春分苏醒》引入课堂,通过诵读,了解春分昼夜平分的特点,知道有春雷、春雨、燕归等自然现象。霜降时节,将课本诗词《山行》引入课堂,通过赏析诗词,感受深秋时节,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是欣赏枫叶的好时机,体悟诗词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
也可以调整小学课本中相关古诗的学习顺序,为了让学生对当下节气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甚至可以用群文学诗的方法,把同一节气的古诗词放到一堂课中集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例如,在小满时节,安排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和翁卷的《乡村四月》等诗,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了小满时农家耕田种瓜的景象;翁卷在《乡村四月》中也重点描述了农人采蚕桑,辛苦插秧的情景。这样的群文学诗,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是植物飞长的时候,小满正是农家最忙碌的节气。
二、创设节气环境,增强诗词教学趣味性
为营造诗意二十四节气氛围,可以在一些节气到来时,根据节气的变化,设置与节气相关的元素,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和道具来布置教室。比如,在春天可以悬挂嫩绿的树叶、花朵,贴上与春天相关的诗词或画作;在冬天则可以挂上雪花、雪人等装饰,贴上冬季的古诗,营造冬季的氛围。在教室里也可以设置一块专门的区域,用来展示节气的相关知识,如节气的起源、历史、习俗、特点等。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随时都能接触到节气的信息,在浓郁的节气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开展课内艺术活动,拓展节气知识
根据某段时间的节气特点,学习了相关诗词后,安排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可以开展节气角色扮演,比如:学习唐代诗人文秀写的《端午》时,除了诵读、赏析,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屈原,扮演渔夫,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体验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可以举办节气手工活动,针对不同节气,设计相应的手工艺品。例如,在春分时节,一起自制风筝;在夏至时节,体验制作扇子或太阳帽等。通过动手参与,来实现更加深入地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以进行节气音乐欣赏:播放与节气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春天的《春江花月夜》,冬天的《雪落下的声音》等。音乐能够营造出浓厚的节气氛围,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节气的美好。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节气相关的游戏,如“找春天”、“冬天的故事”等,这些游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节气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亲密接触大自然中的节气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带着学生观察不同节气下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迁徙行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节气的变化,了解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也可以参与农事活动,比如,利用校园中的一小块种植地或走近乡下田园,进行栽种、除草、收割等体验,感悟农业生产与节气的紧密联系。可以参观当地的文化景点或民俗博物馆,了解节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在特殊节气到来时,和家人一起制作节气美食,清明时吃青团,端午就包粽子,冬至来临做饺子,在动手制作和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了解各个节气与相关美食的来历、寓意,变知识讲授为活动体验。
总之,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诗词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为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怡曲,逯明宇,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及传播策略探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05122-125
[2]李志曦.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