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以“跳蚤市场”为例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 发布时间:2024-08-10 11:28

  牛红(甘肃省镇原县殷家城九年制学校)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综合素养的助力。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评价方法、活动流程、总结反思,引导学生体验跨学科学习。文章以“跳蚤市场”为例,详细论述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课程、教学理念均有了新的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要求利用不少于10%的课时来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跨学科学习时,学生会走进真实情境和问题中,迁移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综合素养。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复杂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所谓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阶段借助有效的策略确定跨学科主题的活动主题、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评价方法、活动流程、总结反思。以“跳蚤市场”为例,教师设计如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策略。

  一、确定活动主题

  主题是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引领者,是中心思想或主要观点,可以将数学学科的不同内容及其他学科内容集中在一起。主题既可以是一个概念,又可以是一个短语,还可以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标准》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必须契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这样,学生可以在真实生活中迁移已有认知,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认知,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由此可见,《标准》、教学内容、学科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核心素养是教师确定活动主题的依据。

  例如,《标准》中设计了“欢乐购物街”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参照。在参与活动时,学生要进行加减计算,要使用人民币。数学教材中安排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等内容,助力学生进行购物。同时,这些数学知识与语文、美术等学科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学生要借鉴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版块中的“商量”来与他人一起讨论购物方案。学生可以借助语文、美术学科内容来设计购物方案。通过体验购物活动,学生可以实现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尤其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有利于增强量感、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鉴于此,教师可以确定出活动主题——跳蚤市场,引导学生使用不同学科内容来解决真实问题。

  二、设计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导向,指明了“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标准》提出了不同学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尽管这些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表述有所不同,但仍有一定的共性,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表现为“四基”、学科思维和高阶能力。其中,“四基”表现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学科思维表现为科学思维、综合思维等;高阶能力表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审美创造、创新意识等。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以“四基”、学科思维、高阶能力为着眼点来设计学习目标。

  “跳蚤市场”这一主题学习活动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技能:学生在体验“跳蚤市场”的过程中与他人积极交流,依据具体的购物情境运用“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进行计算;利用“人民币的认识”中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换算、计算。

  学科思维:学生和小组成员根据具体的购物情境来策划购物方案,积累策划购物方案的经验;在真实情境中用估算的方式来确定花费,掌握估算方法,掌握“整元减几元、几角要借元”的运算方法,增强计算人民币的准确率;与小组成员分享活动体会,总结、归纳活动经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高阶能力:学生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锻炼、增强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主动学习,扬长避短;能够乐观地面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磨炼意志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建立学习自信心;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建立数学应用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累活动经验,学会爱惜人民币,建立正确的理财观。

  三、梳理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支撑。一般情况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内容包括活动主题、具体的活动内容和相关的学科。教师应当先分析具体的活动内容,再厘清相关的学科内容,最后确定活动主题,建构出清晰的活动内容框架,做到心中有数,为落实各项活动,实现学习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跳蚤市场”主题学习中,学生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进行人民币间的换算。在建立数学认知的基础上,学生要挑选出各自准备出售的物品,为其定价,并设计宣传海报。宣传海报中展现金额、单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强化认知。在设计宣传海报时,学生要迁移美术认知来绘画物品简图,迁移语文认知来制作物品简介。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第一个活动主题——跳蚤市场来了。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制定购物方案。购物方案要涉及商品的名称、价格和购买总额。在制定购物方案时,学生要应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可行性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迁移语文经验,与小组成员商量要购买的物品及购物方案。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第二个活动主题——我是小小购物策划师。

  在做好准备后,学生要亲身体验购物活动。在体验活动时,学生需要先确定要购买的物品,接着挑选商品、计算价格、付款。在交易后,学生要与小组成员交流使用的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介入其中,借助废物利用、环境保护的理念来升华活动主题,促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由此,教师可以确定活动主题——跳蚤市场大采购。

