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上三行诗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春,三行诗,优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16 14:37
吕新辉
“没有谁会不喜欢小Y,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小Y自己。”这是我在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表达了两个意思:第一,小Y是老师和同学们最喜欢的人,她温文尔雅,恬静可人,做事认真细致;第二,小Y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即便许多人当面夸赞她,她也统统视为“谀辞”。人常说,没有夸不好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肯定和赞同。虽然我花式夸人的经验格外丰富,但在她面前常常遭遇尴尬。
运动会上跑得飞快,我夸她迅疾如风,她蔫蔫地说:“幸好不是倒数第一。”作文写得好,我夸她妙笔生花,她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然后飘来一句“写得超烂”。到了期末,她名列“最受欢迎学生”榜单,我表达恭喜之意,可她一撇嘴,说:“因为给我投票的人没机会看到我的缺点。”……我发出的赞美讯号,都像铁锤掉进棉花堆里。
有一次接力赛,班里四个女生刻苦训练了好久,比赛时正常发挥,名列前茅。别班学生私下议论:“小Y 交接棒时跑出接力区了,成绩会被取消。”她情绪崩溃,倔强地离开操场,谁劝都没用。我得知消息后,在校园里找了一圈,没看到,就去教室找。我进门后看到班长在,正打算问她有没有看到小Y,她用手指了指课桌下面。我低头一看,小Y 正躲在桌下。我赶紧蹲下来,问她哪里不舒服,她小声抽泣着,不说话。我劝她先出来,坐到椅子上才舒服,她不理我。我安慰她,比赛没得奖也没关系,拼过就是赢呀。她垂泪道:“都怪我犯规,害得大家白辛苦一场。”我正无计可施,几个学生回来了,说裁判夸赞小Y“交接压棒水平堪比田径队员”。她不相信,依旧啜泣。
明明很优秀,却总把自己看扁,这是青春期疼痛的标签。这个难题常常遇到,我却苦于没有万能的药方来破解。这一次,我怎么做才合适?
语文课上学完三行诗,我布置了写作任务。我承诺,我将成为三行诗的首席读者,一定认真写读后感。刚开始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但小Y 很喜欢,两年下来数量多,精品多。
她的第一首小诗就不同凡响。她写道:“当你因为吃到一个酸橘子而后悔时/ 却不曾想过/ 那可能是别人的一生。”
这首小诗震撼了我,短短的诗行里蕴含着悲悯情怀,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正值豆蔻年华的她,从水果的酸涩想到人生况味,深刻之余也流露出悲观心绪。作为读者,我想利用自己的阐释权来交流,引导她积极面对、理解生活。我写道:“没有馋过嘴的小孩,没有喜新厌旧过的小孩,都不是真小孩。在孩子心里,最好吃的水果永远是下一个,因为他们总是对未来的那一个充满好奇。而当他长大之后,又觉得以前吃过的那个水果才是最好的,可惜那样的味道永远回不来了。橘子不只是橘子,那是一个藏着秘密的念头,熊熊燃烧却又不动声色。”
她早期的诗作,都带着淡淡的忧伤,我对每首小诗都积极回应,不只是传递“被看见”的信息,更是表达快乐愉悦的生活信念。
她喜欢黄昏,创作了不少同题材作品,我编辑了“黄昏”组诗,并写下阅读感受,发送“人生很美”的讯号。
她写道:“街道向晚/ 转头是贩卖轻风的绿树/ 抬头有出售黄昏的晚霞。”
这首小诗记录了她漫步街头的所见所想,画面丰富饱满,“贩卖”“出售”涉及利益交换,但“转头”“抬头”间却是无价的美景。我写道:“没有人不喜欢傍晚。微风、斜阳、彩霞让黄昏晕染了一片盎然诗意。一切都沉静了下来,连同浮躁了一天的心。在慢悠悠的时光中,脚步轻缓,微踏尘埃。清风袭来,熨平人间烟火的缭绕。人成为自然中的一景,世界自有其主角,绿树会贩卖晚风,晚霞被免费出售,原来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是谁,把最好的赐予我们来挥霍,让我们转头、抬头就开始享受,却从来不讨价还价?”
