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赛克方法,支持幼儿公开展示项目成果

  文/ 东莞市大岭山镇实验幼儿园 黎欢仪

  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一幼儿园 邝美轩公开展示成果是项目式学习核心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持续学习的重要驱动力。成果展示作为映射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也有不同角度与要求的呈现。幼儿的成果应由幼儿自己展示,为了倾听与回应儿童真实的“声音”,马赛克方法逐渐出现在幼儿园项目式学习当中。

  马赛克方法是指通过多种儿童能够参与的研究工具的使用来获取儿童的真实表达,每一种工具获取的信息都形成一片“马赛克”,将它们放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关儿童及其经验的完整图画。同时,基于马赛克方法的积极、全纳的儿童观,能更好地以儿童视角推动项目成果展开对话、解释和反思,在师幼互动中使教师理解儿童和提高他们展示成果的能力。

  一、倾听了解,让幼儿成为成果展示的识别发起者

  公开展示成果是幼儿将自己或合作解决问题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用某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展示给公众,这不仅是整个项目的“高潮”,还是幼儿收获的重要时刻。

  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旨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使用马赛克方法发起成果展示时,我们相信幼儿是充满好奇心且细致的观察者,他们有质疑和提问的能力。

  1. 支持幼儿自由“发声”,收集信息生成

  成果展示前,教师以多种马赛克方法倾听幼儿,了解幼儿对于成果展示的看法和经验。如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口头语言、绘画、模型设计和图书制作等方法,表达自己已经知道和想要知道关于某个项目成果展的问题。这些看似零散的“马赛克碎片”为教师提供教育“灵感”,有的幼儿直接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示,有的幼儿喜欢用画画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师需要记录幼儿的关键信息,收集幼儿的问题与想法,了解幼儿共同的已有经验。

  2. 尊重幼儿自主“解释”,支架意义建构

  关于成果展示,除了收集信息时需注重幼儿表达,在解读信息时也要重视幼儿的参与,尊重其自主“解释”。如对于大班项目“自动浇水器”成果展示方式,针对“如何宣传自动浇水器”这一问题,幼儿结合“儿童拍照”的马赛克方法各自拍摄了相关图片,其中包括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电视机、户外大舞台、植物角、幼儿园门口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对这些涵盖物品、地点各种维度的照片进行遴选,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并说出原因。在幼儿“解释”过程中,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滚动式推进项目成果展示走向深入。最后,幼儿票选最高的是户外大舞台,他们认为这是每周国旗下讲话的地方,可以面向全园的小朋友和老师,能更好地达到宣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看见儿童、尊重儿童“解释”过程中,追随儿童、支持儿童,进而确定项目成果展示的意义建构。

  总之,根据每个项目式学习参与者的年龄、兴趣、经验和需求“解释”、项目最终呈现效果、复杂程度等进行相应的考虑,让幼儿成为项目成果展示的发起者,共同选择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成果展示。

  二、赋权决策,将幼儿视为成果展示的策划实施者

  成果展示是项目中的“高光时刻”,马赛克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可操作的工具箱,还有空白处的创新,让教师更好地支持幼儿运用多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策划和实施成果展示方案。

  1. 认可多元表达,让幼儿的学习过程可视化

  马赛克方法支持幼儿各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读懂“儿童的一百种语言”,通过马赛克方法这一面折射儿童学习的“镜子”,让教师“看见”儿童的学习。例如,在大班“荔香”项目中,教师提供各种积木、玩偶等材料,幼儿玩起建构游戏,两名幼儿扮演荔枝吉祥物“伶伶”与“俐俐”,指挥其他幼儿将积木搭建成一个舞台,将舞台划分为不同展示区,嘴里说着这里放什么、那里放什么。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创新使用了马赛克方法,即建构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的融合,其可视化特征,让教师“看见”幼儿对荔枝展策划的过程,清楚地掌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也为下一步支持与反馈提供真实的依据。

  2. 坚定参与主体,引发幼儿自主探究与创造

  在探索项目成果展示遇到困难时,马赛克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以儿童为中心的窗,坚定幼儿的参与性,触发他们在发现、表达和复盘中持续地探究与创造。例如,在大班“荔香”项目活动中,幼儿因展览会的位置划分、资源分配、展示内容等出现分歧和争执时,教师结合“儿童会议”的马赛克方法,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经验共享中重构新的方案,激活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最后,幼儿和教师共同策划了一个体验式主题展览活动。手工组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的同时,也邀请了大家画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荔枝;美食组的幼儿让大家通过感官来选择,正确回答问题就可得到相对应的荔枝美食;地图组的幼儿邀请大家玩平板电脑,在平板电脑上感受“荔枝VR 地图”,了解荔枝在家乡的分布情况。大家的热情参与为幼儿的项目式学习增添了仪式感和新的学习机会,不仅让幼儿知道家庭和幼儿园都很重视这个项目,而且也让他们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马赛克方法把决策的权利交还给幼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真正的主人翁。赋权的力量焕发了幼儿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幸福感,拓展了幼儿参与项目的投入度。为此,我们相信儿童是富有创造力的策划者,相信他们有策划意识和动手实施的潜能。

  三、支持改进,鼓励儿童做成果展示的变革推动者

  公开展示成果一般还会伴随着项目组对整个项目的反思,这就需要不断地修订,吸取不同类型的群体意见,让幼儿有和真实世界对话的机会。然而,幼儿园的项目成果展示往往停留在参观、讲述层面,缺乏让幼儿与他人对话的机会。马赛克方法的多元主体的视角正好为幼儿提供了对外交流的机会,教师将幼儿所认为的重要事项纳入优先项的同时,鼓励幼儿将其他教师、家长、社区居民、专家等视为知识和意义的合作建构者,倾听不同主体的声音,拓宽项目成果展示的影响层面。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马赛克方法的多主体倾听有助于幼儿学习方法的优化,在项目成果展示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大班“幼儿园的树”项目成果“树的导览图”展示了三次:儿童访谈+ 同振共鸣,跟进采访+ 延展话题,居民、家长访谈+ 经验建构。幼儿在每一次的倾听中不断改进方法。

  在三次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成果展示范围不断扩大,班级——幼儿园——社会,听众群体越来越广,幼儿获得的评价更加多元化。幼儿沿着新问题,再次投入到解决问题中,获得核心经验,推动学习成果迭代更新,感受这个成果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这些富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成果能够对幼儿产生更真实和持久的影响。

  成果公开展示传达了“这就是儿童的能力!” 幼儿是自己学习成果的发起者、策划者、实施者和修订者。当公众看到高质量的项目成果时,他们会惊讶于儿童的创造力。

  注:本文系广东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东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邓泰初工作站的研究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