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思考

  文/ 湛江市第五小学 林慧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 胡晓冰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社区红色资源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和德育目标有良好的契合点。

  一、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现实意蕴

  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深远意义值得教师从多维度深入探索。不论是从时代特色与教育使命的层面出发,还是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对语文校本课程进行审视,均能深刻揭示这一举措的丰富现实意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其文化自信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对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青少年提出更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体系要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校本课程的发展也肩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而社区红色资源,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培植文化自信。

  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学科校本课程具有普遍性与针对性的双重特征,语文也不例外。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文化底蕴丰厚,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因此,对语文这一门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教育意义的学科,有必要积极融入社区红色资源。

  近年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入挖掘社区红色资源,将其融入课程内容之中,通过情境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红色精神的魅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红色精神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一种融合历史传承、时代精神与学科特色的教育范式,但其传承仍面临着挑战。当下的红色精神以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学科校本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引领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学科校本课程实践,为语文学科红色精神的深化与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指引下,传统的语文学科红色精神教育体系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内容的深化、形式的创新、效果的提升。因此,社区红色资源融入语文校本课程,是对我国语文学科红色精神传承的创新探索。

  二、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在机理

  为深入探索并系统实施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笔者结合社区红色资源现状以及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制特点与教学实践,多维度深入剖析并提炼出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在机理。

  首先,要深入挖掘教育内涵,构建教育内容的设计模式,针对红色资源类型特点,以多样化方法进行有效融入。

  可采用情境教学的形式将社区红色资源融入课程。选取与当地社区相关的红色故事等作为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文字与具象的历史场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如通过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观看革命文物,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再撰写观后感或小组讨论,将所见所感转化为文字,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此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如阅读《红岩》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跟随主人公的脚步,走进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与崇高理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其次,要基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设计三个学段的分阶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提升,对社区红色资源的理解、感悟能力也逐步增强。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构建过程中,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差异化的社区红色资源融入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小学低学段应侧重于启蒙与兴趣激发,通过生动有趣的儿歌,让学生初步感受社区红色资源的魅力,激发对革命历史的兴趣,而小学中高学段则需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通过讲述革命英雄事迹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培养其爱国情怀。社区红色资源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情感培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阶教学将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路径

  当下,将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使有限的教材知识在校本课程中延伸,其实践路径不仅是对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更是对小学语文教育内涵的丰富,让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语文校本课程在社区红色资源利用方面尚显薄弱,这更凸显建构整体框架的重要性。要实现课程与资源的有机融合,需紧抓选材、呈现与评价三个环节。

  在选材时,需深入挖掘社区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精选既具有代表性又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社区红色资源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宝藏,故选材需确保素材的多样性、真实性和教育性,体现地域特色、历史价值与时代精神。

  社区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情感色彩和视觉冲击,为语文课堂增添活力,如播放红色视频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而对于较抽象的内容,教师可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使其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如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深对社区红色资源的理解和认同。

  语文校本课程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功能,将社区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通过设计红色主题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情怀。

  一砖一瓦筑高楼,红色文化润心田,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社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既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将社区红色资源融入语文校本课程需要深入挖掘、创新教学,才能确保社区红色资源真正融入校园的文化之中,实现学科校本课程承担传承红色基因的社会责任,让红色精神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甘露和引领学生成长的灯塔。

  注: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2024 年度重点项目“社区红色资源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策略研究”(编号:2024ZJZDD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罗 峰

  实习编辑 梁弘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