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城乡社会结构对比的乡村广场优化研究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乡村社会结构,广场建设,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4-12-22 21:37

  文/郭冠宇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路 旭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副院长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张逸昀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发展建设进入新阶段。乡村发展已不只是停留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层面,而是在保证乡村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乡村环境的建设。乡村广场是展现乡村面貌的重要公共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乡村广场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乡村居民对乡村广场的隐性需求亟待解决。文章首先对比城市与乡村社会结构之间的区别,明确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对广场需求的区别,并以荷花山镇万亿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总结当下乡村广场建设的问题。最后,从乡村广场的配置、选址、规模、服务半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之后的乡村广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社会结构;乡村社会结构;广场建设;乡村振兴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对乡村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美丽乡村是当下乡村建设的主旋律。而乡村广场的建设是提升乡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乡村广场建设能够满足乡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多层面的追求,因此乡村广场的合理建设能够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但乡村广场的建设过程中,多数设计师与建设者是以城市广场建设的思路去进行乡村广场的建设,鲜有思考乡村社会结构与城市社会结构的差异,以及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乡村居民对广场的实际需求。因此,当下的乡村广场建设存在着如下问题:(1)设计千篇一律,没有结合当地乡村文化统一考量。(2)贪大求全的面子工程,导致乡村广场的建设规模远超使用需求。(3)乡村广场的建设多数没有形成体系,离散程度较高。(4)乡村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考虑实际使用人群的需求,同时总体质量也较差。根据上述问题,本文将从乡村居民的生活结构与需求出发,通过对比广场在城市与乡村中的实际作用,提出符合乡村居民需求的乡村广场建设优化策略。

  1中西方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1.1西方广场发展史

  西方广场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早期的城市广场主要用于市民议政、物品交易和户外社交活动,其布局自由,形式开敞。到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与希腊晚期相仿,但随着共和末期向帝国体制的转变,皇权统治慢慢形成,广场成为统治者权力展示的场所。这一时期的广场布局和形式由开敞、自由转为封闭、严整[1]。

  中世纪时期教会统治城市,教堂及其广场成为城市中心,而根据市民不同需求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主要包括市政广场、商业广场、宗教广场以及综合型广场)[1]。这一时期的城市广场建设并不是将广场当成单纯的艺术来对待,其尺度与功能多关注于人的感受与需要。

  文艺复兴时期区别于中世纪时期,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建思想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同时,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者通常也拥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所以,规划师通常将城市广场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对待,广场上也大量出现精美的雕塑等。这个时期的广场建设,更富有精神内涵和纪念意义。

  西方的城市广场建设经过多个时期的发展,其类型与功能趋于多样化,多从实际出发考虑市民需求进行建设,同时考虑其艺术性。

  现在,西方各国对于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看法,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时,通常都会建设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广场来代表城市精神,为城市增添光彩。

  1.2中国广场的发展史

  古代中国并没有广场这一概念,古代的集市、街巷是古代中国传统的公共空间。但古代中国传统的街市与西方的城市广场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空间形式[1]。由于古代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两类类似于广场的开敞空间。

  在封建时期的中国,皇权凌驾于一切[1]。因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以及儒家礼教、三纲五常的约束,古代中国并没有形成个人与集体的概念。由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在为皇权服务,所以古代中国的城市结构与布局较为封闭,几乎没有大型的开敞空间,而类似于西方广场的大型开敞空间也都是祭坛等用于祭祀活动的空间,有着明确的皇权属性,使用功能也十分单一。

  古代中国由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市中并没有相对平等的城市公众,所以古代的人民并没有与皇室共同祭拜神明的资格和义务,而为了祭拜神明与先祖,民众多数会在私人空间进行祭拜,所以四合院中的“庭院广场”应运而生。这类“广场”空间有着明确的空间边界划分以及私密性,使用人群和功能也十分单一。

  古代中国的城市不像西方城市经历了多个时期的不断改进与变革发展,形象、比例、布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广场也在其中慢慢变化成形。礼制思想与等级制度一直备受古代中国统治者的推崇,所以古代中国的“广场”建设也体现着礼教的等级尊卑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文化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城市广场”的概念也被大众所熟知,我国开始仿照西方进行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

  2现代城市中的社会结构与城市广场的关系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起源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在进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以来,借鉴了诸多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及建设经验,所以,中国城市的社会结构与西方城市的社会结构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在城市广场设计建设方面也有着相似的需求与功能思考。

  2.1城市中的社会结构

  2.1.1人口构成与规模

  一般一个小城市人口数量在20万以上,而超大城市人口更是在1000万以上。其中,各个年龄段的人口结构十分复杂,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口基数都十分可观。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时间段内各种社交、休闲、娱乐的活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规模以及功能都有着很大的需求。

