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理念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叶丽华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广州510000)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针对高中生来讲,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对“五育融合”理念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关键词:“五育融合”理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在该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面临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出现负面情绪,最终影响到学习效果、身心发展。实际上,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关键阶段,其身体与心理均处于成长期,想要保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需要把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开展多样化、具有创意性的活动,且把五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一、“五育融合”理念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在“五育融合”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诸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是五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对学生三观的影响较大,是基于社会要求、德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和道德影响,促使学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得到强化,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文明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等。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侧重于学生个性发展、社会适应,教师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利用相关心理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心理机能。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对学生健全人格、优秀道德品行的塑造均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优秀个人品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利的;而五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协同发展。第三,“五育融合”理念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专员带头、全员参与的优势。在实践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具有专业优势,在各项活动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专业性。而在五育教育中,每位教师均需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核心素养的重任。在该种教育模式下,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二、“五育融合”理念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德育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保证德育有效开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方面,实现互相交叉、渗透、融合。第一,开展常规活动,浸润学生心灵。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特点,从多个途径、多个层面,给予学生思想教育,且寓教于活动中。例如,可以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开展祭扫活动、学雷锋日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等,促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情感,帮助其树立远大的志向。第二,开展特色活动,绚烂校园生活。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活动计划。例如,学校中有很多社团,细化社会活动的纪律、强化责任,且由学生自主管理。在德育教育中,每年可以根据现有的社团,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沟通互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出学生精神风采。第三,开展生命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密切关注,且利用多途径帮助学生对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例如,可以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讲座,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再如,可以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室、专业心理教师,分阶段、分年级对全体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正确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再如,可以开设心理课程,指引学生珍爱生命。

  (二)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为学生打造活力的课堂

  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提升智力水平,还可以促使高中生形成健康、满足、放松、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促进身心发展。第一,教师在开展各科教学活动时,需要渗透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理念,坚持课程整合思想和设境导学原则,进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测活动、野外考察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感性地认识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克服困难勇气。再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数学家故事,如欧拉在年近花甲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数学研究,康托尔在巨大压力下仍然坚持高等数学研究,创建了集合论、完成了四色定理的例子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每周可以组织学生填写情绪检测卡,帮助学生对情绪进行觉察、识别、控制。第三,可以对班级心理健康文化墙进行设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把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积极培育学生阳光心态

  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积极渗透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运动,感受运动队带来的快乐和力量,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坚强意志。第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体育教师可以合作,把体育锻炼活动和心理游戏进行结合,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课程和项目。例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游园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利用具有较强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如坦克链、赛龙舟、乐扣乐扣等项目,对学生意志品质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第二,每周可以固定一天开展晨练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第三,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体育教学具体情况,引入心理调节能力、情感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内容,在传授体育知识、开展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例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活动,以健康生活、健康运动为主题,筛选出排球运动的规则、要求、比赛注意事项、运动和身心发展关系等内容,在教学期间把竞赛精神、团结进取、坚持不懈、拼搏精神等元素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

  (四)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指引学生创意艺术表达

  美育,属于一种以心理认知、精神意识、内心感悟为基础的思想形态教育。利用美育,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且在此基础上,实现美的创造,形成美的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想要把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教师需要对活动形式进行适当创新,利用新型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可以开展曼陀罗绘画减压活动,促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释放情感,进而实现放松效果。再如,可以开展绘制数学画活动,把艺术和数学进行融合,指引学生形成较好的审美水平与专注力。第二,在学校内外美育活动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对高中生来讲,课堂是主要的学习渠道,而活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美育课程、美育活动,在无形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可以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以美立德和用美育心活动,利用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等元素,指引学生在创作中进行自我表达,释放压抑的情感,找到自我激励的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再如,在讲解剪纸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在仔细开展剪纸、规划剪纸思路期间形成仔细、细心的心理素质。

  (五)劳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在劳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期间,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和学习活动,且强调活动的劳动性、活跃性、实践性,指引学生在劳动中形成情感共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一,头脑创意和动手实践结合,在劳动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展课题研究,如人工智能课程、科技节活动、体验式STEM课程等,通过大实验室情境的科技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水平。第二,把个人发展和社会理解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设学生生涯成长的心育课程。与此同时,还可以把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动新思考作为主题,开展心理班会。在该过程中可以邀请一些杰出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纪念日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有道德、勇担社会责任的思想。第三,把自主体验和服务精神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构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军、学农社会实践自主体验活动,或者是定期开展假期职业体验日、义卖活动、参与校园种植活动等,促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责任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五育融合”理念下,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体育素养、劳动素养、审美能力、智力潜能。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足够重视,且把该项教育工作和德智体美劳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冬冬.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3(12).

  [2]吴叶艳,王槐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J].武夷学院学报,2023(01).

  [3]杨平,周祎.“发展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推动路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19).

  [4]周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21).

  [5]徐雪梅.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