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象理论的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探析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景观意象,东巴文化,乡村景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3 14:57
文/吴 彤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
郑绍江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博 士(通讯作者)
摘要:乡村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基本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单元,而乡村聚落景观更是乡村景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运用意象理论,从乡村聚落景观入手,对乡村聚落景观和意象两个关键词进行概念辨析,提出东巴文化区这一概念,分析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现状,并以宝山石头城为例,对其乡村聚落景观中的基本意象进行分析,探寻其乡村聚落景观意象的标志和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乡村聚落景观意象,并对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景观意象;东巴文化;乡村景观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的乡村景观越来越得到重视。各领域的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理论入手,对我国各地的乡村景观展开研究。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的一部分,主要着眼于乡村中的人居环境,是乡土文化的外在体现,也是乡土生活的实际载体。而东巴文化区是我国西南信奉东巴教的区域总称,以纳西族人聚居地为主,其乡村聚落景观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传承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也记录着当地人的精神信仰,科研价值极高。
本文试图运用意象理论对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宝山石头城乡村聚落景观意象的类型、标志和特征,希望能将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好地提炼与展现出来,完善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研究体系,为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探析
1.1乡村聚落景观概念辨析
乡村聚落是一个独立的地域社会组织单位,由住宅、街道、田地等各类生产和生活设施构成[1],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现在最适宜当地人的人居环境。“景观”一词有多种含义,可以解释为某一区域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也可以指地理各要素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乡村聚落景观是包括乡村外部环境和内部街道、建筑、田园等在内的整体景观。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由于气候、地形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所形成的乡村聚落景观也各有特色[2]。
1.2意象理论研究
“意象”一词有多种解释和阐述。西方的意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表象,它一般是指人们主观的心理形象或印象,是一种潜意识的、象征性的想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意象不仅是主观世界的产物,还是想象世界之外的客体存在。美国的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基于符号学视角,把意象等同于符号,认为正是因为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创造,意象才得以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出现。至于我国关于意象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易传·系辞上》中提到“圣人立象以尽意”,而刘勰的意象说又是建立在《周易》“象”论的基础上,并在《文心雕龙》中首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汇:“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3]三国时期王弼在对《周易》进行诠释时,又提出:“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景观领域的意象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将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认定为构成景观意象的五个要素。安妮·斯派恩在《景观的语言》中,用视觉系统构建语言系统,寻找图片和景观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景观语言。另外,国内学者也逐渐认识到意象问题在景观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展开各种研究。熊凯相对于“城市意象”提出了“乡村意象”的概念,认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逐渐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图像”,也就是乡村意象;刘沛林则将中国古村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山水意象、生态意象、宗族意象和趋吉意象[4],开创了古村落空间意象研究的先河,拓展了意象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范式。因此笔者认为,景观意象就是一个抽象概念,指的是在建筑、地形、自然风貌、空间结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元素上提取传递出来的意境或精神。
