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文/ 福建福鼎市硖门中心小学 郭智须

  小学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又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要重新审视小学古诗文的教学任务,深入研究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在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因材施教,量身定制

  古诗文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做。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热爱古诗词的情感,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增强他们学习古诗词的本领,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应用直观教学,注重互动游戏。我在教学《静夜思》时,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安静的夜色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利用夜静月明的画面,为学习《静夜思》作铺垫,引发学生畅想与讨论,导入新课程。同时,将诗中描写的夜色情景用图画和多媒体表现出来,帮助学生领会诗情。此外,我还设计了“我是小诗人”角色扮演游戏等趣味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展示诗人的风采,体会诗歌创作的快乐;开展“寻诗”活动,在图中或情景中让学生找出与诗歌有关的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文。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文基础,教学要转到对内容深层次的解读上来,转到拓展思路上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进行创作续写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增强了创新思维,提高了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古诗文的教学方式与内容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低年级学生重在打牢基础培养兴趣,中年级学生以加深对古诗文的认识和拓展思维为主,而高年级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一些,教师更多采用以深入思考为主的教学方式。

  二、放飞想象,感悟诗情

  每一首诗都包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智慧,学生通过想象,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小学阶段,引导放飞想象,深刻感悟古诗词,既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又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如在教学小学低年级《春晓》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早晨,从而对诗中所描绘的春景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景,从而对诗人的情感与心境有更深入的认识。《春晓》的作者孟浩然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珍视,同时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孟浩然《春晓》所表达的意思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等艺术手法,有助于学生对诗人的情感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作者产生共鸣。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诗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剖析,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所运用的细腻的语言描写方式,使学生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对诗人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学古诗词教学,采用放飞想象和感悟诗情的办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想象力,又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比较教学,深化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加深对古诗文的认识与感悟。以比较法引导,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分析比较能力。

  比较教学中,教师应选用风格迥异的古诗词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以激发学生对不同诗词风格特点的认识与感悟,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融会贯通。如引导学生比较李白诗的豪放飘逸与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特点,使学生在情感表达与意象选择等不同方面有切身的感受。

  此外,比较教学还能使学生对诗词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和内在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理解诗人在运用修辞手法构建意境等方面的匠心独运,对古诗词艺术魅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比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比较不同古诗文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学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分析比较能力,提高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拓展延伸,丰富内涵

  在教学古诗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内容上应做适度的拓展,因势利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提前搜集相关材料,通过互动交流,将拓展内容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丰富的内涵。

  在教学方式上要创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竹石》一诗为例,可结合思想性、艺术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深邃世界。如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延伸,从艺术手法角度拓展,从修辞手法拓展。

  首先,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延伸。读懂诗人郑燮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读懂《竹石》中传达的感情和意境。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对郑燮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对诗歌的主旨、情感基调等有较好的把握。同时,也可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竹石的象征意义,分析它们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坚韧、高洁等品质,这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其次,从艺术手法角度拓展,从修辞手法拓展。诗人在《竹石》中用词意象丰富,比喻生动,辞藻独到,使诗作呈现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韵味。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中的语言运用,通过细腻的刻画、形象的比喻,分析诗人怎样把竹石之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韵律进行探讨,在格律上感受诗歌之美。

  此外,为了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我们还可利用跨学科的资源进行拓展。如可引入生物学知识,介绍竹子和石头的自然特性,使学生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引入美术书法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使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现自己对竹石的理解和感悟;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让学生用声音诠释《竹石》的韵律和意境。

  这样细致的拓展延伸教学,学生既对《竹石》一诗有深入的认识与感悟,又在文化审美与综合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责任编辑 罗 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