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综合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16 11:19
马彩玲(甘肃省古浪县西靖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永博(甘肃省古浪县干城乡为民小学)
摘要:开展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学校存在数学主题式学习资源匮乏、缺乏保障机制、学习方法单一、评价与反思不到位等问题,致使主题式学习流于形式,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可以从充实学习资源、完善保障机制、创新学习方式、探索有效评价等方面入手,切实将数学主题式学习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其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综合学习
数学主题式学习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开放式情境教学为主,以某个明确的学习主题为依据,以系统的教学步骤、方法和内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探索学科奥秘,通过具体的活动任务获取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多种能力的协同培养。然而,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主题式学习认识不到位,不能灵活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基于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认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主题式学习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教师围绕主题内容,将教材知识与学科实践相结合,营造主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教材知识,并将教材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长学科实践技能。同时,开展主题式学习能使学生根据已知事实或原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形成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另外,在数学主题式学习中,需要学生围绕某一学习任务或主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从而克服学科之间难以融合的壁垒,实现不同学科的整合,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传授数学知识,学生是数学知识的接受者,学习过程也是按照教师课前预设的步骤进行。而在主题式学习中,学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主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活动目标,搜集相关材料进行学习。主题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学习场景,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日常经验,符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能够有效改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它改变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成为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有意义学习,推动学科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方向发展,对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
3.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题式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组织形式,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主题式学习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挖掘各学科教学资源,寻找课程内容的结合点,紧跟主题式学习的步伐,灵活处理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基于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 学习资源匮乏
主题式学习是核心素养目标实现的有利抓手,开展主题式学习需要有优质的学习资源作保障。资源匮乏是目前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式学习,需要教师自行挖掘课内外资源。支撑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选定活动主题、设计主题式学习方案,导致数学主题式学习活动困难重重。
2. 缺乏保障机制
主题式学习实操案例少,缺乏可参考的成熟样本,部分教师对其他学科领域涉猎不多,开发与实施能力有限。部分学校缺少针对如何开发与实践主题式学习的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教师很难获取主题式学习的成功经验。学校在设备、技术、资金和空间等方面无法给主题式学习提供硬件保障,这些都制约了数学主题式学习的顺利推进。
3. 学习方法单一
在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时,部分教师对主题式学习的理论认知不够深入、透彻,缺少对目标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导致主题式学习目标不够聚焦,方法比较单一,主题式学习实践缺乏真实性。同时,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模式,主题活动中对问题的分析教师依然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采取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式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 评价与反思不到位
评价与反思作为数学主题式学习的组成部分,在支持学生解决问题、优化主题活动内容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只有少数教师能意识到主题式学习评价与反思的必要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主题式学习缺少反思,不能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反馈,难以发挥反思在主题后续迭代过程中的作用。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眼前、轻发展,这是当前数学主题式学习普遍存在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实施,甚至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1. 充实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数学主题式学习通过某一个具体的学习主题开展教学,让学生融入主题活动,主动地探究与发现、整合与建构知识,最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主题式学习资源非常重要。教师要以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坚持素养目标导向,以驱动性问题为引领,不断挖掘并充实数学主题式学习资源。
(1)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应用题、几何图形等,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在开发主题式学习资源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寻找数学原型,寻找其与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结合点,也可以汲取学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要素,从数学的角度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式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人教版教材”) 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时,教师告诉学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积极参与到节约用水行动中。”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为主题,在某一小区开展一次统计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通过分析、对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的主题式学习资源,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学生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
(2) 注重跨学科的联系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巧妙地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看待数学问题,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后,教师设计“垃圾污染知多少”主题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探究:采访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查阅、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垃圾的主要来源、分类、危害等;根据调查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让学生了解身边垃圾污染的情况,认识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利用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探究如何减少垃圾危害,变废为宝;利用美术学科知识设计宣传画报,号召人们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样,在主题活动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在探究任务环节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相结合,增加主题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提升主题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3) 构建专家—教师合作共同体。
合作是主题式学习实施的必备要素。为了充实数学主题式学习资源,可以构建专家—教师合作共同体,专家、教研员、学科教师共同合作,推动数学主题式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在主题开发阶段,数学教师可以在专家和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发课程资源;在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结合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情,对资源、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从而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数学主题式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师、专家和教研员的帮助下对主题式学习进行改进。这样,在多学科的配合、支持及多次的教学迭代下,最终形成兼具广度和深度的综合化数学主题式学习。
2. 完善保障机制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在主题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学校要制定系统的主题式教学改革方案,建立健全教师主题式学习培训机制,加大对教师主题式学习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教师开发主题资源、实践主题式学习的能力,为教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主题式学习理论与实践指导。学校可以邀请主题式学习专家和名师做专题讲座,或观看名师的主题式课堂教学实录,切实转变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让教师对主题式学习形成正确认知,丰富教师的主题式学习知识与技能。借此提高教师的主题式备课能力,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技能,促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设计驱动性问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激发教师对主题开发的内在动力,为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另外,学校应当在教学课时、经费、设施设备、空间及技术等方面给主题式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确保主题式学习的顺利开展。例如,设立主题实施的运行机制,营造主题式学习的文化氛围;统筹安排课时,适当增加主题式学习课时,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实施时间;购置供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施设备,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等。
3. 创新学习方式
(1) 合理选择活动主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选择活动主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相契合,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选择难易适度的主题,避免活动主题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还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仍以“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城市交通问题探究”活动主题,让学生开展活动,绘制扇形统计图。这样的主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又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自然积极参与。另外,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主题式学习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在开展主题式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创设生活情境,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把课堂要学的数学知识引入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最终完成主题任务,获得新知。
(2) 融入真实学习实践,促进真实学习发生。
主题式学习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需要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将活动主题转变成合适的问题是主题式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设计合适的框架问题,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融入真实的学习实践,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既深化了课堂内容,又拓展了课堂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负数”时,教师预设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王亮大学毕业在某城市工作,月收入5 000元。其中,每月需要开支电费200 元,水费100 元,房租2 500 元,话费150 元,饮食2 000元,生活用品500元。那么,王亮每个月结余多少钱?问题抛出后,教师让学生自学正数和负数的相关知识,并运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出王亮的收入与开支,根据计算结果给王亮设计一份较为合理的消费计划。这样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积极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4. 探索有效评价
(1) 注重评价内容和手段。
教师要精心设计评价内容,从学生主题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到主题式学习结束,确定具体评价内容,实施全方位评价,将评价贯穿主题式学习始终,完善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将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将考试和开放性评价手段相结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反馈和调节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善于反思。
教师要及时对主题式学习进行反思,反思主题评价目标是否明确,能否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有力依据,能否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反思评价方式是否恰当,能否做到全面、客观、公正,能否有效提升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
总之,主题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明确主题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积极充实数学主题式学习资源,完善主题实施保障机制,创新主题式学习方式,探索有效评价模式,激励学生踊跃参与数学主题实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银岚. 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28):117-119.
[2] 李燕妮. 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教学举隅[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