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历史文化街区的韧性思考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新时代,历史,思考
  • 发布时间:2024-10-13 14:46

  文/刘 锐

  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城市对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诉求日益强烈。城市文化和软实力的进步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新城市议程》,承认文化应作为城市规划和战略的优先组成部分,强调文化对城市的重要作用。历史文化街区是满足城市文化需要的重要空间载体。然而,在目前众多不确定风险加剧的大环境下,复杂问题叠加日益增长的自然与社会风险,导致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样的变化给传统的历史街区管理与保护利用技术带来巨大冲击,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风险挑战,建设富有“韧性”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应对复杂系统问题的必然选择。

  韧性理念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空间等多重维度的内容。“文化韧性”理念起源于心理学领域和社会生态学领域,指文化群体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之间适应互动的能力。文化韧性领域的学者(如Keitsch)强调文化层面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认为文化韧性是城市成功实施可持续性战略的决定性因素。城市领域的文化韧性则定义为在城市受到扰动时,为了满足城市群体认同的文化(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规范)不受扰动影响,而体现出的适应能力。

  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中,一般通过个人、人群、社区、旅游地的文化与文化载体、文化系统、城市文化空间等要素体现文化韧性,而这也正与“个人-街区-社区”的社会生态圈层模型相互契合。基于城市韧性框架(CPSM)以及韧性作用阶段的相关理论,针对历史文化街区构建了一个文化韧性框架。这一框架将“个人-街区-社区”视为一个多层次的城市系统,在受到扰动后,将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缓冲阶段、恢复阶段和转型阶段。同时,在不同的扰动阶段,需要分别采取应扰政策、适应设施和提升行动三项空间干预措施来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在受到扰动后,逐步经历缓冲阶段、恢复阶段和转型阶段。为了提升街区的文化韧性,可以结合不同阶段特征,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保护街区物理空间、组织团体活动、建立沟通渠道以及强化文化认同等规划和行动来实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