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展—行—评”教研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文/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 陈辉霞

  当前,部分区域教研存在“教研员研而不教、教师教而不研”的现象,导致区域教研浅表化,未能形成教研合力。根据今年国测报告反馈,顺德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学生学业水平较高,但学习兴趣和创意表达能力有所下降”“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和策略不足”的问题;一线教师缺乏理解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抓手,而教研员多从自身教研兴趣点出发组织教研活动,基本按照“确定教研点—遴选分享老师—组织教研活动”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导致教师被动接收信息、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顺德采用“学—研—展—行—评”教研模式,探索区域教研的创新路径。

  一、学:学习专业理论

  顺德区教研员结合“说明文项目式学习”这一活动主题,聚焦“主题教研活动设计”和“深度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聚焦式研读。依据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的形式,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难题等特点,确定活动主题——“基于说明文单元整体教学的项目式学习”。

  如何让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对新理论、新做法有真正的了解呢?区教研员开始在微信群陆续发送有关“项目式学习”的论文和案例,让科组长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让一线教师对教研主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邀请相关领域的名教师进行经验介绍,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让教师了解相关的教学设计原理,促进教师不断建构新的专业认知。

  二、研:研究落实路径

  “说明文项目式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研究领域。是否适合区域教研生态、落实路径和方法是什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等,都应该进行前置研究。

  1. 建立研究小团队

  区教研员从不同镇域、不同生源水平的学校,选拔学习能力强、乐于探究的一线教师,组建研究团队(即教研员工作坊)。研究团队由三组人员构成,一是“技术指导组”,也就是区教研员,承担组织、指导实践的任务,起整体设计和引领的作用,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二是“资料搜集小组”,负责收集整理“项目式学习”的前沿理论、测评工具设计、优秀案例等内容;三是“实践探索小组”,承担技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任务。三组同步开展研究,紧密合作,并行推进相关研究工作。教师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将在深度学习、互动交流中打磨自我的教研心志、形成自己的教研理念,拥有真正的专业成长”。

  2. 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区教研员带领教研团队系统地、深入地阅读《项目式学习设计》《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以此探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在此过程中,教研员根据成员需求提供必要的书目、论文、案例等丰富适用的学习资源,供成员选学。这是深度教研最重要的一环,深度学习是创新实践的坚实基础。只有这样,研究团队才能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 设计研讨实施方案

  经过综合研判,针对顺德区中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和策略不足这一情况,选取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学实验。教学活动以建设“顺德印记”主题展览馆为驱动任务,学生通过走访,选择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展品,布置主题展区。在目标的引领下,团队设计了三个课段:项目启动阶段主要为明确任务、前期指引;实施阶段则聚焦学生知识与能力建构和项目跟进;展示阶段,学生录制线上有声书,制作介绍视频,制作线下展板。

  4. 结合生情进行实验

  教研员分别选取了教学质量较好的H 学校和教学质量一般的C 学校进行两轮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不止关注课堂教学设计,更关注在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存在哪些困难需要解决,团队提前探索解决方案。经历实践探索后,使原本外在的内容逐渐内化,形成研究团队成员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体验越充分,认识就越全面,从而为后期展示交流打下基础。

  三、展:展示研究成果

  1. 成果展示

  通过公众号,将项目式学习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和学生的优秀作品推送给教师。这样既从内容上保持了单元整体教学展示的完整性,也在时空上保障了教师研修的自由度。另外,将学生在实地走访、搜集资料后撰写的展品文稿在活动中进行展示。

  2. 专题研讨

  研讨会包含三个流程:先是教师说课,展示两轮实验的设计实施过程与得失,参会教师需要带着问题听会;后是交流研讨,参会者针对“项目式学习”的组织实施提出疑问,教研员、研究团队成员进行解答;最后特邀对项目式学习颇有研究的专家作引领性点评。这样的研讨会,问题研讨更具深度与广度,让教师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研讨。

  四、行:教学实施行动

  经过教研活动,教师的问题往往会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但也容易出现“会上心情激动,会后一动不动”的情况。要让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真正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教研员多次尝试和推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加工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与观点。所以,教研员又进行了单篇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验。同年,在“能力大赛”中,要求教师以微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年底,又举行“项目式学习课例征集”,努力实现以赛促研的目的。

  五、评:教学活动评价

  为了检验教研目标是否达成,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表,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学生角度

  从调研数据来看,77% 的学生表示“相较于传统教学,更喜欢项目式学习”;68% 的同学认为有利于提升高阶的认知能力、增进对顺德文化的了解、增强了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大都掌握了“组织策划”“动手实践”“沟通交流”“时间管理”“信息搜集”“信息技术”等生活技能与信息技能。

  2. 教师角度

  有80% 的参会教师对图文展板、现场学生讲解和视频展示的项目成果充满兴趣,认为“顺德印记”展览馆项目式主题教研活动对日常教学教研工作有较大启发。

  参考文献:

  [1] 张汶. 追求深度教研的系列教研活动设计探索[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Z1):142-148.

  [2] 陆伯鸿. 深度教研: 系统设计与实践推进[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2,(3):3-11.

  注:本文系2024 年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JY-2024-A-b112)、佛山市新课程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语文项目式学习研究”“区域教育共同体有效教研机制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