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尘封八十年的《张居正评传》

  • 来源:书屋
  • 关键字:尘封,《张居正评传》,论文
  • 发布时间:2024-09-25 16:52

  刘磊

  一

  机缘巧合,近日有幸得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6年入盟)、桐城人姚定国(1916—1999)在194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毕业时撰写的学位论文《张居正评传》(以下简称姚著《张居正评传》)。姚著《张居正评传》装帧的书型,应该是当时武汉大学毕业论文的统一格式:封面最右侧竖排毛笔题“国立武汉大学第十三届(三十三年夏季)毕业论文”,封面中间竖排毛笔题“指导教授汪诒荪学生姚定国”,封面最左侧毛笔题论文名“张居正评传”。封面钤“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圆形紫蓝色藏书印,编号“Z81944-166”。内页左侧偏上方印有“第 页”的页码标,页码由作者据实书写,下方印有“国立武汉大学毕业论文稿纸”,最右侧偏下印有“页三百字”字样。

  姚著《张居正评传》目录三页,正文七十六页,尾注十二页,共计九十一页,约二万七千字。全文分五章,计十八节,五章依次是:“第一章 张居正之时代。第二章 少年时代。第三章 从政时代。第四章 柄政时代。第五章 生平事业及影响。”

  笔者推测,论文全文和注释均由作者姚定国毛笔手书,笔迹工整,字体似为柳体风格。

  姚定国的这部《张居正评传》虽然是大学毕业论文,但在研究张居正的现代论著尚不多见的时代,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而且,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我们还能够从中感受到爱国学子不畏强敌、坚毅不屈的时代精神。

  姚著《张居正评传》第一章从张居正所处时代之特征谈起,首先指出:当时政治上,中央政权恶化、地方政事败坏;经济上,国家财政告急、农村生活崩溃;社会风尚上,上中两阶级变节、下层阶级蠢动。作者对政治、经济、社会风尚的分析,体现了撰写历史人物评传注重从大时代、大背景的角度去考察的史学观念。

  姚著《张居正评传》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聚焦传主张居正的人生历程和从政史实。这三章扣住“传”字,将张居正人生中的大事件一一罗列叙述,涉及张居正的出身、求学、科考、入翰苑、归隐、再次出仕、入阁、平边、吏治、夺情、乞骸骨、病逝、遭诬、夺爵、平反等史实,注重史实梳理,同时又要言不烦。

  姚著《张居正评传》第五章重在“评”,分别从“他的人格”“取人与用人”“当时的影响”三个维度来考察张居正的历史贡献与价值。

  姚著《张居正评传》爬梳史实,条理清晰,引证确切,体现了姚定国良好的史学素养。姚定国在正文中征引了大量有关张居正的史实和诗文资料,对这些资料,作者在尾注部分都有条目式的说明。简单统计,我们发现这些文献包括:一是史籍、史著,如《明史》、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陈鹤《明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明儒学案》、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二是明清文集,如《张文忠公全集》、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张同奎《允修死难纪略》、宗臣《报刘一丈书》、赵吉士《寄园寄所寄》、曾国藩《家训》、王闿运《江陵书院记》;三是与姚定国同时代学人的著作,如钱穆《国史大纲》、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等。

  二

  1938年,武汉大学为躲避侵攻武汉的日军,筹划迁移,经过实地考察和比较分析,学校决定迁至四川乐山。沦陷区学子就学更加艰苦,要从沦陷区前往大后方的川西,一路跋山涉水、躲避敌人、衣食不定的辗转难行之状,可想而知。

  姚定国也是历尽艰辛才到达乐山的,他在《自传》中说:“在高中毕业后,(我)考进了武汉大学的时候,抗战开始了,因此我在江西、湖南、广西、贵州流亡了两年,到一九四〇年的春天,我才到川西乐山正式进了武汉大学。”

  流亡两年时间才到达大学就读,其中的艰难困苦想必让如今的读者觉得不可思议。可以想见,当时避难乐山的武汉大学的教学环境,与1938年西迁前的教学环境相比,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姚定国苦读四年,在川西乐山的武汉大学里写成毕业论文,殊为不易。

  姚定国在《张居正评传》中征引了大量的史学材料,可以想见其大学攻读之勤和家学熏陶之深。姚定国在《张居正评传》中说:“家世,是每个人的出身地,研究家世,就是究明这出身地怎样熏陶出一个人。”

  姚定国出身桐城麻溪姚氏文化世家,1916年4月出生,他的曾祖姚莹、祖父姚濬昌、父亲姚永概都是桐城派代表作家。父亲姚永概是清末解元,历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文科学长、清史馆编纂和南北各中学校长等职。

  由于麻溪姚氏以及姚永概在桐城、桐城派以及安徽文教圈的影响,姚定国和当时的皖籍学术人物有着广泛的交往和联系,如王星拱(怀宁)、朱光潜(桐城)、杨亮功(巢湖)、汪诒荪(怀宁)、陶因(舒城)、光升(桐城)、房秩五(枞阳)、沈兰渠(合肥)、姚佐元(桐城)等教育界、文化界知名人物。他们大部分都年长于姚定国,有一定的地位、声望和影响力,在论文指导、职业引介等方面对姚定国有过多次帮助。

  姚定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回忆往事时,痛心于自己的“文学与史学手稿在1959年丧失”。如今这本偶然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姚著《张居正评传》,可能是他唯一存世的著作了。这本创作于抗战后期、尘封整整八十年的姚著《张居正评传》见证了姚定国的艰辛刚毅、意气风发,体现了姚定国史学观念的只鳞片爪,因此至为珍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