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群”建筑空间形态的思想缘起及影响机制的初探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簇群式建筑,形态,空间演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3 14:55
文/钱靖萱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红星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初步探讨了“簇群”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及其思想缘起。“簇群”概念源于自然界生物群落组织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相较于传统孤立建筑,簇群式建筑强调建筑与环境融合,由多个紧密联系的单元组成。这种演变也为城市赋予了独特的形象和空间特征。
关键词:簇群式建筑;形态;空间演变
1“簇群”思想的相关理论演化
1.1相关理论研究
在新华字典中,“簇”字作为动词指的是丛集、聚集、集合、围合等含义;而作为量词相当于“丛”,指的是密集的或长在一块儿但不粘在一起的一丛。从本意来看,“簇”意味着“一群”或“一组”,由不止一个的单个单元组成。由于单个单元的单位太小,将它们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便于进行灵活管理。簇的大小通常是可以变化的。波特对“簇群”的界定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联系且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团体或组织所组成的集群[1]。
1.1.1产业簇群理论
产业簇群理论指的是产业集群,它是指相关产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集聚,其中包含了上下游产业的制造商,以及相关机构(政府、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2]。
1.1.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是把分散在空间中的城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构成一个城市聚集体。城市聚集区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进行合理有序的生产分工,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3]。
1.1.3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中包含了互惠共生与协同进化两个方面,也就是两种生物以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它们可以直接进行营养物质的交换,它们互相依赖也互相促进。此外,在一种生物的演化中,其特性随其他生物的特性而演化,而其他生物的特性随此生物的特性而演化[4]。
1.1.4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格式塔代表有组织、有规律的整体。该理论从某一有知觉的感知对象出发,控制多个层级,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一”反映成有规律统一的“多”,应用“群化原则”,包括邻近、相似、连续及封闭的概念[5]。
1.1.5分形理论
20世纪70年代,芒德勃罗提出分形理论,它可以揭示出几何学在空间上的规律并揭露其复杂程度[6]。其中,“自我相似性”(相似性:self-similarity)是分形最本质的性质之一,用于形容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似度或者是同一系统不同层次上的关联度。
以上学科的基本概念中都基本隐含着关于“簇群”的概念,即除了在表面上人眼所能观察到的物质本身具有相同的形象表征外,其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间层次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伴随一定的规律及组织模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动态组合关系。本研究是在建筑学领域中探寻“簇群”建筑的理论思想发源与模式的影响机制。
1.2“群”的概念
英国建筑师史密森(Alison Smithson)曾在1954年欧洲“十次小组”(Team 10)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簇群城市”的新城市形式。这也是十次小组的“流动”“生长”和“变化”思想的总和[7]。自1996年UIA(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巴塞罗那讨论“城市中建筑的现在与未来”的主题后,区域性都市与建筑形态构造的趋向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群”的概念是空间形态研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建筑以建筑组群的方式出现,从小尺度走向大尺度。同时,建筑也不仅仅是盖房子,而是在建设城市。因此,设计中往往不能用传统小建筑理念来考虑建筑群及其环境的关系,而要对变化的形态、新的居住形态、空间形态等领域扩大研究范围和探索更深层次的理念。齐康教授认为,“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在城市空间中,建筑物形态和空间结构所构成的一种整体。城市是由各种大小、性质的群落构成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8]。根据段进先生的观点,“群”是指一种以强调构成要素同一性为主要特点的、有共性的事物所形成的集合体,它可以成为多种形态的构造范例[9]。在“群”的组成要素上,根据结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组成关系:首先是要素之间的连接依附关系,包括同层级或异层级要素之间的联结;其次是同层级要素之间的并置组合关系,即彼此并列的关系;最后是异层级要素之间的渐进组合关系,表示它们在逐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1.3“簇群式”的构成因素
本研究所描述的“簇群式”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人眼能明显感知到的两个及其以上的具有相同或相似形态的建筑单体所聚集形成的有机整体。“簇群”的涵义,包含了物质因素与社会因素。物质因素是指以庭院、街巷为代表的人造环境元素和以河流、农田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元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关系,文化形式,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则涉及了人们的社会行为、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簇群”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其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例如,社会关系的亲疏密切、居民之间的互动方式等,都会在“簇群”的形成和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簇群”也是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表现,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簇群形态会有所差异。
2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看“簇群”理念
