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长节吃长命面说起

  • 来源:餐饮世界
  • 关键字:天长节,长命面,长寿
  • 发布时间:2024-10-19 21:38

  说起中国人过生日,大家都知道必须吃一碗长寿面,希望健康长寿!那么从啥时候过生日开始吃长寿面的,这就要提到一个唐代节日“天长节”。

  据《猗觉寮杂记》记载,“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谓‘长命面’者也”。因它筋韧细长,耐煮不断,象征长命百岁。故李隆基为临淄王时,王妃就亲自为他做过生日食用的“长命面”。见《新唐书·后妃传》。

  《旧唐书·玄宗纪》载,唐开元十七年(729 年)“八月葵亥,上以降诞日,燕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初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748 年)“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节为天长节”。于是从此开创了以皇帝生日为全国性节日的传统,并且过生日吃长命面由此流传下来。

  唐代诗人刘禹锡《赠进士张盥》“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中的“汤饼”就是这种长命面。相传,苏东坡在陕西凤翔任节度判官时,特别喜欢这种面条,曾写下“甚欲去为汤饼客”的诗句。而把长命面和臊子结合起来的臊子面是在北宋末年,据《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当时城市的肉铺已有专卖经过加工的臊子肉了。明代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笺》则记载有“臊子面法”。

  臊子面在陕西关中地区,除了沿袭唐代习俗生日必吃,还根据不同地方与节令,有着不同的讲究,接待贵客要吃臊子面,有的改善生活口味食之;甚至文、图/王浩

  在种麦时也要吃它,寓意麦根扎的深,愿来年丰收;还有在丰收的时候庆祝也要吃它。旧时关中还有新媳妇擀面的习俗,以测验其烹调技艺的高低,所以很多人把陕西又称为“面食之都”。

  臊子面在陕西各区县的做法不尽相同,和北京制作炸酱面一样,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做法。笔者认为主要掌握两个关键:

  一是制作臊子肉。将带皮五花肉切成0.8 厘米见方的小块(将肥瘦分开盛放),起锅加猪油烧热投入肥肉部分煸炒,待油脂煸炒出来后再放入瘦肉部分,及姜末、五香粉,待水分煸干后,将醋顺锅边烹入,接着放入酱油用手勺不停搅动,然后加适量开水焖煮,七成熟时加入食盐,煮至肉熟即可将臊子舀出。这种烹饪工艺与《遵生八笺》所记载的“臊子肉面法”基本一样。

  二是擀面。用水加食用碱和面,先用部分碱水将面粉揉搓成絮,再将剩余碱水徐徐加入揉成面团,盘起回性后,反复揉搓,然后擀薄,要求切成薄厚均匀、一米长、细如韭叶的面条,开水锅下面,面条在开水锅中一转即熟,捞出浇臊子食用。谚语“擀成纸、剺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就是描写面条的标准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在奈良时代的宝龟六年(775年),学唐朝将其天皇的生日也叫成“天长节”了。1985 年4 月,日本“樱花之翼友好代表团”访华时,特意到西安青龙寺在惠果和尚像前举办“进献面条仪式”,表示报答传授之恩。因唐德宗贞元年间,日本空海和尚跟随惠果学习密宗教义时,也学习了长安人制作面条的技术。空海和尚是赞岐(今日本香川县)人,他回去后将中国的面条技术传播开来,日本人视空海为其面条的始祖。可见唐代饮食文化对其影响之大。1990年,日本香川大学真部正敏教授率“赞岐面条文化研究会”访问了当年的西安曲江春酒家,双方的面点师也做了面条技艺的表演。并于次年邀请西安三位面点师前往日本香川进行了数十种面食表演,我父亲王子辉教授还作了《中国面条滥觞与特征》的专题演讲,引起了日本饮食文化界的轰动,当年日本主流报刊及电视台播送演讲和技术交流的实况,使更多人了解了西安和香川面食文化的渊源。

  面条只不过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一种食物,但其承载的文化却厚重、流长。千万别再纠结哪里的面条做的正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亲自动手做一碗自己喜爱的面条大快朵颐起来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