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策略

  沈 敏

  3-6 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具象化、趣味化优势,与儿童的认知特征相匹配,可以帮助儿童丰富认知经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为儿童重要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发展赋能。教师要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为幼儿学习、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

  一、信息技术的选择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与幼儿年龄和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工具。对于幼儿来说,工具应当具有简单直观的界面,易于操作,具备教育意义,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应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如故事、歌曲、游戏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学习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幼儿的生活阅历较少,理性思维也不够成熟。多媒体技术能为幼儿构建形象、生动、直观的生活化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特点,鼓励他们对故事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讲《龟兔赛跑》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辅助教学:首先,向幼儿详细地讲解这个故事,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然后,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动画,在幼儿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停止,提出一些探索性强的问题,与幼儿进行对话交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展示对应的故事画面和台词字幕,让幼儿进行跟读,然后在同伴间进行交流,激发其表达欲望;通过开展故事表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指导其自主创编故事并彼此互动,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从而深化故事中蕴含的理念。在课程完成之后,讨论孩子们创作的故事,对幼儿的个性和表现进行评价,对想象力和表现力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关系到儿童美术素质和审美价值的形成。教师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对教学环境的合理创设。可利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出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加到绘画创作中去。例如在《疯狂的石头》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剪切动画《海绵宝宝》的片段,展示派大星的石头房子,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展示一些以岩石为素材的绘画作品,如大树、猫头鹰、茄子、小岛等,开拓幼儿的思路和视野,激发其创造力;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户外找到一块自己最喜爱的石头,鼓励幼儿以自身所思、所想为依据,利用画笔进行创作,创新幼儿绘画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讲授科学知识时,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投影。例如,呈现一个非比寻常的星空,让星星散落在座位、墙面、地面等各个角落,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尽情地探索,就像置身于真实的星空下一样。由此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在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能为幼儿带来更好的活动体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在一个更丰富有趣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提升学习效率。

  依托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促进主题活动的有效落实。例如,借助一些动画和纪录片,使孩子们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祖国的壮丽风光,更好地体会到祖国的辽阔和富饶。在进行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借助信息技术贯彻爱的教育、安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创新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乐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党蓉蓉. 信息技术手段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 读写算,2021(29):34-35.

  [2] 完玛草.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知识文库,2021(19):70-72.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 晁芳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