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新课标,核心素养,农村
  • 发布时间:2024-12-06 19:48

  崔怀恺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小学 225263)

  摘要: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理念,明确了核心素养目标任务。基此,小学体育由能力教育转向了素养教育。面对这些变化,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呈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新课标理念、目标的落实,需要进行优化改革。优化的重点方向主要是强调主体性、关注情感态度、注重综合发展、引导课下参与等。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标;核心素养;农村

  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理念,明确了核心素养目标任务。这样,小学体育由单纯的能力教育转向了综合的素养教育。即,要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意识、健康参与能力及品质等方面综合发展。面对理念和目标的变化,传统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落实课标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和改革。

  下面,结合实际,就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的优化谈几点建议。

  一、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素养和技能的培养逻辑不一样。比如,要使学生掌握篮球投篮技术,教师讲授、示范,让学生练一练,就可以达到目标。而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仅靠教师向学生灌输观念是没有作用的,需要学生在体育比赛、竞争的过程中去生成积极争取胜利的欲望和品格。所以,基于素养培养的逻辑,遵循建构主义理论,教师需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亲自参与健康活动的过程实现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比如在带领学生练习实心球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心球重量大,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安全事故,或者是伤到自己,或者是伤到他人。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练习实心球的时候怎样才能保证安全?”教师不直接讲安全要求,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使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运动安全参与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特别关注学生的态度

  素养培养需要强调学生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是自主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而不是在教师监督、指令下参与。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学生必须有自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否则,学生在没有教师督促、管理的情况下,不参与体育活动,其身心健康及核心素养就无法促进和发展。

  一般来说,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取向,教师可主要采用两个途径使学生建立参与体育的积极态度。一是利用学生争强好胜心强的特点,多组织比赛活动,甚至以赛代练。比如练习短跑很枯燥,但将学生分组进行短跑比赛、接力赛,就能把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激发出来,而且训练效果更好;二是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将体育项目进行游戏化设计。比如投掷实心球练习没有趣味性,教师将之设计为击瓶游戏:在不同的距离摆放几个塑料瓶或其他目标物,要求学生由近到远依次用实心球把瓶子击倒。这样,掷远、掷准结合,既能有效训练学生掌握投掷技术、发展投掷力量,而且趣味性很强,学生反复练习也不会感觉枯燥。如果再与同学一起进行比赛,则趣味性更强。通过这两个途径,就可以保证学生在日常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

  三、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课标使体育教学的目标由单一变为复合,除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外,还要培养健康能力和品质、体育品德等全面发展。所以,单纯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组织体育训练的模式需要变革。在教学和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将多种素养培养元素融入其中,并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法。

  比如组织学生长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跑步的动作要领,而且带领学生学习跑前拉伸、热身,讲授在运动中如何控制呼吸、体态,而在长跑之后,还应教学生如何快速恢复、避免运动损伤。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长跑技术、发展长跑能力,而且掌握安全参与、运动保护等健康知识和技能。此外,不定期安排学生超距离长跑训练,既能进一步促进学生长跑能力发展,而且对于培养其坚毅、顽强的品格具有明显作用。再如篮球、足球项目中,除了传授技巧外,教师还可借机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及建立正确胜负观等素养教育目标融合进来。通过学生集体性项目的参与体验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运动能力、健康品质、体育品德等都得到发展。

  除了以上几个优化建议,教师还应更关注学生课下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引导,设计一些适宜于农村条件、环境下开展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有条件在课下、校外缺少专业器材、场地的情况下常态化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健康参与的良好习惯,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总的来说,随着课改深入推进、新课标的颁布,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理念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基于新的要求进行改进和优化。基于新课标“健康第一”理念及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应重点进行几个方面的优化:第一,匹配素养自主建构逻辑,进一步强调学生参与学习、锻炼的主体性;第二,为保障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健康活动,应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调动;第三,避免单纯的体育运动能力教育,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素养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少凤.谈"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J].当代体育,2022(47):0165-0167.

  [2]程佳佳,王永胜.新课标视角下乡村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16):96-9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