  2.1.2经济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以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主导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为主的新型经济结构进行转变。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城市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价值与形象,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吸引企业落户投资。而城市的环境规划以及开放空间体系的建设就是提升城市自身形象,增加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1.3居民结构

  城市中以技术工人和知识分子为主导,从事的行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以及少部分的第二产业,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也更倾向于接受现代化思想和文化。城市居民的收入也相对较高,但同时因为城市生活成本偏高以及工作压力偏大的原因,也导致了城市居民身心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城市居民对日常的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就导致了城市居民对开放空间的需求量增加。

  2.1.4家庭结构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都比较强,人们生活在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的流动,以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小。传统的家族式、街坊式的聚集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城市中居民的亲缘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弱,所以城市居民对休憩空间的开放性以及流通性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2.2城市居民与城市广场的需求匹配分析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提高了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社会压力,室内的活动项目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在城市中无论男女老少,若要参与户外的活动,大多数的首选之地便是城市广场。

  从居民的居住形式角度分析,城市居民主要的居住形式是楼房,这种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居住方式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庭院式的居住方式。城市中的楼房并不像传统院落一样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私密的小型院落。同时,城市中小家庭的生活形式也使得邻里关系变得疏远。所以,城市居民的室外活动也更加偏向于开放性更高、环境优美的城市广场。故开放性、可达性、美观性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

  从广场的功能角度分析,为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城市广场不仅仅有休闲娱乐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商业功能。城市广场内部以及周边通常会搭配大量的商业、服务业设施,故多功能性也是城市广场的特征之一。

  从城市的人群构成上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城市不仅仅是当地人的城市,也是外来者的城市,城市汇集着拥有不同文化与教育程度的人群,城市广场需要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第二个方面,城市中居民的年龄结构较为复杂,城市广场要满足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使用需求。故包容性是城市广场的另一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城市广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开放性、可达性、美观性、多功能性以及包容性。中国现代城市广场的特征,是在中国城市社会结构不断演进的情况下,不断改善以满足城市社会和居民的需求而发展成熟的结果,是符合城市社会结构需求的。

  3当下乡村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荷花山镇万亿村美丽乡村项目为例

  3.1项目概况

  3.1.1村庄概况

  万亿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的荷花山镇,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万亿村常住人口873人。荷花山镇西与普兰店市双塔镇隔河相望,东、南、北分别与长岭镇、城山镇、桂云花乡接壤。庄盖公路、东西大通道呈“丁”字形穿越境内,环乡公路全部实现油路化,交通条件优越。

  为响应大连市的建设美丽乡村工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对其环境进一步进行改造美化,打造宜居环境。

  3.1.2项目概况

  建设工程内容:党建公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小学门前景观提升改造、水泥路路肩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道路两侧新建花墙总长度750米、烘干库门前绿化及围栏提升、新建法制广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河道改造总长度455米、荷花池改造及休闲广场以及特色产品展示长廊一座。

  项目总投资552.8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00.7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04万元,预备费25.04万元。

  3.1.3项目广场体系分析

  项目共打造广场公园4个,共6500平方米,河道整治共455米。沿着村庄主要道路呈带状布置(图1)。在功能定位上广场可以分为两种: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党建公园、法制广场),但没有突出特色功能,设施缺乏,实际功能基本一致。在布局上过于集中,广场与广场之间距离过近,且空间界限并不清晰。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讲,各个广场的景观设计都十分优秀,景观要素齐全,但广场的选址、面积划分以及功能定位却

  并不合理,多是采用城市中广场的建设方式来进行设计建设。

  3.2问题分析

  3.2.1选址问题

  广场的选址多是选择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就地建设,或是与村委会结合布置的面子工程。广场的布局没有与村庄实际的空间形态结合考虑,也没有结合乡村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进行布局。

  3.2.2面积问题

  因为大连市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乡村改造中,乡村公共空间的人均面积应该是多少,故本文选择上海市和江苏省出台的《上海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以及《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指导标准》作为参考。

  《上海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内容:(1)设施名称为多功能运动场;(2)基本内容为广场舞等室外的健身场地,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3)设置要求为建议与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在同一处;(4)最小规模为用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无要求;(5)服务人口/范围为每个行政村设置一处;(6)服务半径和配置要求为自然村无要求,行政村必配[2]。

  《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指导标准》内容为公共活动及健身场地;设置条件为可与绿地或公共服务中心结合设置;建设规模为总用地面积不超过0.5平方米/人;要求少用硬质铺地,选用材料应简朴、经济[2]。

  上海和江苏虽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有着一定的差别,且经济水平较高,但对乡村广场面积的规定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万亿村常住人口为873人,经济水平相较南方城市较低,但广场公园总面积却高达6500平方米。广场规模过剩,必然会使部分广场的使用量偏低,且无人维护。

  3.2.3功能定位问题

  乡村广场的选址多数是由政府来选择,功能单一,多是为乡村居民提供健身散步的空间。同时,乡村广场的建设并没有与周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结合,也没有结合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从而导致乡村广场并不能为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进行很好的服务。