2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概况
2.1东巴文化区的概念界定
文化区及其划分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化区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功能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5]。功能文化区是受政治、经济等社会机制而形成的空间区域,如行政区、经济区等;形式文化区一般以某种文化类别进行分类,如民族、语言、服饰、宗教等;而乡土文化区没有确切的定义标准,它是因为某一地区的文化被社会广泛接受,从而存在于人们共同意识中所形成的特定区域,如岭南文化区、江南文化区这一类的地域文化区,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功能中心,而是一种约定俗成。文化区作为文化特征的集合是客观存在的,但文化区划却是一种主观认识,是人为的主观划分。东巴文化区就是依照纳西族人信奉的东巴教为划分标准。因此笔者认为,东巴文化区就属于一种形式文化区,指的是信奉东巴教,并且有东巴文化留存及传播的地方。而与东巴文化区密切相关的民族,就是纳西族。
纳西族,也叫“摩西”和“麽些”,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还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纳西族人普遍信奉一种原始宗教,就是东巴教。东巴教形成于公元7世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逐渐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态。东巴教中保留了大量纳西古文化,如原始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经书、象形文字、木牌画等,成为纳西古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东巴文化因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民族宗教价值、民俗审美价值等而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重视,东巴文化区也随之走进了游客和学者、专家的视线。从东巴文化区的纳西族群整体的生活现状来看,东巴文化在民间仍有保留和利用,并且通过文化展演、文化再生产等方式进行推广。
2.2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现状
在地域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及特色宗教的影响下,东巴文化区的乡村聚落形成了“自然-文化-生态”这一独特的聚落形式,地域特色鲜明。东巴文化宣扬“和合”思想,就是和谐共生,这也体现在乡村聚落景观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在聚落的选址和布局上顺应自然,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文化上也极具包容性,与其他民族、宗教的文化和谐交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纳西族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传统文化渐渐衰落,许多古老的乡村聚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现代潮流的冲击。距离丽江古城比较近的束河、白沙、玉湖等地的古村落被卷入旅游开发的大潮,商业化气息较重;而距离古城较远,尤其是宝山、鸣音、奉科等位于玉龙雪山北部偏远山区的传统村落,由于交通不便,至今还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较为原真的村落形态。学术界针对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的研究,大多还是局限于传统建筑领域,即民居研究,对于整个村落聚落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是针对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等热门地区,许多较为偏远的村落不受关注。总的来说,研究范围不够广,学科视角也比较少,研究视野不够丰富,整体研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意象分析——以宝山石头城为例
3.1宝山石头城概况
宝山石头城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自治县宝山乡,地处玉龙雪山东北面的金沙江峡谷中,整个聚落位于一块蘑菇状的巨石上,占地面积约0.5km2,三山为屏,一面临江,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全城只有东、西两座石门可供出入。由于居住人口逐渐增多,村落也在不断向外扩张,形成“内城+外城”的整体格局[6]。
据史料记载,此地在西汉时隶属于益州郡;东汉时隶属于永昌郡;中唐时期纳西族就迁徙至此地聚居,出现围绕宝山石头城展开的村寨聚落的雏形。1253年,忽必烈率军南征大理,在“木古渡”和“宝山”乘坐羊皮革囊横渡金沙江,翻过太子关,抵达石头城,留下了“革囊渡江”的故事。1277年,宝山县正式设立,明朝年间,中原地区对宝山就已经有所管辖。在往后数百年间,经过战乱和地震,宝山石头城的城墙和民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已基本修复。目前,宝山石头城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还被评选为民族特色村寨。
3.2宝山石头城乡村聚落景观基本意象
3.2.1山水意象