城市的形成是由各类建筑物所构成的有机集合,将原本分散的部分整合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这个整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的过程[10]。在城市中,一些标志性建筑也因追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吸引更多关注而聚集于特定区域。这些建筑类型多样且等级不同,导致在城市空间中形成了不同规模或紧密或松散的标志性建筑群。“簇群”,就是在特定区域内,既有平面的特点,又有点、线、面三种元素的内部结构。在一些城市,特定区域或沿着主要轴线,形成了一组组轴线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并沿着城市的主要干道向四周辐射。这种城市空间的结构使得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发展轨迹得以体现。以塞纳河畔这条城市轴线为例,诸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先贤祠等建筑群的不断展现,展示了城市历史中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同样,在我国的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也能找到类似的城市文化发展轨迹。
总体来说,“簇群”在城市空间中表现为密集发展区,呈现出城市三维空间中的高密度聚集。它们不仅仅是城市中的建筑群集,更是代表着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城市历史和文脉的延伸。
(1)核心性中心圈层:中心圈层位于城市中心,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位的先决条件。早期的“簇群”空间依赖于区位的有利条件,随后逐步形成连续的“堆积”。随着产业的发展和调整,空间结构发生重组,最终形成了现代城市的“簇群”模式。核心性表现为各单体之间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地理核心联系和交通核心联系。地理核心联系指集中分布在城市核心片区;交通核心联系指通过廊道、枢纽和节点等布局形成紧密联系。
(2)建筑表征的直观性:在空间上,“簇群”的直观表现包括地景方面、组合方面和形态方面。地景方面指建筑立面轮廓形态呈现出规律的隆起特征,从天际线上看形成曲线的规律波动趋势。组合方面指建筑单元之间的独立性与联系性,独立性即每个建筑单体有自己的核心功能区,联系性则是建筑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距离和密度程度等。形态方面指建筑单体的体量、尺度和方向性(某一方位的偏转程度)等特征。
(3)人群活动的隐性联系:在城市空间中,“簇群”的特征隐含着高密度的人口活动。整体区域空间容量很大,具有高强度开发产业的典型特征,人在其中的活动作为“簇群”体的隐性链接。
基于以上概念,城市就是若干个群体的聚集体。一座城市是由很多群组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哪怕只是一个小型的建筑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周边的地貌、交通、生态,乃至居民的生活习惯。
3从影响机制解读“簇群”建筑的形式
“簇群”既是一种建筑与环境组合的方式,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中的聚居形态,同时也是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综合影响下的产物[11]。山本理显(Yamamoto)提出,在聚类方式下,空间存在着多种可能。在以聚居方式的集体主义特征为基础上,他提出了“地域社会圈”的群居概念,并将透明性、模糊性等策略结合到设计中,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聚落形态营造理论[12]。目前,我国聚落研究从个体到群体的视角,着眼于本土聚落的建成空间与居民行为、意识的关联,将其作为一种普适性的特性来研究。“簇群”是由单个建筑物反复组合而成的,它体现了一个聚落群落所具有的共同想象,群落中的群体性意识比个体意识更强烈。居民们的自我约束,创建了一个封闭的、独立运行的部落村庄,而这样的建筑形态特征,也会慢慢地固定下来,并在周围的村庄中进行复制,从而产生一种区域性的共生现象。这些建筑的布局安排、规模大小、装饰细节以及形式特点,无不反映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地方风俗、社会制度及信仰体系。同时,它们也承载了村落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内涵。
3.1自然因素
3.1.1地形
簇群式建筑由于受地形的制约,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体系。地形的局限性使得自然、建筑和人群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因此很难采用单一且占地面积大的建筑形态。通常情况下,整体的建筑形态会被打散分成体量较小的建筑单体,并重新组合。
在巴渝等山地地区,这种形态经常出现。不同山体位置、坡度和坡向等因素都会影响簇群式建筑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导致空间形态的变化。山体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也起到关键作用,它们是伴随着地形因素而开辟的道路,作为穿越各个建筑单体之间联系的纽带,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坡度大、可开发强度小的区域,可使建筑单元间的组织更灵活,更多样化。地形因素再加上弯曲的路线,簇群式建筑形态变化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综上所述,簇群式建筑在山地地形中受到制约,因此采用了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和布局方式。地形的复杂性和山地道路的存在为簇群式空间格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同时也反映了地形对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的重要影响。
3.1.2气候
在地理区域上存在着气候的差异,建筑形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既能反映出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又能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举例来说,江南地区气候湿热,因此当地的传统簇群式民居通常采用开放和纤巧的建筑风格,以便通风、隔热和防雨。而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温暖多雨,这导致了当地客家土楼的建筑风格,其外观酷似庞大的碉堡。而羌族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冬长夏短,一年日温差小,形成了独特的聚落封闭格局。吐鲁番地区夜晚气温会骤降,使得一天之间的气温差可达20~30℃,因此当地簇群式建筑特色包括墙壁较厚、窗户较小以及拱形屋顶等设计,以适应极端的气候条件。这些不同地形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簇群式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气候环境与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对气候适应的智慧和创意。
3.2社会因素
簇群式建筑形态的发展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的发展密不可分。阿莫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的观点指出,社会因素在聚落形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气候、技术等因素则被视为次要因素。[13]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簇群”仅仅是一种建筑的形态模式,而真正的目标是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空间。因此,这成为建筑营造的本质动力机制。
