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六部曲

  文/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六联小学 叶见喜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他们长时间在学校住宿,容易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营造积极的校园心育氛围

  优美的校园环境,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阳光、健康的心理。

  校园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美化校园,厚植文化,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等,能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校园里的草地、花园、荷池、雕塑,校道张贴的师生风采、优秀作品、名人警句,走廊上设置的“心灵之窗”“心灵乐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班级中的“微心语”“心语信箱”“榜样之星”,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感受到阳光、和谐、美好。

  二、开设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

  实施“1+N”模式课程。“1”是指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设每周一节专职心理教师教育课程。“N”是指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月活动即“心育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周的班会课程,利用各学科课堂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开展情绪调节、学习适应、亲子关系、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心理保护屏障,提升心理素质。

  开展心理特色社团课。依托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组织学生每周开展心理特色社团课。心理特色社团课充分关注学生日常成长的需要,为学生在成长中面对的住宿生活、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困扰排忧解难,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营”“自我探索之旅”“趣味心理小常识”等传授心理健康常识,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乐观、自信地面对各种挫折。

  开设心育微课堂。通过学校视频号等平台,录制、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围绕学生关心的亲子沟通、手机使用、培养逆商等热门话题进行剖析、分享,指引学生正确、合理地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冲突与烦恼。

  三、开展多元化的校园主题活动

  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环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学校要创设机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友爱互助,有更多机会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超越自我,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例举几个教育效果良好的专题活动。

  校园寻美活动。手绘校园最美景点,将校园美景设置成打卡点,指引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去寻觅、发现校园之美,包括环境之美、活动之美、人物之美。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形成最能打动人的美之感言,每周评选“十佳寻美人”,颁发获奖证书。校园寻美活动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美好愿望,进一步增强了自尊、自信、自律的品质意识。

  设置“解忧杂货铺”。各年级设置“解忧杂货铺”,学生把忧愁烦恼以小卡片、书信形式放入“解忧信箱”,解忧项目组教师制作心理格言卡,写信答疑,组织心理电影赏析活动、生命教育活动等,及时为学生疏导、排忧解难,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存意志信念、取快乐自信银行存折活动。学生作为储户人手一本“存折”,存入学习生活中已克服、解决的困惑和难事,由“支行长”老师作出评价后,量化成1 至3 个“意志金币”,每月结算一次。学生也可以用一定数量的“意志金币”,实现自己的心愿。用存储的激励形式进行意志信念教育,更能激发小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让意志信念教育深入人心。

  四、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寄宿制小学生和同伴相处的时间远超过与家人、老师相处的时间,同伴关系是寄宿制学校小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班级互助小组助力同伴友好。学校建立班级互助小组机制,每两个学生组合成“影子伙伴”,让班级中人人都有亲密的伙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共同面对难题,共同分享快乐,充分激发学生群体中的朋辈力量的影响。班级每月开展互助小组培训与表彰,颁发名称多样化的奖项,形成向善、向上的积极氛围。

  迎新机制营造良好“家”氛围。在寄宿制学校营造温馨的集体氛围能让学生减少敏感和焦虑,快速适应学校生活,以校为家。开展暖心迎新系列活动,能快速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注、关爱,营造轻松、愉快的集体氛围。暖心迎新系列活动中“入学指引”让学生未入校就感受到学校的用心。“周末小舞台”“班级小达人”“点赞我的同学”“我的第一份礼物”,各种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分享快乐的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培养集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家”氛围。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寄宿制学校教师与学生接触、交往的机会多,教师也是学生最为亲近的人,教师的关心、爱护能让学生在家之外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获得更多直面困惑的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更新观念,不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导师,更要成为学生知心的朋友和影子伙伴。学校要注重不断加强教师心育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学生跟踪、关爱管理制度,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关爱的教师,每个教师都有牵挂的学生,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学生,用心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

  六、构建“心·家”家校共育网络

  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要善于搭建多元平台加强与家长的双向联系、交流与协作,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大环境。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应主动搭建桥梁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建议,如搭建“家校大讲堂”“家校微课堂”“家校面对面”等活动平台,邀请医学、心理、教育专家进校开展亲子沟通、心理困扰和应对方法、科学育儿等主题分享活动,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沟通,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此外,学校还应多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日等契机让家长有更多机会见证孩子的变化与成长,进而促使家长更积极、更用心支持学校工作,融洽家校关系,筑宽、筑牢家校共育网络。

  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心灵感化的工作,唯有善于予爱,加强沟通,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防范机制,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