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师资的多元融合与协同发展

  文/ 深圳市莲南小学 周 雪 王 钢

  在教育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师资力量的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课后服务的品质和成效。

  一、深挖教师专业特长,打造专业的课后服务课程

  教师是课后服务课程的中坚力量,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莲南小学在遴选课后服务教师时,首先地毯式摸排教师专业背景,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打造专业的课后服务课程。以体育教师罗攀为例,他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10 岁开始接触毽球,从事毽球运动14 年,曾获得2015 年、2019 年世界毽球锦标赛团体冠军等多项荣誉。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施,让罗老师能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成立了毽球社团,并带领学校毽球队获得广东省毽球锦标赛季军、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学校深挖校内教师的专业潜能和兴趣特长,并为教师搭建施展特长的平台,同时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提升机会,鼓励教师发挥所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使其成为课后服务课程的主要建设者和开发者。

  二、深挖家校共育潜能,打造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课程

  课后服务既需要学校全身心投入,也需要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支持。学生家长是学校课后服务课程重要的师资来源,家长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学校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加入课后服务团队,是丰富师资储备的重要途径。莲南小学遴选了多名家长跨界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他们多来自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项目式学习、开设特色工作坊、组织产业园参观等多种形式,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前沿的科技知识和独特的职业视角,还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常规课堂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让家长成为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参与者,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共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课后服务课程,不仅能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也有利于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提高学生、家长、教师的教育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社区组织助力,打造有温度的课后服务课程

  社区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库。社区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图书馆、运动场、共建花园、志愿服务岗等实践教育场所,还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学校的课后服务提供师资方面的支持。莲南小学在开展课后服务之初,便积极招募社区志愿者加入课后服务师资队伍,招募对象不乏“五老”(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志愿者、高校优秀大学生、体育教练、文体科普工作者、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社区志愿者的加入,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宣传、社区老人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打造有温度的课后服务课程。

  四、专家团队护航,打造有情怀的课后服务课程

  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的成长阶段,对科学家十分崇敬,对科研工作充满向往。邀请科研工作者和行业专家进课堂,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科学兴趣和学习热情。学校毗邻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和梧桐山,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与仙湖植物园等科研单位在自然教育课程的开展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合作,开设了“博士进课堂”系列课程,先后邀请了仙湖植物园、华大基因、大亚湾核电基地等多个单位的66 位博士进校开办讲座。作为课后服务课程的讲师与顾问,这些专业人员为学生带来了有趣的科学知识,更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奋发图强、科学强国的种子。

  五、引进第三方优质教师,打造个性化的课后服务课程

  学校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通常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教师在自己的领域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和学校常规课程之外的多样化的课程选择。第三方机构的优质教师,为莲南课后服务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小主持人课、拉丁舞、古筝课、3D打印、射箭……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莲南小学有效地整合了社会教育资源,既减轻了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负担,也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注:本专题系列文章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四维协同’课后延时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gpy21012)的研究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