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论的BLIL 双语语言整合学习模式探究

  文/ 佛山市顺德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北滘学校 刘春水

  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英语单词量普遍不足,很难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习的课文也是工具性有余,人文性不足,知识性有余,趣味性不高,课堂教学较枯燥,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语文和英语学科同属语言学科,同一年龄段所学习的内容主题也有相似之处,汉语作为母语,人文性和知识性很强,语文和英语学科可互为参考,互为补充,在同主题的不同情境中实现多元学习、内化知识和迁移运用的目的。

  由此,BLIL 双语语言整合学习模式(Bilingual Language IntegratedLearning)应运而生,致力于整合同主题的中英文教学内容,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实现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共通。在此模式下,可以共同整合单元主题,使学习有体系、有逻辑;整合中西方知识与生活经验,使学习有广度、有内涵;整合知识学习与价值育人,使学习有温度、有价值;整合多元教学方法,使学习有激情、有效能;整合多元评价体系,使学习有反馈、有改进。本文以PEP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In a nature park”为例,从四个方面探究BLIL 双语语言整合学习的实践路径。

  一、教学主题整合:单元整合,以大为美

  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范畴,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用There be等相关句型描述自然之美,是渗透美育的好机会。依据学科融合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确定了“一课一画一(几)文”的模式,在每节课的迁移创新部分增加与课文主情境紧密相连的中国诗画。一方面融合诗画,扩大课时容量,在新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形成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欣赏自然之美、画作之美和语言之美。自然美景千万,人文美景万千,学生们可否欣赏之、描绘之、讲述之?这就是本单元“美”的内涵。故本单元以话题“Find and sharethe beauty in nature”为导向,带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分享美”。

  二、教学内容整合:中西合璧,意义建构

  在大任务的引领下,将单元划分为三个子话题、五个新语篇,其中包括两节对话单词融合课、一节阅读课和两节故事课。

  第1 课时:山川湖泊,辉映林中语篇一是对单元A 部分的对话和词汇的整合,欣赏自然公园的“和谐之美”。教材通过Miss White 带领学生去自然公园游玩的情景展开,他们来到自然公园,感受美好风景,了解自然公园中有森林、高山、小山丘、河流和湖泊,还有人在湖里划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所拓展诗词为体现“和谐之美”的清代高鼎《村居》,并配英语译文。

  第2 课时:鸟兽适意,恬静自得语篇二是对单元B 部分的对话和词汇的整合,欣赏自然公园的“静谧之美”。Miss White 和学生来到了自然公园的一个村落,感受人文景观,了解村落里有房子、小桥、餐馆、树木以及小动物,感受村落的宁静和美好,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所拓展诗词为体现“静谧之美”的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并配英语译文。

  第3 课时:诗画入情,写绘我见语篇三为读写整合,引导学生描绘自然公园之美。学生阅读语篇,完成Robin 的画,用所学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画面。走出教材,走近文化,与古诗词和古画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之美、语言之美和绘画之美,实现跨学科融合,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所拓展诗词为唐代柳宗元《江雪》、唐代杜甫《绝句》、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并配英语译文。

  第4 课时:林中有趣味,游玩莫肆意语篇四是故事阅读与语音学习的整合,引导学生体验自然公园之美。Zoom 和Zip 来到自然公园游玩拍照,学生通过阅读趣味故事,再次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风光,学会欣赏和爱护大自然。同时通过语篇阅读感知字母组合ou 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并通过一系列的听力训练活动、读拼写活动,强化这一发音规则。最后看图说话,生成关于ou的小诗。所拓展文章为体现宴游之乐的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第一段,并配英语译文,感受古人在自然游玩时的乐趣。

  第5 课时:密林存挚友,欢乐勇向前语篇五是一篇故事, 引导学生体验自然中友谊温暖之美。内容选自《翼渡英语分级阅读》的“LittleSchoolbag”,讲述了小猴子Tommy 结识朋友的故事,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绘本包含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重点词汇,如forest, mountain, tree, lake,river, hill 等,There be 等重点句型突出,是教材内容的延伸与复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所拓展文章为清朝作家沈复的《童趣》(节选),并配英语译文,感受古人在自然游玩时和动物们的有趣互动。

  三、教学方式整合:知情共融,多元教学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元学习任务。例如第4 课时的Read and write 部分,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借助图片阅读短文,独立完成补画公园景物的任务,运用There be 结构的陈述句或疑问句介绍描述身边公园的景物。教学导入通过“一唱”和“一玩”的有趣活动复习旧知。Robin chants, 学生边唱边做动作。Robin plays: Is there a house in front ofthe mountain? Yes, there is a house in frontof the mountain.

  在学习理解阶段,开展“一猜”“一听”“二听”和“一读”的活动,学生从中掌握核心语言,从大意到细节逐步理解文章内容,通过跟读和口语表达,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Robin guess: Is/ Arethere... in the nature park? Robin listensand draws, 画一画里面有什么。Robinlistens and writes, 补充完整语篇。Listenand follow, 听一听,模仿读。

  在应用实践阶段,首先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然后看图说话,运用语言理解意义,区别“Is there...? ”和“Arethere...? ”的用法。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不需要文字提示,并根据图片内容适当增加输出内容,促进语言内化,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为后面的真实任务做准备。

  在迁移创新阶段,学生从课本单一的情境走向诗词、画作和英语融合,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赏析古诗画作《江雪》,并用语言进行描述、朗读,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其中,教师提供问题支架:Are there any birds in hills? Arethere any people in hills? Are there anypeople in the boat? 最后小组合作,选择一幅画进行描述,并向全班汇报交流,评选描写最贴切的文字。在赏析诗画时,我们没有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是借鉴学习中国古诗的方法,补充作者信息和背景知识,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感情,挖掘隐藏的思想,体悟诗画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整合:多元评价,以评促学

  评价方式多元,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师评既采用观察、提问、追问等方式获取信息,对学生学习状况有一个质性的评价,又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和具体的评价量表,收集具体数据,形成量性评价。

  评价内容多元,涵盖了能听画、能听写、能读、能说、能描绘五个方面。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想,评价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具体形象,易操作落实。对评价标准分级,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素养高低分为Excellent,Good, Keep trying 三个等级。同时不限于课内的评价,对于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也设计了具体的评价量表。

  责任编辑 魏文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