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手英语能力提升方案研究——以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为例

  文/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李莎

  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简称WSC),作为全球职业技能领域的巅峰赛事,被誉为职业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不仅规模宏大,更在业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其影响力亦跨越国界,深远而广泛。世界技能大赛于1947年源于西班牙,每两年在不同的国家/城市举办一次,目前已经举办了46届,2024年迎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目前共有88个参赛成员国。[1]

  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作为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首次亮相以来,已经走过了27年的辉煌历程。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平面设计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更为全球参赛选手提供了展示专业技能和创意才华的重要舞台。该项目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包装设计四个竞赛模块工作任务的竞赛项目。[2]

  英语作为该赛事的官方语言,在该竞赛项目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它是国际交流的桥梁,让参赛选手能和各国优秀的青年建立友谊,进行专业的探讨。英语能力也是理解和掌握世赛竞赛项目试题、国际标准软件界面的重要工具,有助于选手正确理解竞赛要求,按要求完成竞赛任务,同时紧跟行业趋势。此外,英语能力在应对赛场突发状况时尤为关键,能够迅速沟通解决问题,避免因突发情况时间被占用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丢分。因此提升英语能力对于平面设计项目的选手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增强了选手的竞争力,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一、人工智能推动世界技能大赛更智能、更专业的发展

  2023年9月,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世赛竞赛委员会会议和全体成员大会确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WSC2024)将以五个不同类别的技能竞赛项目作为试点进行测试,投入使用名为Smartcat的人工智能工具。[3]由此可见,世赛将在往后63个赛事项目中全面引入尖端人工智能工具作为大赛的官方指定翻译工具,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一)技术创新引领世赛交流新纪元

  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项目,本研究将对中国59个参赛项目提供宝贵经验。往届赛事中,针对某些竞赛项目,翻译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而这类工作必须在严格限定的时间框架内高效完成。为了提升翻译效率,有效缩短赛前准备试题各语言版本的时间,在全面研究和测试了各类在线工具和翻译软件后,世界技能组织(World Skills Organization)发现Smartcat公司提供的服务最能契合实际需求。该公司采用的翻译流程基于人工智能,并与人工审核紧密结合,从而确保了翻译质量的可靠性。引入尖端人工智能工具作为官方指定翻译工具,将极大地提升世赛的全球参与度和交流效率,但同时也对参赛选手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凸显了国际化赛事对选手综合素质的严格标准。

  (二)AI赋能中国选手抢占先机

  利用AI技术可以提升中国选手的国际参与度和交流率。在此之前,试题翻译主要是依赖技术翻译,采用人工智能软件后,试题将全部由人工智能软件Smartcat翻译完成。虽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能为翻译过程提供自动化和效率,但为了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教练团队也可提前进行如软件测试、人工校对和软件操作熟悉等训练,以便实时对选手的英语培训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的优势,为选手和教练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支持。

  二、国家集训队选手英语能力培训需克服的困难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赛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进入平面设计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手虽然在专业能力上提升很快,动手能力强,但在英语学习上较为吃力。

  (一)选手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选手在英语水平方面普遍基础薄弱,听说能力相对较弱,这主要体现在词汇量不足、语法结构掌握不牢固等方面,再加上日常生活普遍缺乏英文交流的语言环境,所以选手在理解和表达英语时往往感到困难,难以准确、流畅地进行交流。

  (二)培训时间短,对英语能力要求高

  世界技能大赛对选手的英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选手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培训时间短的挑战。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手需要快速提升英语水平,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英语应用场景。然而,这种快速提高英语能力的要求对于许多选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在培训过程中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三)缺乏专职世赛英语教师,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在当前的世赛培训中,除了世赛四个月前确定了每个项目抽选到的技术翻译之外,其他培训阶段是没有配备专职世赛项目英语教师的,现有的学校英语教师可能不熟悉世赛的背景,而行业专家缺乏英语教学经验,导致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跨专业翻译对单词的翻译和理解又无法结合专业的语言背景,缺乏通用含义与专业之间的表达衔接,导致翻译生硬。[4]

