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实践探究

  文/ 茂名市茂南区新坡镇中心学校 柯桂基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引入实际项目,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一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和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促使学生通过探究与实践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项目式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在多元化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沟通和创新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具实践价值。

  一、确定项目主题

  确定项目主题是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在选择项目主题时,教师需要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确保项目的主题既符合教学目标,又具有现实意义。项目主题的选择应当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分析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等。这些主题既能满足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要求,也能提高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规划项目活动

  规划项目活动是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会影响项目实施效果和学生体验。教师需根据项目主题设计系统、逻辑性较强的活动方案,确保各环节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首先,教师应明确项目核心问题,设计数据收集、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其次,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活动设计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鼓励使用多种工具(如测量工具、图表、计算器等)进行探索。最后,教师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确保活动不仅能够构建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项目活动规划是项目式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三、开展项目探究

  项目探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协作探讨和自主学习,逐步理解并应用数学概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清楚需解决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数据收集、测量、计算、绘制图表等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克服困难,鼓励独立思考与创新。合作学习在探究中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共同应对复杂问题,提升协作与沟通能力。教师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调整探究方向,改进学习方法。最终,项目成果通过展示或汇报形式呈现,助力学生反思总结,巩固数学知识。

  四、制作项目产品

  制作项目产品是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中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环节。学生运用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将数学概念和解决方案具体化为产品,如海报、模型、报告、数据图表等。产品形式依据项目主题和学生情况确定。制作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测量、统计、计算等知识,同时结合创意,将抽象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作品。教师在此阶段提供工具、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鼓励学生提升产品质量。项目产品制作过程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沟通和分工协作能力。

  五、展示与评估项目成果

  展示与评估项目成果是项目式学习的最后环节。展示时,学生通过演示文稿、模型展示、数据分析报告或小组汇报等形式呈现研究过程和成果,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展示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讨论与反思。评估则侧重成果的正确性、创新性及学生的努力、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概念的应用程度。教师提供鼓励性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使数学学习更加充实、有趣且具挑战性。

  六、项目式学习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班级测量大赛——长度和周长的探究。

  “班级测量大赛”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学校或教室中的物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长度测量技能,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该项目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项目的主要目标有:理解长度和周长的基本概念,掌握单位换算,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等测量工具,计算不同物体的长度和周长,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开始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 至5 人,任务是测量教室或学校中的物品,如门、窗、课桌和黑板等。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测量清单,明确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周长的要求。在学习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环节,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尺子和卷尺,并说明如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学生首先在组内练习测量小物品,如测量铅笔或书本的尺寸,以熟悉测量工具和方法。然后,各小组根据测量清单,开始执行实际测量任务,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并多次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学生测量了教室门、窗户和课桌的尺寸。例如,小组一测量了教室门的高度为2.0 米,宽度为0.8 米,门的周长为5.6 米;小组二测量了窗户的高度为1.2 米,宽度为1.0 米,周长为4.4 米;小组三测量了课桌的长度为1.0 米,宽度为0.6 米,周长为3.2 米。测量结束后,各小组将测量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与其他小组交换数据,讨论测量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不同或操作误差。

  每个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测量结果,并讨论测量过程中的挑战,如怎样应对测量工具长度不足的问题或如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总结了学习到的测量技巧,并探讨如何改进未来的测量操作。教师根据测量的准确性、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表现以及探究与思考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出小组在测量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项目结束后,各个小组的测量数据被汇总成一个班级总表,并展示在教室的墙壁上。每个小组还写了一份简短报告,解释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并总结测量中的挑战和经验教训。通过该项目,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方法,还对长度和周长的概念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学生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通过亲身实践,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发展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式学习的成功实施要求教师科学设计项目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综合应用能力。总的来说,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