  在“跳蚤市场来了”“我是小小购物策划师”“跳蚤市场大采购”这三个子主题的支撑下,学生可以一步步地体验不同的“跳蚤市场”主题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应用数学学科以及其他学科内容来解决真实问题,轻松地掌握学科内容,同时实现知识技能、学科思维和高阶素养这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

  四、制定评价方法

  《标准》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应当贯穿数学教学始终,助力教师、学生了解教学情况,确保教学活动契合学生学情,有效地落实学习目标。同时,《标准》要求教师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增强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过程性,需要教师秉持多元化原则进行过程性评价。

  例如,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参与“跳蚤市场”跨学科学习。教师可以将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跨学科学习评价的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具体地,学生可以自评或互评商品海报、活动心得,教师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评价;可以以真实的情境为依托,精心设计人民币换算问题、100以内数的加减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借此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可以用赏识的眼光来欣赏每名学生绘制的商品海报和每个小组的购物方案,发现优点,高度赞赏,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打分;可以制定“跳蚤市场”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量表,依据学生整体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家长可以借助班级微信群欣赏每名学生绘制的商品海报和每个小组的购物方案,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五、确定活动流程

  1. 情境创设

  《标准》建议教师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情境认知理论指出,情境本身包含知识、能力的习得与运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会迁移已有认知,主动联结不同领域的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有意义建构。真实情境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载体。所以,可以将情境创设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第一步。

  例如,在校园中学生早已体验了跳蚤市场购物活动,建构了认知,积累了经验。教师可以借鉴学生的活动经验,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跳蚤市场购物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营造出真实的环境。在环境的烘托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体验三个子主题活动。2. 问题设置

  《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真实问题往往源于真实的情境,真实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可以将问题设置作为跨学科学习的第二项活动。

  在创设教学情境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用60元可以在跳蚤市场上买到哪些东西?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情境。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计划可以买什么东西?”“估计一下要用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等活动,灵活地迁移数学、语文、美术认知,一步步地探究到人民币的换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方法,学会“整元减几元、几角要借元”的计算方法,锻炼货币量感、估算能力、运算能力等。

  3. 过程设计

  学习过程是学生走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早已初步地确定了要借助何种方式或途径来帮助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丰富活动经验、实现三维目标。在过程设计环节,教师应当考虑围绕学习主题组织何种类型的学习活动以及具体的活动步骤。以“跳蚤市场来了”为例,这是整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准备阶段,需要学生做好环境准备工作和方案准备工作。对此,教师可以确定组织设计方案类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活动任务,确定他们从家中带来自己闲置的物品种类,并将其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营造出真实的购物环境。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设计海报,利用简洁美观的形式来介绍商品的来历、使用说明、售价,并在班级中和班级微信群中展示本组的海报,由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评价,选出最佳海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和小组成员商讨“用60元可以购买哪些物品?”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在体验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发挥主体性,迁移数学、语文、美术认知,不断地讨论,设计出精美的海报和可行的购物方案,为体验其他活动作准备。同时,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贯穿活动全过程,便于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六、活动总结反思

  活动总结反思是教师的责任,处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效的活动总结反思便于教师从整体角度上了解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便于发现漏洞、弥补漏洞,切实地丰富跨学科主题学习经验,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利于今后有效地设计、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进行活动总结反思时,教师可以阅读活动方案,观看活动实录,从整体角度建立一定的认知。尤其,教师要以活动主题、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评价方法和活动流程为重点,自主地提出一些问题,判断活动是否有效。以活动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活动主题是否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主题是否与数学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活动主题是否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活动主题是否可以使学生获得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活动主题是否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活动主题是否可以推动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在种种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可以做到边读(看) 边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活动主题设计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可以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落地。学生通过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可以建构学科内、学科间知识、方法的联系,还可以发展能力、素养,便于走进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活动主题、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评价方法、活动流程和总结反思为入手点,使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本霞. 聚阅读之力创数学之彩: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课题实践活动[J]. 理科爱好者,2023(18):227-229.

  [2] 罗志豪.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 临沂:临沂大学,202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