为了发展这一动力机制,必须考虑多个现实因素的协调。首先,与自然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应该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设计中要考虑气候、地形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其次,技术的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的效率、耐久性和功能性,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与人类审美的要求密切相关。建筑不仅仅是功能性的空间,它还应该具有美学价值,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共鸣。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审美要求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以打造具有艺术性和人文关怀的建筑。
3.2.1动力机制
早期人类因受到自然条件的威胁,聚集在一起生存以便对抗外部条件的干扰,由此形成早期社会的群体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是一个由父系氏族构成的主要社会组织。这种观念意识在中国古代聚族而居的村落和城镇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中国古代以部落为单位的村寨、集镇,使得这一理念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簇群”模式也是从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中演化而来,它是以建筑与环境的空间组织与围合为一体,构成有效的空间界限,营造出一种拥有与归属的感觉,同时又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3.2.2实现机制
(1)自然制约
自然环境则是簇群式空间形成的另一种主导因素。环境因素决定了建筑的外部形式,同时也会影响到“簇群”所采用的排列方式与构建方法,从而与外界环境相匹配。如龚滩镇与龙潭镇都属于古代酉州(酉阳县),虽然它们属于同一文化圈,但群落组成却有很大的不同。龙潭地处河口区平地,交通便利,商贾众多,文化氛围浓厚。因为地形比较平缓,所以房子的形状大多是围合的四合院,它的建筑空间很大,建筑形式主要是平面几何形状的扩张(图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龚滩所处的乌江险滩,因乱石阻滩而形成了乌江。它的文化背景主要受“市井文化”“船家文化”等影响。受乌江两岸山区的制约,城镇群落表现为“条带”伸展,“小规模房屋”并列错落的格局(图2)。龚滩与龙潭虽同属一地,却因其影响因子的差异而呈现出迥异的聚类意象。
(2)技术条件
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建筑营建技术密不可分。技术模式的变化往往是新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形态产生的基本原因之一,而在地域中传承下来的建筑技艺则是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例如,抬梁式合院建筑随着中原文化传入西南地区,在适应山地地形的同时,受到巴地湿热气候的影响,空间组合形式和建造技艺在巴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干栏式的吊脚楼反而成了巴渝地区传统建筑的主流。明清时期的木制穿斗式结构也为当地建筑群落带来了丰富的组合方式和建造技术上的便利[14]。而在现代技术发展下,建筑结构中不同的空间层可以创造特定的空间关系和建筑空间,这种概念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为建筑提供了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特的空间感知,从而增加了其价值[15]。
(3)审美要求
人们对于城市美学的追求推动了簇群式建筑的出现。簇群式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与景观,通过建筑的紧凑排列与错落有致,运用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手法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与层次感。这种丰富多样的城市景观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满足了观赏和探索的审美欲望。人们对环境和谐与尺度感的追求也影响了簇群式建筑的造型选择。簇群式布局能够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城市形态,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
结语
对“簇群”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及思想缘起的初探表明了其复杂而多元的发展历程。这种形态最初源于古代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适应和防御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变为更具文化内涵与审美要求的建筑形式。簇群式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通过对其思想缘起及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建筑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簇群式建筑空间形态的认知,促进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发展,创造更适应人类需求与审美的城市环境。
图片来源:
图1:作者改绘,底图来源
https://www.e47.cn/data/attachment/forum/202112/02/144511vga9fqtfzf2otoon.png
图2:作者改绘,底图来源
https://img1.baidu.com/it/u=1111324439,235068899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889&h=500
参考文献:
[1]方民生.波特的“簇群理论”与浙江产业组织[J].浙江经济,2001(07):29-30.
[2]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闫卫阳,王发曾,秦耀辰.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9(04):511-518.
[4]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曼德布罗特.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M].陈守吉,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7]程里尧.TEAM10的城市设计思想[J].世界建筑,1983(03):78-82.
[8]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Almusaed A,Almssad A.City phenomenon between urba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J].Sustainability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2019,3.
[11]赵万民.“簇群”文化内因与城市整体设计——三峡库区一种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究[J].建筑学报,1996(08):27-30.
[12]周静敏,苗青.从“阈”到区域——基于受众视点的山本理显设计理念解读[J].建筑学报,2012(07):59-61.
[13]Rapoport A.House Form and Culture[M].Englewood:Prentice Hall,1969.
[14]徐辉.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研究框架[J].建筑学报,2011(增刊2):148-151.
[15]KrstićH,Trentin A,JovanovićG.Interior-exterior connec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ed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spatial in between layers.Study of four architectural projects[J].Spatium,2016(3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