  3.3本章小结

  当下,在乡村广场的设计建设中,多是仿照城市广场进行设计建设,导致乡村广场存在规模过大、功能定位重复不清、不符合乡村居民实际需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应当明确乡村振兴的真正内涵,避免面子工程,切实考虑人民需求,而不是政绩上的好看。所以,应立足乡村特色,明确乡村居民的需求,建设真正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乡村广场。

  4乡村社会结构及乡村居民生活习性分析

  现代城市广场多是从城市社会结构出发,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进行建设,而乡村广场的设计建设不应该简单照搬城市广场设计建设的思路。为优化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符合乡村需求的公共空间,对乡村的社会结构及乡村居民生活习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4.1乡村社会结构

  4.1.1人口构成与规模

  在中国,人口达到100以上为小村庄;人口达到500以上为中村庄;人口达到1000以上为大村庄。从人口规模上看,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人口规模要小很多。在人口构成方面,因为政策倾斜的缘故,城市中的就业机会、薪资待遇、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都高于农村。所以,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种情况导致农村的人口结构为老年人与儿童的人口比例大于中青年人口。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居民的出行需求以及出行距离相较城市会有所下降。

  4.1.2经济结构

  中国乡村的产业多集中在农业生产,多数还处于家庭式的经济模式,但也有部分特殊的乡村有着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能力。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政策上也有意改变乡村经济结构,促进乡村发展。在经济结构改变的同时,也伴随着乡村环境与乡村公共空间的优化。

  4.1.3居民结构

  乡村的主要人口是老人和儿童,所以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从事的行业也基本是农业劳动。独特的年龄结构也使乡村居民的思想较为传统。

  4.1.4家庭结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也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宗族的力量一直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但在传统乡村生活中,大家庭在与核心家庭的对比中仍然处于主要地位。所以,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邻里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一些,更接近中国古时候传统的乡村社会关系,对家族间的私密关系也更加看重。

  4.2乡村居民户外生活习性

  因为乡村居民以老人与儿童为主,所以出行的距离相对较短。多数乡村居民的出行意图也是简单的散步,或者邻里间的闲谈。所以,村民基本的聚集点是自己家门口或者某个村头的小空地,对于领地性和私密性有一定的要求。

  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有些乡村对于某些重要的节日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所以对于特殊用途的公共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

  5乡村广场设计建设实用性策略

  基于对乡村社会结构与乡村居民生活习性的分析,提出适合乡村居民生活需求的乡村广场建设的实用性策略。

  5.1规模合理是乡村广场好用的前提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规模合理的乡村广场对于提升乡村居民公共生活的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广场规模过小无法支撑起乡村居民的生活需要,规模过大则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导致资金不足。故广场建设的规模应当制定一个最低标准,保证广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根据居民的活力分布再设置若干面积更小的广场,构建合理的广场体系。

  5.2根据服务半径布置乡村广场

  乡村居民的出行多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且老人和孩子出行不方便。因此为提高乡村广场的使用率,应以步行可达性来确定广场的服务半径。

  5.3结合乡村自发形成的积极空间进行广场选址

  在乡村广场还未建设时,乡村居民通常会根据自身需要,自发聚集在一起进行社交活动,久而久之在村子里形成了几个固定的公共活动场所。这种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具有随机性,例如在村子某棵大树下或者村内某个亭子周围。这些自发形成的活动场所多数是具有一定遮蔽性、私密性的半开放空间,这也十分符合传统乡村居民对于空间领地性和私密性的需求。所以在进行乡村广场设计建设时,应充分利用乡村内已形成的公共空间来构建广场体系。这种尊重乡村居民生活习性的设计,往往比刻意进行选址的设计更具有活力。

  5.4广场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布置体现人本思想

  乡村与城市相比,其公共服务能力要低,公共服务设施也较缺乏。应当将乡村广场与居民频繁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例如超市、学校、文化站、快递点等,以此来提升居民的使用量。

  另一方面,乡村居民大多数是老人与儿童,所以在进行乡村广场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广场的适老设施和儿童友好设施的建设。

  结语

  乡村广场是乡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也代表了乡村居民精神文明生活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好的乡村广场体系有利于提升乡村整体风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结构,总结当下乡村广场建设的问题,而后提出乡村广场建设的优化策略:(1)应当根据乡村规模设定相应的规模标准。(2)根据步行可达性合理布局乡村广场。(3)结合乡村原本自发形成的积极空间统一布局。(4)注重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相互结合以提升使用率。

  参考文献:

  [1]魏平,熊瑶,窦逗.浅析城市广场的起源及未来设计趋势[J].大众文艺,2018(19):47-48.

  [2]王梦杰,刘申,黄向球.豫北平原乡村广场布局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长垣市方里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04):215-2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