山水意象是对乡村聚落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审美提炼[7],追求一种诗画山水的意境。中国传统哲学十分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有机思想,认为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古人在选择村落和住宅的地点、确定地基以及规划布局时,都会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指导原则,强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注重因借自然山水,山水意象也因此而产生。
宝山石头城就是一个建筑于蘑菇状巨石之上的村寨,堪称天险之城。整个村寨的选址和布局都强调人居环境与自然相呼应,民居建筑平行于等高线布局,又垂直于等高线层层叠起,顺应地形依山建屋。宝山石头城水系发达,泉水沿着山体岩壁上的缝隙缓缓流淌,通过地面上的沟壑和地表下人工挖掘的暗渠流入村寨,形成水系景观。石头城的乡村聚落景观在构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然观念,与当地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是一个由山、水、建筑、梯田镶嵌而成的景观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山水风格特色。
3.2.2生态意象
村落的生态意象和植被、地形、土壤、水文、朝向等因素息息相关[4],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生态理念。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布局和规划,都追求一种理想和谐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致力于让人、村落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纳西族人民也始终秉持着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这一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宝山石头城在进行村落选址时,最先考虑的就是地形,在藏风聚气的山谷内选择一块地势优良、气流通畅的阳坡修建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城内村民在四周山坡上顺应地势开辟了梯田,又修建沟渠引克灵山的泉水入村,自流灌溉,下有暗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纳西族人的生态智慧。另外,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体现着原生态的特色,比如有的用岩石修琢成石凳、石桌,有的凿厨房中的巨石作为灶台,还有的用屋中巨石打磨成石头床。总之,就是尽可能取材于大自然,体现了纳西族人朴素、单纯的生态观念。
3.2.3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主要指的是乡村聚落中,基于当地环境和村民民族习惯、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形成观念、信仰、习俗、文艺的一种抽象提炼。在东巴文化区,东巴文化深入人心,体现在乡村聚落景观中的方方面面。在东巴文化区的乡村聚落中,被誉为“东巴神树”的山玉兰随处可见,东巴文会作为装饰元素出现在地面和墙体等地方,东巴木雕则以建筑构件和装饰品的形式被应用在民居建筑当中。
宝山石头城的祭天仪式和求雨活动就是文化意象的一种体现,体现了村民的精神信仰。祭天仪式的文化内涵是祖先崇拜,体现了纳西族人对于祖先勇猛善战的崇拜。而求雨活动的文化内涵则是自然崇拜,反映了纳西先民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除此以外,宝山石头城内的建筑还会在屋脊上放置瓦猫,屋檐下挂着悬鱼,认为瓦猫能安屋镇宅,吞食一切冲犯宅邸的灾疫祸害和妖魔鬼怪,而悬鱼能以水克火,减少火灾的发生。这些建筑装饰的运用都是村民们对于纳福避凶的追求,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意象。
3.2.4防御意象
防御意象是指乡村聚落在形态布局汇总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安全防御特征的一种景观意象,也可以理解为乡村聚落在布局中所能让人感受到的出于安全防御目的而形成的景观印象[8]。古村落的防御意识,从长远的文明史观来看,与其历史时期中的各种人文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战乱的影响、盗匪的劫掠、自然灾害的侵袭等等,因此很多乡村聚落的形态布局都会体现出强烈的防御意象。
宝山石头城三面峭壁一面临江,全城仅有东西两座石门可以出入,易守难攻。早期由于人口较少且内部纠纷不断,又处于从游牧转向定居的转型阶段,纳西先民为了寻找一片世外桃源,远离世间纷争,这才选择在悬崖峭壁上建设聚落。20世纪20年代,盗匪流寇作乱,不断侵扰城内居民。为了抵御土匪的侵袭,石头城百姓在乡绅号召下,利用天然的险峻地势修筑防御工事,加强了城内的防御布局设计。宝山石头城的城西、城南、城北三侧本就是悬崖峭壁,并且岩石上满是荆棘,无法攀登,断绝了外敌攀岩而上的想法。城内不仅修建了烽火台和炮楼,还挖掘了多条暗道,必要时城内居民可以通过暗道出逃避险。
3.3宝山石头城乡村聚落景观意象的标志
3.3.1祭祀广场
对于每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来说,广场是一种有着象征意义、能够让人产生历史联想的文化场所[8]。尤其在少数民族聚集的乡村聚落中,祭祀广场是整个村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个村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交往的中心。宝山石头城所处位置独特,整个村寨都建立在一个巨石的斜坡面上,可用的平地并不多,因此空地和广场都很少。但作为一个纳西古村落,它也有用来举行公共活动和祭祀典礼的小广场,就是紧挨着西城门并且连接了内城与外城的入口平台。宝山石头城的祭祀广场,体现的是其乡村聚落景观中的文化意象。纳西族人在这里举办祭祀活动,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与崇拜,在一系列祭祀活动中形成强烈的族群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3.3.2城门、烽火台
