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生”式班级文化生态

  王世风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深圳518000)

  摘 要:班级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成长的场域。班级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重点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优质的班级文化生态,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既有接受教育的良好环境,又能不断地收获成长,展现个性,绽放青春的风采,实现阶梯式发展。班级文化生态的构建,事关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与德育的成效息息相关。

  关键词:“三生”式文化生态;班级文化;德育

  一颗平凡的种子扎根于悬崖,难以发芽,可能干枯消亡;而扎根于沃土,则受润泽破土,变得生机勃勃。德育工作中,班级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班级文化生态是学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所谓“三生”,即生存、生长、生动。生存是教育的基本点;生长是在不断地熏陶中汲取养分,形成习惯,获得成长;生动是形成个体正确的价值追求,展现个性,绽放青春的精彩。

  一、关注生存,形成创新性的制度文化

  作为保障学生“生存”的基本条件,班级管理制度的形成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一个班级想要形成大家愿意遵守,并且乐于遵守的制度,需要多动脑筋。我们首先需要保证班级制度来源于学生,因为只有学生认可的制度才具有公信力。另外,制度的制定还应符合教育规律,尤其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

  以班级管理的迟到惩戒为例,笔者曾与学生约定过一条纪律——凡迟到的同学,必须在下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进行一段表演,内容不限。规则确定后,迟到的学生上前表演,讲台下的学生热情呼应,场面热烈而和谐。学生不仅没有因受到“惩罚”而产生对立情绪,反而在众人的催促下欣然接受。一个小小的改变,不仅消解了抵触情绪,同时活跃了班级氛围,增加了学习生活的情趣,还让不迟到的要求深入人心。于是笔者常常看到:预备铃响的时候,学生飞奔回教室,即使因耽误时间要去上厕所,也会主动请假。

  此类创新的制度同样适用于班级的整体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类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有的习惯性迟到,有的时常作业缺交,有的卫生表现堪忧。对于此类情形,常规惩戒措施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有时还容易产生摩擦。笔者在一次运动会期间,从学生爱玩的“大冒险活动”中得到启示:将批评惩戒换成“大冒险活动”。班级常规中出现两次以上问题的学生参与“大冒险”,活动内容为四大主题——才艺展示、师生情深、浓浓亲情、疯狂冒险。才艺展示,体验特殊情境,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表演,如表演《大话西游》精彩片断;师生情深,促进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增进师生情谊,如收集班级任课教师的兴趣爱好及三个相关故事,在全班展示;浓浓亲情,加强亲子交流,创造家长与孩子交流的契机,如回家和父母亲一起做面膜,并拍照留念;疯狂冒险,创设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提升学生的个人交流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如学跳一节广场舞,并与大妈合照。每周五下午放学前进行抽签,周末完成。“大冒险活动”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进而转变成一项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在开心快乐的同时,教育的思想也在悄悄渗透。

  二、体会生长,打造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如班训、班歌、班徽、班风、格言、座右铭等。精神文化的创设是学生成长的基本要素,当班级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时候,班级的凝聚力也就增强了。但班级精神文化的创设,绝不是班主任一厢情愿的结果,我们必须充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这样才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激活思维,在碰撞中生长

  无论是班训、班风还是班歌、班徽,要动员全班学生参与进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开展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形式化、程序化。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提升其参与度。比如班徽的产生,如果以活动为形式,全员参与、整体推进,效果不错。可以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班徽设计比赛,作品设计完成后,进行设计解说活动和优秀评比活动。最后将所有作品和解说,在板报专栏展出。所有的设计作品都凝聚了学生的智慧,选中其一而放弃其余,只是完成了这项活动,而并没有将其教育意义最大化。所以,最后将所有作品制作成一期板报,在班级中展示,它不仅会成为学生讨论的话题,也会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二)抓住契机,在“意外”中生长

  班主任应该成为教育的有心人,在学生身上发生的点滴事情中寻找教育的时机。如果能在相应的时机,巧妙地提出来,那么产生的班级精神文化内容将更加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笔者班级即有此例:班级参加全校足球比赛,准备充分却在最后五分钟失利。比赛完的第二天,笔者组织学生分析了失利的缘由:比赛虽然输了,但我们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有的说,班级准备充分、参与热情高;有的说,班级组织得好,加油呐喊的同学多;有的说,班级的队服齐整,在场上很拼。一场足球比赛,学生看到了输赢外的东西,这就是成长!借着比赛的余温,笔者引导学生提炼出了班级的精神——青春无悔,风雨不惧。

  三、演绎生动,开展特色的活动文化

  班级活动文化的开展,应该考虑班级的特点,再结合班主任自身的特点,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班级文化。活动文化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展开——以生为本、师生共融、家校联合。以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师生共融指的是师生协同,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家校联合则是包含家长在内的活动,在教育的领域,家长是不能缺席的。

  (一)以生为本,活动开启人生智慧

  开展以生为本的活动,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条线索。阅读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教育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开展阅读活动,是提升班级思维层次,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当然,阅读也不是随便地读,无章法、无目的地读,更不是毫无要求地读。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策略、有规划、有安排。

  如果《论语》真的就照字面讲,那么简单的话,孔子似乎是成不了孔子,并流芳百世。也许,在学习的路上,我们都太过被动,总是在被迫地接受,所以只是囫囵吞枣,不得其味罢了。所以,我们读书,抑或是生活,总要有自己的见解体会,打破束缚,别让别人的观念绑架了自己。并且,我们要试着去接受知识不是那么无趣,读书不是那么枯烦,读书是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当推开那扇门,将会发现那是个截然不同、充满不可思议的世界……

  ——《论语》阅读感悟(节选)

  读经典,是德育的需要,也是学科的需要。笔者组织全班学生先后开展了“问天下谁是英雄——我读《史记》”和“先人的智慧——再品《论语》”活动,效果良好。阅读经典,开拓自己的视野;阅读经典,提升智慧。而要让这些阅读达成育人的效果,写读书笔记必不可少。读书笔记可包括三步:名句译读,文段摘抄,阅读感悟。阅读活动之于德育的意义,十分明了。

  (二)师生共融,活动传递人间真情

  亲近师长,忧乐与共。一个班级,当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融洽的程度时,那么课堂一定是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教学效果也会更加美好,班级将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然而只有短暂交流,师生关系是难以共融的。我们还需要有组织活动的意识和活动“介入”的意识。班主任开展融洽师生关系的主题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如“少年逐风师泽不尽——教师节主题活动”“写给未来——元旦主题活动”等。班级活动,科任教师积极参与,其行动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我也是集体的一部分!两条路径具备,师生共融则成必然。

  (三)家校联合,活动铺垫成长之路

  活动是连接家校的桥梁。无论是学校组织的母语节、科技展,还是班级开展的亲子阅读、家长职业进课堂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同时也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这些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

  总之,班级这块土壤要“养分含量高”,要“疏松多孔”,需要的不仅是付出精力,更需要有智慧和创造性,唯有以智慧引领,以开拓创新的姿态,才能真正地让学生获得“生存、生长、生动”的阶梯式发展,德育工作才能呈现出良好的生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