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文言文单元整合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思辨能力
- 来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言文,单元教学,思辨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31 15:45
陈艳娣
(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恩平529400)
摘 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能力是学生写作思维的重要维度,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大教学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录了大量思辨类经典文言文,文章以思辨类文言文为切入点,依据思辨思维的主要生成维度,探究借助思辨类文言文单元整合教学提升学生思辨素养的策略与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视角。
关键词:文言文;单元教学;思辨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明确指出“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教学过程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可见,重视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践行课程标准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思辨能力常指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推理和评估来形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这是一种深层、多维的素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录了大量思辨性文言文,必修教材围绕“学习之道”“中华文明之光”与“责任担当”主题分别设置了三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也收录了《过秦论》《伶官传序》等经典史论文。这些文言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在内容思想、组织结构和论证方式等方面蕴含丰富的“思辨因子”,是培养学生思辨素养极佳的教学资源。
本文以系统化思路统筹整合思辨性文言文单元,设置阅读、讨论、批判、分析、反思等教学活动,针对思辨能力主要生成维度,探究借助思辨类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材料内涵,培养分析能力
“事实判断力”是思辨能力之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的学生往往把握不准事实的核心,喜欢泛泛而谈,不能形成自己观点、判断“事例理据”。思辨类经典文言文往往依据史事来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阅读梳理、归类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深入、精准分析材料的能力。
以《劝学》与《师说》为例,两篇文章都是事例分析的范例。荀子在《劝学》中以人们司空见惯的“靛青”“冰”“木”的“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冷于水”“糅以为轮”的例子,分析得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为全文“学不可以已”张本。《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李氏子蟠”的事实判断与分析,让“师说”之风的呼吁水到渠成。事实胜于雄辩,在系列文言文单元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摆事实、分析事实,挖掘材料深度内涵,不盲目接受信息,学会对事实进行批判性审视,敢于识别信息真伪,从事实背景、来源及内涵中发表看法,思辨就有了雄厚的营养土壤。
二、进行推理假设,强化论证技巧
新课标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有这样的“教学提示”:以专题学习为主,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思辨性文言文单元的论证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论证能力。
仍以《劝学》与《师说》为例。《劝学》用大量生动的比喻论证和深刻的对比论证,让晦涩难懂的道理形象可感,大大提高了思辨可视度;《师说》也在多组对比论证中让说理更有说服力。教学时,可以分小组讨论不同的论证方法带来的说理效果,关注在使用举例论证方法时要不断进行分析阐释,增强论证力度。
此外,《齐桓晋文之事》《谏太宗十思疏》里的比喻论证,《答司马谏议书》里的驳论、类比论证、演绎论证,《阿房宫赋》《六国论》的以古讽今等等,都是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好素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好梳理学习,能够从事实和证据出发,运用论证方法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比如,“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潜在副作用和长远影响的评价,都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三、引导质疑,进阶思维逻辑层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指出: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基本特点的主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对文言文中的观点进行判断与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六国论》属于总结历史教训的史论,苏家三父子和清代李桢都写过《六国论》,对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补充几篇不同作者所写的《六国论》,抛出问题“六国破灭,仅弊在赂秦?”引导学生质疑。通过比较阅读,辨识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的某些局限,训练批判性思维,培养理性质疑的精神。通过质疑、讨论、总结,最后补充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还在于不知“天下之势”和“仁义不实”。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史论都是采用概括史实的“归纳法”说理,但实际上两文的归纳推理由于“以偏概全”“片面判断”而存在严密性不足的问题。《过秦论》在论证秦国的强盛时,并未明确提及仁政的实施,对比论证虽然突出了九国的强大和陈涉的弱小,但未能充分说明这种对比如何必然导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缺乏对当时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使得读者难以全面了解庄宗兴衰的深层原因。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辨,在思辨中发现,最后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促进思辨能力的进阶。
四、审美鉴赏,开展价值判断
余党绪认为思辨能力的终极是“审美价值判断”,真善美、假丑恶,文章最后的正能量体现在个人判断与决策。思辨能力不仅限于分析现有信息,还包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判断、内省与外化,是布鲁姆认知中的“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外显为独特的解决方案、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不同凡响的价值判断等。
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笔者采用逻辑推理与讨论的形式。笔者引导学生基于文本信息,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例如,“如果烛之武没有提到晋国的野心,秦师会如何行动?”“烛之武退秦师背后的个人生死与家国情怀,如何抉择?”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上述假设和推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反驳和补充,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见解。苏洵的《六国论》可围绕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认为苏洵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是否全面?为什么?”“苏洵在文中列举了哪些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这些论据是否充分?”通过这些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彰显审美倾向与价值观,从而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维特根斯说:“人类生活的核心是思考。”就语文学科而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成为落实四大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而思辨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素养培养的战略高地。在思辨类文言文单元整合教学中,系统性统筹不同文本,开展整合式分析、评价、推理、判断、定论等教学活动,对于锻炼、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思辨技巧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余党绪.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