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项目式学习开展绘本课外阅读教学

  梁檞庆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可见,在大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具有“大语文教育观”,全面启动课外阅读,努力创设优美情境,使学生孕育出一种良好的读书心境,获得永恒的精神享受。文章将从激发阅读兴趣、立足阅读方法、发现自己的优点、分享阅读快乐四个方面去阐述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激发师生共同开发课外阅读资源,不断增加阅读量,体验主动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绘本阅读;课外阅读

  在语文学科里,整本书阅读作为统编教材单篇阅读的必要补充,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更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实现语言的建构、思维的提升、审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进而提升学生全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将项目学习引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里,可以提高教师对项目式教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创新性地改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丰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应用案例,为今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的途径。教师在三年级上学期安排了一节《兔子萝里》绘本阅读指导课。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立足本阶段学生学习的特征,把握好绘本教学的难度、梯度、程度,在“看”中引导学生读出画面;在“讲”中引导学生读出见解;在“演”中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在“编”中引导学生读出方法。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以避免学习的阶段性断层现象。

  一、余音绕梁,让学生找到阅读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新鲜事物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能力,特别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更渴望在学习中有更多新鲜元素的加入。而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则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课外阅读学习时的枯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上课伊始,教师带着小诗进入课堂,“小动物,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不用教师讲解,学生立马猜到谜底是兔子。随后,教师让每个学生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兔子头饰,当一回小兔子,跟着音乐现场集体跳舞。随着轻快的《兔子舞》音乐响起,学生变换着各种的动作:拍手、抬腿、转圈、跳三下,一举一动尽显可爱。教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爱表现的特点,用富有动感的音乐引入新课,创设“我是小兔子”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跟随音乐唱唱跳跳,班级宛如一幅别有情趣的动物风情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阅读绘本的期待。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一)引导观察,注重“看”的指导

  绘本教学的意义在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学生的性格不同、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一,观察点截然不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着重观察绘本的画面,从头到尾读图。尤其是别出心裁的封面、扉页、蝴蝶页(环衬)、封底,都是常被学生忽略的部分。因此在开始读绘本之前,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封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信息:书名、作者、插图等。联系学生的阅读经验,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蝴蝶页的感受,如“兔子的哪种造型最吸引你”“从图片的底色我来猜结局”“最吸引我的地方”等。在讲授新课时,教师抓住绘本中有意思的细节,让学生在趣味的画面中边看边猜情节。例如,兔子做自己的时候,她在耳朵上扎了两束小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当她在小溪的倒影里发现自己是短耳朵兔子时,小花散开了,小耳朵上的装饰没有了。让学生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讲完新课,当学生合上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讲完了吗?不是的,这绘本悄悄把故事的总结延续到封底了,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封底上朱家雄教授的话语中,这段话是对全书最好的诠释,学生自然就明白了绘本所阐述的道理。

  (二)准确表述,注重“讲”的指导

  1. 巧用绘本图画,讲故事

  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世界,图画是绘本的主体语言。图画具有完整性是绘本画面的最重要特征。绘本中的“图”并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脱离的配图,“图”本身就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简单地说,光看图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内容。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随意性很强。大部分学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所以制定观察的顺序、明确阅读的方向显得尤其重要。教学时,笔者根据图画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例如,图上写的是什么时候,里面有谁,他在哪里干什么?除了指导学生对一幅画进行有序地观察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每一幅图中所隐藏的故事、多幅图画的连续性故事、图画之间的推测性故事,让学生通过看图画这一特殊的表达方法去理解文本,让他们做到大胆地讲述故事,从而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2. 抓住心理变化,说情节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绘本教学中,都必须经历“从图片、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情感,再从思想情感出发回到从图片、语言文字”。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直接抛出启发思考的问题:兔子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三年级学生文字表达匮乏,尤其是兔子从当狗时的失望,演变到当熊时的绝望,所以教师出示文本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仔细观察图中兔子的动作、表情以及周围光线的变化展开来讲。教师相应地板书,当表格填好,梳理兔子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也就清晰了。有了表格做铺垫,教师在黑板上随即画出兔子心情曲线图。曲折的线条、简练的文字把整个文本的暗线:兔子的心情变化,清晰地勾勒在学生眼前。抓住了这条线索,主要情节也就显而易见了。此时,教师及时追问:兔子的心情经历四次变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来说说,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让学生选择不同词语进行表达的训练,他们根据不同的情节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把自己当作兔子产生了情绪共鸣,理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情。这样,降低了讲述的难度,学生的汇报其实就是对文本的主要情节进行回顾和梳理,从而感悟书中主题:做自己最幸福。

  (三)启发思考,注重“演”的指导

  课本剧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深受小学师生喜爱的戏剧形式。《兔子萝里》故事情节曲折,虽然只出现了三种动物,但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非常适合三年级的学生表演。学生自由结组,以绘本为主,也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内容务必要健康向上。每组选择一个精彩片段在班内表演,表演前要求小演员们事先不报出故事的题目,演完后让观看同学猜猜演的是哪个情节,最后评一评哪组演得更生动形象。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绘本中富有童趣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用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来展示对文本的理解。这创意表演是学生从“读进去”到“读出来”的过程,它促使学生将语言进行转化,实现了语言的实践运用。

  (四)发挥想象,注重“编”的指导

  好奇与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绘本创作则是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最好的方法。

  假如你是画家,接下来的故事又会怎么发展?教师创设练习的机会,让学生继续画图创编。但这个练习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表格上面会有猫、猪、长颈鹿简笔画,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也可以在最后一栏画出自己想变的动物。整个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层层递进,从表格到画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当小画家来画一画。随后,在小组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推选讲得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课后在班上的墙报一一展示,做成绘本墙。

  学生创作绘本,将绘本创作转化成所向往、所憧憬的生活。他们是用自己储备的生活知识、好强的欲望、独特的想象画一幅与众不同的图画。这样的方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作的空间,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独具慧眼,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兔子萝里》一书中的每个动物是独特的个体,其实人也一样。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高,还有的学生特别容易跟别人和谐相处,他们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作为教师当然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正视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因此,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小环节:给每个学生下发了一张卡通纸条,让他们在纸条上写一写自己的优点,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喜欢画画的也可用图来表示,完成好的学生可以到黑板上展示。这个过程实质是引发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在充分认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同时,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是阅读给读者最大的奖赏。

  四、拨云见日,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首要目标。然而,绘本简明的文字和细腻浪漫的图画、明亮艳丽的色彩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震撼。因此,在课堂结束前,教师为学生推荐了《棒棒仔心灵之旅图画书》心理自助读物系列丛书。《兔子萝里》仅是这套书中的一本,其他的几本均通过不同风格、精彩纷呈的故事讲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要面对和经历的六大问题。以“绘本阅读课”为点,再延伸、拓展到课外,形成以课内带课外,在有限的时空内产生无限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周鹏程.培养核心素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