她写道:“我打碎了夕阳/ 待碎片落入海洋/ 背上行囊去触摸一池星光。”
诗里的“碎”可能就是她内心的投射,但“行囊”和“星光”表达出浪漫气息。于是我写道:“文学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充满了为所欲为的自由感。虽然只是想象,但这想象却胜过现实尤甚。打碎灯盏,必有声响;打碎夕阳,又当如何。夕阳美好,但难脱暮气,夜晚的星光则带给人希望的美感,偌大的黑幕也遮不住星星点点的光亮,而那一点光亮给行人以方向和温暖。少年好做美梦,有仗剑走天涯的李白,有跋山涉水的徐霞客,也有背上行囊大走四方的你。对少年而言,夕阳可能就是终点,而星光则是谜一样的旅途。未知的,永远是迷人的。”
后来,我看到“黄昏”里开始荡漾快乐。
她写道:“黄昏的光芒不愿回家/ 躲藏中误入我的房间还偷爬上墙/ 被发现了才逃之夭夭。”
我写道:“到处都是难解的谜。一道光的逃逸,一抹影子的躲藏,一个表情的定格,都能解出自己所思所想。世界总是静默,解释的权力在人的手里,你想看见什么,就一定能看见什么……转过手的物品依然是原来的物品,经过传递的诗已经不是原来的诗。人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阐释、塑造一首新的诗。后来的读者若和作者心灵契合,即为知音。人间有苦痛,更有欢乐,不就是让我们用惺惺相惜的心灵来阐释的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总有很多人躲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等着欣赏你的慧心表达,多好的感觉呀!”
我把自己的读后感发给她以后,觉得言犹未尽,几天后又补了一篇:“世界是否有趣,我不敢妄自下结论,但在富有想象力的人的眼里和心里一定是有趣的,一道光也能演绎成隽永的童话。节奏紧致而考究,‘不愿’是淘气,‘躲藏’是淘气,‘偷爬’是淘气,‘逃之夭夭’更是淘气,但这一切并非刻意设计,而是源于‘误入’这个意外。对‘光’而言是意外,对‘我’又何尝不是呢?人常在客观意象中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游动翻飞的不是哪一个物,而是我们跃动灵秀的心呀!”
“你创作三行诗妙语,我撰写读后感解密”,两年来我们师生用这种方式持续不断地交流,彼此欣赏,互相点赞,其乐融融。我还把这些诗文配上图画,发在家长群,美其名曰“献给大家的三行诗”,让更多的人看见她内心的阳光璀璨。我本来想以师者的身份,站在高位来刻意地改变她,后来才发现她内心早就蕴蓄着积极的力量,只要有合适的交流,帮助她不断打开,这种力量就会聚光成团,逐渐明亮,最终蓬勃而出。
中考复习阶段考试多,有一回同事来电,说有女生因成绩不佳而情绪崩溃。我猜可能是小Y,赶回办公室一看,正是她,躲在角落里蹲着。我正待躬身安慰,只见她平静地指着桌下,我才发现躲着的还有小Z。还没等我说话,小Y 轻轻地说道:“吕老师放心,我会把她安慰好的。”我正待回应,她抢先说:“躲在桌下其实不难受,她现在需要安全感,这里能让她感到安全的只有桌子底下了。”我正要接话,她又抢先说:“吕老师,你还记得吗?我当年就是躲在桌子下面的。我现在知道怎么做,也能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小Z,你放心吧。”这一瞬间,我真的放心了。相似的画面历历在目,但现在的她已经长大,内心绽放着绚烂的花朵。
直到现在,小Y 还会写三行诗给我欣赏,还自己配了图。我把她的诗连同我的读后感收藏起来,连缀成篇,梳理她两年来的成长轨迹。就像是一部美丽的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最终找到了金钥匙,变得自信乐观坚定。
诗人北岛说:“当青春遇上诗歌,往往会在某个转瞬之间,内心照亮,在迷惘或昏睡中突然醒来。”我想,小Y 和我在三行诗里相遇,就是一段“醒来”的旅途。对她,是用自信照亮了心灵;对我,是在疑惑中探明了航向。我想,好的教育,就是不断锚定对的方向,寻觅好的路径,搭建新的平台,让师生在互相欣赏中体验彼此成全的浪漫吧。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慈溪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