宝山石头城内仅有两座城门可以出入,西城门在点将台的北侧,东城门则面朝金沙江。西城门用条石建成,用土夯形成城门拱顶,只要关闭城门就能很好地抵御外敌。东城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放行民众,上层站岗守卫。一旦关闭了这两个城门,宝山石头城便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整个聚落西高东低,在西侧最高点还设立了一个具有瞭望放风作用的“烽火台”,一旦有外敌入侵就能立刻看到,组织防御。烽火台的入口处还依据地势建立了一座三层高的方形炮楼,阻挡外敌侵袭。宝山石头城的城门和烽火台都是其防御意象的体现,哪怕现在不需要这些设施保卫村寨,却依旧是乡村聚落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拥有新的意义和用途,向人们展示着历史存在的痕迹。
3.4宝山石头城乡村聚落景观意象特征
3.4.1地域性
几乎每个乡村聚落的景观意象都会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不论是村落中的“环境意象”还是“生态意象”,都是乡村聚落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而外化出来的表现。宝山石头城的乡村聚落景观的景观意象特征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域特征明显。
由于整个乡村聚落都建在玉龙山脉的余脉中的一块巨石之上,地势落差大,城内的民居建筑依山而建并随着山势逐渐增高,层次分明,节奏感强,远观时有着错落有致的整体感。另外,当地居民利用智慧开垦坡地,把四周能够种植的区域都整改成田地,依山就势打造梯田,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也因此形成了壮美瑰丽的梯田景观。除此以外,宝山石头城的水系景观也颇具地域性。因为东临金沙江,而相邻的克灵山山间也有泉水涌出,汇合雨水形成地表水,当地居民修建水渠引水入村,储存进人工挖掘的水塘,既能灌溉梯田,也能作为生活用水,还能调节局部环境的小气候。这都是城内的纳西先民适应环境生活的直接结果,体现其乡村聚落景观的自然适应性,也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
3.4.2民族性
宝山石头城上的居民都是纳西族原住民,因此它的乡村聚落景观意象中有着明显的民族性特征,展现纳西风情。聚落内的建筑是典型的纳西族民居,以木楞房和木瓦房为主。木楞房是纳西族传统的住房形式,以圆木为材料,平齐长度,首尾相嵌构筑成四面墙体,然后再架起檩条,上铺瓦片石块,用牛粪或泥涂抹墙体圆木间的缝隙,不仅稳固性强,还能抵御风寒。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技术和风格被纳西族人不断吸收,因而木楞房呈现出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正如纳西文化一般包容并蓄。目前,宝山石头城的民居建筑已经从原始的木楞房逐渐向木瓦房转变,建筑风格在保持纳西族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根据实际生活需求融入先进工艺,既体现了民族性,也体现了时代性。
自古以来,东巴教就是纳西族人所信仰的民间宗教,影响着纳西族人的生活准则和行为模式,包括婚丧嫁娶、播种狩猎、祈雨求福等活动,是纳西族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不断进行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宝山石头城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纳西文化,而在节庆活动、传统服饰、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景观中,或多或少都带有东巴文化的印记,彰显着民族特色。
结语
传统乡村聚落是我国珍贵的遗产,每个村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并且随着开发速度的加快,数量也会越来越少,其原真性也会逐渐流失。东巴文化区的乡村聚落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山水意象、生态意象、人文意象、防御意象等四种景观意象,并呈现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景观意象特征。宝山石头城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它承载着纳西族人的民族信仰,传承了纳西族人的民族文化。通过意象理论对宝山石头城的乡村聚落景观意象进行探讨,分析其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意象、标志和特征,以小见大,为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意象研究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从更加多元的视角去研究东巴文化区的乡村聚落景观,以期为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乃至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但如何在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的开发与保护中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让村落景观得到改善,这仍旧值得人们进行深思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晏雪晴,廖秋林,唐彬.国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综述[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03):105-106.
[2]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01):32-39.
[5]和斯佳.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1.
[6]陈倩.丽江宝山石头城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分析[J].华中建筑,2016,34(09):170-174.
[7]秦柯,孟祥彬,刘黎明,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视角的乡村景观意象营造研究[J].中国园林,2022,38(06):18-22.
[8]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