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 来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造境,素描,吟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08 19:17
王世风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深圳518000)
摘 要:当前语文课堂中的诗歌教学已陷入一种困境,功利性倾向让诗歌的理解演变成为诗句含义的解读、表现手法的分析等,机械而枯燥。基于此,文章在课堂教学中做出了一些尝试,以创新的方法,开拓诗歌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诗歌教学;造境;素描;吟诵
一、讲评之不足,造境诵之
“造境”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概念,在诗歌诵读中通过艺术、文学或设计等手段,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情感或环境,有利于迅速抵达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思考,或者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这种情感境界的营造,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方式。以北岛的《回答》为例:
有一个时代,它充满着丑恶与虚假;有一个时代,它布满了损害与欺骗。一位年青的诗人走来了,他苦闷、徘徊、激愤、反抗,他思考着心灵的图画,在这历史的旋涡中,他留下了“一代人正在走过”的历史,留下了青年蹒跚而坚实的足迹。他,就是北岛。
(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领)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回答》朗诵设计(节选)
《回答》朗诵设计中,第一部分内容既是背景介绍,又是情感铺垫。通过文字陈述,交代了诗歌创作的背景,点明了诗人的性格和情感特点,为诵读诗文营造氛围,奠定基调。在沉郁激愤的“境”中,诵者和听者,都能够迅速地走进诗歌创作的情境,诗歌的诗味也得以充分呈现。
二、诵读之不足,以手写之
诵读是诗歌教学比较常用的手段,“读”出诗意,“读”出诗韵。然而,我们要真正地走进诗歌的情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读”还不够,还应有“写”的参与。当然,这里的“写”,是采取诗意“素描”的形式。所谓“素描”,即把所读的诗歌内容,尤其是古诗词,用相异的形式“描”出,在“描”中思,在“描”中悟。以“素描”《声声慢》为例:
残秋。风照旧绵软,若不依着阴冷的空气,真真成不了气候。也罢,这南宋的风,向来是个没骨头的。窗下,妇人盯着一点,想着。
这是怎的一番光景?院落空荡荡冷清清,独一妇人稀着双鬓,凭栏斜倚,淡水色的唇仰下三两杯酒,化入愁肠相思泪,银钗歪斜斜。天白茫茫冷丝丝,燕啼南去,数不清又年华几何,罅隙中徒生华发,流年空溜去。院里有落叶纷纷下,妇人蹙眉抱臂,任薄衫微鼓。
——《声声慢》“素描”设计(节选)
学生在这一段散文式的创作中,以个性化的语言营造了一种“哀婉凄愁”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声声慢》的深度赏析,也是对《声声慢》的再创作。这个方法对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语言运用能力都有着不错的效果。“写”的形式可以更加多变,如把《诗经》的几种翻译拿出来赏析,进行诗意化的再创作;观看舞蹈作品《春江花月夜》后,对画面进行描写;以导游介绍景物的形式,描绘诗人笔下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果我们能在“写”的形式上多下功夫,诗歌的赏析会变得更加灵动有趣。
三、手写之不足,作歌咏之
诗歌并非文人雅士们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产物,而是与生活、音乐息息相关。鲁迅先生说,最早的诗歌“杭育杭育”,是百姓们的劳动号子,天然就具有一定的音乐性;《离骚》中以“兮”字结尾的语言特点,则是屈原借鉴了楚地民歌的特点;另外,诗歌发展到汉代,依然和乐而唱。由此可见,诗和音乐关系何其亲密,这两者的结合有其必然性,也有传承性。其实,我们也无需去担忧“唱”的难度,已然有许多成熟的作品可供借鉴。
如邓丽君的作品,《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几多愁》(《虞美人》李煜 南唐),《独上西楼》(《相见欢》李煜 南唐),《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苏轼 宋),《芳草无情》(《苏慕遮》范仲淹 宋),《清夜悠悠》(《桃园忆故人》秦少游 宋),《有谁知我此时情》(《鹧鸪天》聂胜琼 宋),《胭脂泪》(《乌夜啼》李煜 南唐),《万叶千声》(《玉楼春》欧阳修 宋),《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朱淑真 宋),《相看泪眼》(《雨霖铃》柳永 宋),《欲说还休》(《丑奴儿》辛弃疾 宋),《思君》(《卜算子》李之仪 宋);陈少松的作品,《满庭芳·风老莺雏》(周邦彦 宋),《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宋),《论语》(孔子 春秋);龚琳娜的《登鹳雀楼》(王之涣 唐);琴歌的《蜀道难》(李白 唐);等等。唱是一种走进诗境的重要方式。另外,还有更为传统的形式——吟诵,目前有许多大学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如陕西师大中文系精品课程——“唐诗宋词吟诵”。
通过吟、唱,学生既在心中浮现出诗文中隐去的形象,同时又能够品味到诗词的诗情和意趣,再加上学生心灵的参与,不仅可增强学生对诗意诗情的感悟,还能让学生在熟悉理解诗词意旨的基础之上,通过消化、吸收诗人作品中的思想精华,提升了诗词感受能力,洗涤内心,提升思想和品德,可谓一举多得。
四、歌咏之不足,入身演之
理解一首诗作,如果眼前只有作品而没有其他,我们与诗文是有隔阂的。如果能够转换情境,将自我代入,以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沉浸式的方式走进诗歌,对诗歌的感受将会产生质的变化。以《橘颂》为例:
(歌声响起,婵娟弹琴,唱《橘颂》,屈原闻琴出,拈须静听。宋玉上。)
宋玉:婵娟,你的歌唱得真好!
婵娟:不,是先生的新赋作得好。
宋玉:(走近婵娟,接过她手中的乐谱,摊开阅读)橘颂?
宋玉:(向屈原)先生是赞美橘子?
屈原:(颔首)嗯。你看这些橘树,他们生长在南方,也就爱着南方,根深蒂固,坚定不移。他们以果食奉人,气度开阔,一片大公无私;他们喜爱阳光,不怕风霜侵袭;他们浑身有刺,抗拒外来横虐。这种独立不倚,凛冽难犯的精神,不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吗?
宋玉:听先生指点,学生领略了深刻的教诲。
婵娟:先生的意思是说,树木尚且如此,难道我们人就不能做到吗?
屈原:(点头赞许)嗯,说下去。
婵娟:人,也应该可以做到。
屈原:对,人可以做到。在这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并不容易。我们更要学习橘树的精神,坚持正义,绝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
宋玉:先生,这首《橘颂》能送给我吗?
屈原:可以。
宋玉:谢谢先生。从今以后我每天清早起来一定将它诵读一遍。
(音乐起,宋玉诵读《橘颂》)
——《橘颂》表演设计(节选)
在自导自演的节目中,学生仿佛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化身为诗人。当学生能够设身处地沉浸于诗的情节之中,当情境逼真、情绪饱满,诗便会如泉水一般汩汩而出,有水到渠成之感。笔者观察到,剧中的学生吟诵起屈原的诗歌,他们的形象气质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变得情感丰富、性格鲜明。表演结束之后,与学生谈起诗歌的教学,很多学生都表示对话剧的方式很感兴趣。学生的表现和收获足以证明,形式的创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成为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在诗歌教学中,能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恰当提示、引导,少束缚,多鼓励,多给学生自由思考、体验和发挥的空间,学生或许就能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情趣,爱上诗歌,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