  三、基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世赛选手英语培训方案的制定

  世赛对人工智能工具的采用对于参赛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根据赛事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培训方式。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选手,应该遵循主体性、差异性、互动性的原则。[5]选手对图像和动手实操更有兴趣,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时,不可盲目追求理论知识和语法,而应理论和实操一体化、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一体化,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引导选手主动探索,培养对英语的兴趣,为选手的可持续的能力发展奠定基础。秉承这种理念,本次研究邀请了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中国技术专家、国家集训队教练、历届获奖选手和即将代表中国出征47届世赛的选手、经验丰富的技术翻译以及专业英语教师共同分析世赛培训中的内容,分析选手需求,为国家集训队选手量身定做适用于该项目的英语培训计划。

  (一)培训方案满足选手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对往届世赛代表选手进行问卷调查时,根据选手的反馈,英语培训的需求聚焦于三个核心领域:专业技术词汇的掌握、竞赛现场英语的实际应用,以及国际交流能力的增强。鉴于人工智能翻译在试题中的用词和语言习惯难以预测,选手必须致力于扩大英语词汇量,确保能够流畅地通读英语试题,准确理解其中的任务描述、设计要求、技术规格和提交标准。此外,选手还需深入理解特定术语在英语同义词中的表达,并熟练掌握中英文之间存在差异的词汇,能对试题中存疑的内容表述进行核对。

  1.Smartcat人工智能翻译软件使用训练

  选手要提前熟悉世赛官方翻译软件,包括界面熟悉、数据分析、不断测试由不同母语使用者设计的历届英文试题,甚至是英文夹杂着其他语言的试题,对翻译的结果进行比对和梳理,从而产生对试题可能会出现的表述方式进行预判。并且建立团队账号,和技术翻译和教练组协同合作,将中英文词汇对照数据导入灵猫软件进行训练,对数据库内词汇进行校正。在不断的测试和训练过程中,选手建立对该翻译软件的信心,达到不陌生、不畏惧、不慌张的目的,提高选手对试题的理解,对专业术语措辞多样化的适应,通过对翻译模型训练减少翻译的偏差,避免因理解不充分导致的丢分情况。

  2.高频出现词语的针对性训练

  对于试题中高频出现的专业词汇,选手应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训练,确保能够熟练地在各种语境中应用。特别是平面设计相关的英语单词及专业名词,选手必须牢记并能灵活运用于口语表达中,以便在收到中英文试题时能够迅速核对关键内容。面对竞赛现场突发状况,选手需用英语清晰表达自身需求,通过关键单词组成简单句子灵活运用。

  (二)培训计划依据集训日程合理制定

  1.培训目标设定

  依据集训日程制定三个阶段的培训计划:

  第一阶段针对平面设计项目技术标准与词汇,如项目技术文件中对竞赛项目的描述、竞赛规则、时间要求等等。目标主要解决阅读、朗读和记忆词汇,形成基础。适合国家在集训开始阶段进行统一的集中安排与实施。

  第二阶段针对项目的专有技术,对试卷具体内容进行训练,主要解决竞赛英语中的读与写。本阶段的内容需按照项目具体需求设置专业英语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训练工作。

  第三阶段针对赛场现场情况,主要解决围绕实际情况产生的听与说。本阶段应在集训冲刺阶段集中安排意外处置、跨文化交流的训练,提高选手的临场发挥能力。

  2.培训内容设计

  (1)专业词汇强化训练

  针对试题中会出现的专业术语,包括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技术词汇、试题技术规格相关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如平面设计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平面设计技术项目术语速查手册,让选手能够快速检索,进行中英文对照。

