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实践路径

  文/ 广州市长兴中学 陈汝深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科学思维来完成,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思维型教学理论强调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都是思维,要求突出核心素养的培育,特别是思维素养的培育。可见,思维型教学理论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实践之间具有天然的适切性。深入研究思维型教学赋能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对于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作为学生成长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展。思维型教学理论主张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的可用性,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将备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高中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和物理观测,让学生直接参与并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是创设具挑战性的教学环境,提供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四是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创设跨学科的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提出两难教学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学生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矛盾的现象。思维型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提出两难教学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提出有效的两难教学问题,让学生在两个或多个看似矛盾的选择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一是提出具有开放性的教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开放的思考和探讨。例如在讲授运动和力时,可以提问“如果你是运动员,你会如何调整你的运动策略以获得更好的成绩?”等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二是提出具有引导性的教学问题,在问题中蕴含一定的线索或提示,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领悟方法、发展能力。三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四是提出具有辩论性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或资料,让学生展开辩论,从中产生认知冲突,并寻找解决方案。通过以上设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学生自主建构

  学生自主建构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思维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思维型教学理论主张通过实验、观察、模拟等方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引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现学生认知的自我建构。一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自主地建构物理知识。三是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概念映射工具,将已有的知识点与新学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四是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从中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社会建构

  学生社会建构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的合作交流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充分的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思维型教学理论主张通过创设和谐、自由、平等的互动情境,促进学生与教师、同伴之间正向交往关系的建立,充分激发学生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引导学生与他人开展合作交流,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建构。一是引导学生与他人开展行为互动,通过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及根据合作项目的性质,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让学生合作完成整个项目。二是引导学生与他人开展情感互动,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三是引导学生与他人开展思维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探讨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情感智慧和思维能力,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五、强调教师教学监控,倡导学生学习监控

  自我监控是指师生分别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作为有意识监控的对象。思维型教学理论主张师生有意识地监控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不断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强调教师教学监控,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一是定期为教师开展思维型教学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学习思维型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二是强调教师开展自我反思,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及时找出教学的改进方向。三是鼓励教师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作业、测验等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积极利用在线测验、学习管理系统等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帮助教师更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应倡导学生学习监控,提高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一是帮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二是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任务分配等,帮助他们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习。三是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成绩、作业评价等反馈信息,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做出相应的调整。四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

  六、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提升学生迁移能力

  思维型教学理论主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提升学生迁移能力。

  同时,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应用迁移到实际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创建模拟真实情境的高中物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二是向学生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电路时,可以分析家庭用电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三是强调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迁移能力,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基于思维型教学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落实的策略研究”(GDES14081)、广州市教育教学规划课题“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背景下思维型课堂的建构研究”(202113624)、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思维型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2021Y008) 的研究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