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体育精神迁移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

  文/ 广州市黄埔区九佛第二中学 彭建伟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基因遗传、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学生的人格发展紧密相连,而其中课程的影响尤为关键。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开放式课程,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值得培育挖掘、发扬光大。

  体育精神,即在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体育运动的灵魂,是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卓越品质和情感态度的集中体现。体育精神主要包括勇敢坚毅、乐观豁达、规则纪律、正义正气、尊重他人、团队合作、敢于竞争等诸多方面。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将体育精神迁移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文化浸润、课程融入、课堂渗透、活动融合方面进行切入。

  一、文化浸润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形成的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事风格。学校文化好比是建筑物的钢筋,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旦缺失,房屋就会坍塌。曾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认为:要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改变这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的内核就是学校的文化,而文化的构建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体育对于学生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独特且效果良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营造学校体育氛围,彰显学校的体育精神,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理念先行。办学理念代表学校文化的顶层思考,我校的校训“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就是对体育精神的凝练表达;学校精神“实事求是、互相欣赏、拒绝平庸”则是对体育精神的进一步诠释。这些理念通过校园内的石雕书本和浮雕等艺术形式得以外化,时时刻刻给予学生润物无声的影响。

  精神外显。学校高度重视对运动员的表彰,将其与文化学习的表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国旗下的颁奖仪式、电子班牌、橱窗展示、微信平台推送、贺信和喜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赞扬运动员的优异成绩,以此彰显体育精神;同时开展跨学科融合教育和体育精神有关的大讲坛宣讲,比如语文学科将体育精神作为作文的素材,主题班会开展与体育精神有关的学习交流,邀请学校毕业的体育名将回校宣讲等等,以此不断激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感悟、感动,并自觉践行体育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特色支撑。跆拳道因其文明的竞技方式和蕴含的“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广东省跆拳道项目传统学校,我们将跆拳道打造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通过全校普及跆拳道知识和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涵养了他们的人格,孕育了“勇敢、礼貌、诚信”的跆拳道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优良校风学风建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融入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 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多年以来,我校始终遵循“国家课程优质化、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指导思想,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根据校情学情,结合地方资源,逐步形成了“文武兼修、多元发展”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其中,“武”的课程涵盖了跆拳道、空手道、咏春拳、武术散打、太极拳、龙狮以及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等多种体育项目。这些课程分为普及型和选修型,普及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而选修课程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虽然不同体育课程的运动形式各异,但它们都蕴含着共同的育人内涵,传递着同样的体育精神。这些课程的设置,使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课堂渗透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将体育精神迁移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体育课堂教学的渗透教育至关重要。基于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视角,我梳理总结以下四点课堂渗透的建议。

  思想渗透。思想决定行为,体育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确立“以体树人”的育人观念。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的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的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些在体育运动中生长起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体育教师不仅要将这种“以体树人”的思想内化于心,也要自觉地外化于每天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长期的点滴渗透中将体育精神迁移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行为渗透。体育教师应该展现出良好的体育精神,修炼个人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比赛执法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无差别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一个生命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内容渗透。教学内容决定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地选择富含体育精神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团队项目接力赛、篮球、足球、排球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太极拳、咏春拳、武术等传统项目的学习,在传承优秀文化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通过长期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渗透,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法渗透。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体育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将体育精神迁移至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以及如何将这些体育精神迁移到个人健全人格的塑造。

  四、活动融合

  学校始终坚持活动育人的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感动和感悟体育精神,并将这种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迁移至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长期以来,学校精心组织各项体育活动,如体育大课间、田径运动会、体育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竞赛活动、游泳比赛、队形队列操比赛、远足、校园马拉松、体育器材开放式管理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勇敢坚毅、乐观豁达、规则纪律、正义正气、尊重他人、团队合作、敢于竞争等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的形成正是学生人格健全的主要特质。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将体育精神迁移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长期坚持,方可久久为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