  对专业词汇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听典型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到听工作任务发放简报和情景对话;从独自练习说单词,到对着教练和英语教师说、对着虚拟人教练进行提问和情景对话;从阅读典型工作任务和专业技术词汇,再到独立阅读全英文的试题进行关键词提取;从对词汇进行抄写、制作单词卡便于选手进行背诵和教练抽查,到能够写出简单的句子和一段自我介绍和国际选手进行交流。从单个词汇,到简单的句子,到段落文字的大意理解,循序渐进地对选手进行培训,同时要结合选手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各训练内容的比例,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切勿操之过急。

  (2)竞赛现场英语模拟演练

  在最新的世赛平面设计技术文件中,为了考查选手的职业素养,对沟通与交流方面提出了评估要求,指出选手需要在完成设计后,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简短的设计解说。在培训中需针对此场景进行模拟训练,用精简的英语词汇表达清楚设计理念和设计表现。设置意外障碍,测试选手意外情况处理能力,有针对性地训练意外处置的英文对话,达到遇事不慌张,清晰表达需求的目的。

  (3)国际交流技巧提升

  对选手进行国际交流的技巧培训,掌握相关的国际礼仪和常识,帮助选手在赛场上与评委和其他选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更好地适应国际比赛的环境,展现最佳状态。

  3.培训方法创新

  (1)结合AI智能

  采用虚拟人作为口语私教,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选手也能独立进行英语对话训练,增强选手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培训效率。

  (2)国际专家指导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专家、选手交流,积极参加地区、洲际赛事;提高选手跨文化沟通能力。

  4.培训效果评估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通过定期对选手的阅读理解、听力、口语、词汇掌握能力等英语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故障纠错、提问、选择题、填空题、情景对话等方式,对竞赛中四个不同模块的工作任务和技术词汇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这将有助于选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也有助于教练团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选手在特定参赛场合使用英语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展开研究,选手的英语能力提升与心理能力是协同提升,聚焦问题本质,不做泛而广的英语训练,让选手消除对竞赛中英语的恐惧和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让选手能够在竞赛情境中听懂关键词、看懂技术要求,做到选手面对英语环境不胆怯,面对外籍专家敢开口,面对英文试题能核对,确保在竞赛准备上做到饱满充分。

  世赛采用人工智能工具虽然能提高翻译效率,但还需重视选手英语能力的提高:人工智能翻译是否存在无法结合专业语境、语言习惯差异翻译成词汇,从而产生理解偏差,导致设计不符合要求;竞赛现场,选手出现问题却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求助于翻译,虽能有效解决问题,但是耗时长,如重复发生,随着次数的增多,选手的心理负担可能会变大,从而影响真实水平发挥;新政策中要求选手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英文口头的介绍,选手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词汇量积累和长期的口语练习环境,无法顺利完成,也会对选手造成心理负担。

  因此,将历届比赛中高频出现的词汇整理为平面设计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平面设计技术项目术语速查手册,这一举措旨在为下一届选手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使选手能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信心,稳定赛场发挥,减少因语言障碍而导致的失误,争取赛出好成绩。

  2024年9月在法国举行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也是对Smartcat翻译软件的首轮正式测试,是对参赛选手英语水平以及临场应对能力的真正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选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包括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能实践英语的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习等。同时,往后在国家集训选拔中,或许考虑将选手的英语水平也纳入考核内容;在集训过程中,基地为选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供更多与世界各地杰出技能人才共同竞技、英语交流的机会,这不仅锻炼了选手们专业技能,也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在今后能对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视野国际化、标准高端化、专业数字化、培养一体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世界技能大赛官网成员国介绍[EB/OL].https://worldskills.org/members/.

  [2]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官网项目介绍[EB/OL].http://worldskillschina.mohrss.gov.cn/c/2020-08-07/504.shtml.

  [3]世界技能大赛竞赛规则[EB/OL].https://worldskills.org.

  [4]周国祥.世赛优秀选手英语技能培训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3):33-35.

  [5]王禾.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英语教学设计原则[J].艺术教育,2012(11):157-158.

  [6]零的突破!深圳技师学院选手勇夺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J].职业,2022(22):4-7.

  [本文系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课题“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手英语能力提升方案研究-以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为例”(课题编号:2122206)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