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大变局

  • 来源:书屋
  • 关键字:财富,变局,变化
  • 发布时间:2025-03-29 14:38

  李光斗

  百年大变局,也包括财富的大变局。

  大家都觉得钱越来越难赚,这是很正常的。任何行业,包括中国互联网的头部企业阿里巴巴和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也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会发生财富的大变局?因为财富的产生、分配和消耗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第一个财富机会是商品经济。在1984年之前,商品经济这个词还是负面的,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致富的第一步就是发展商品经济,哪怕炒瓜子也能发大财。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的发展机会。当时正处于体制新老交替,第一批下海经商做买卖的个体户多是没有单位、被体制边缘化的人,被戏称为山上下来的人。

  第二个财富的机会是制造业。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产品仍较缺乏,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要凭票。改革开放之初,厂家只要把产品造出来,不愁卖不出去。当时中国一下子涌现出几百家洗衣机厂家。

  第三个财富机会是外贸。进入二十一世纪,经过漫长的谈判,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前中国外贸面对的一个最大的壁垒就是关税。加入WTO之后,等于打破了关税壁垒,取得了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永久贸易最惠国待遇。人民勤劳、土地广袤、劳动力充裕、产业链完整等竞争优势一下子迸发出来,中国制造开始在全世界横扫千军:纺织业一枝独秀,欧美不是对手;家电超过日本;新能源汽车独占鳌头……

  中国已成为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大国,据联合国的统计,工业产品全球有五百多个类目,其中中国有两百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第四个财富机会是能源。随着制造业的扩张,能源价格飞涨。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煤炭最便宜的时候只有三十块钱一吨。到了2008年,企业一级焦炭价格已经突破每吨两千元。正是因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全世界制造产品,全面带动了中国的能源需求;也正是在2002年,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开启了“煤炭黄金十年”,“煤老板”成为一个时代财富的代名词。

  第五个财富机会是房地产。计划经济年代,房子不是商品,国家盖好房子之后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分配,一个人可能要排上十几年、几十年才能分到房子。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充满了艰辛,激荡壮烈,和中国革命一样,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成功,城市改革开始启动,但无法做到“一包就灵”,甚至一时出现了大批工人下岗等社会问题。亚洲金融风暴之时,中国的地方经济也陷入了三角债之中,相互拖欠成风。

  为寻找新经济发展动力,时任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到广东考察。在深圳的经济发展座谈会上,万科房地产公司的王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死了之后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她一辈子省吃俭用临死前才攒够钱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但没住几天就上天堂了。美国老太太说她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还了几十年的贷款,到临死前才还清房贷,但住了一辈子大房子。领导很聪明,听懂了其中的含义。很快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中国房地产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六个财富机会是互联网浪潮。当年搜狐、新浪、网易、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它们的巨额融资从哪儿来的?是从华尔街来的。这些公司按照中国的会计法则是不可能上市的,因为当年互联网企业并不赚钱,它只是卖愿景讲故事:未来我会赚钱。美国的纳斯达克是允许亏损企业上市的。这些公司通过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通过签订合同,把实体在中国的公司的利润划归开曼群岛离岸公司,变成了实体公司在中国而境外公司有利润。这些中国概念股公司就可以到美国去上市。上市后从华尔街融到更多的钱,跑马圈地,大举扩张,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得到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大发展。

  第七个财富机会是IPO(首次公开募股)。海外上市的巨大财富效应展现了资本的力量,中国上市公司数量有五千多家,但这些巨量财富并没有形成涓滴效应,从一级市场溢出到二级市场(股市),而是形成了财富的马太效应,即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都发了大财,买上市公司股票的中国股民却很少赚到钱。

  当代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资金周转率,资金周转得越快,赚得越多。第一产业很容易亏钱,因为农牧业是长周期产业。北方一年只能种一季小麦,周期长达七个月。南方种橙子一年也只能挂一次果。养猪十个月才能出栏;肯德基的快餐鸡站在笼子里,成熟最快也需要三十天。工业品可以靠生产线,只要有需求,造汽车、造火车、造飞机都可以随时扩充产能,不受时令的限制。但是资本市场可不是这个玩法,资本市场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未来和故事:我这里有一千亩的土地,假如一亩地能种五十棵橙子树,我就有五万棵的橙子树;如果我有十个万亩橙园,想想未来二十年我可以赚多少钱,而且未来二十年,我每年的利润都会增长。上市公司卖的是至少未来二十年的利润,是未来,是愿景,是故事………资本市场为什么会给你二十倍的溢价,是因为相信了你的故事,它购买的是你未来二十年的财富增长。通过IPO上市,企业成为可变利益实体,把未来二十年的利润提前变现。

  上市公司赚的是两份钱,一份是企业经营赚的钱,一份是资本市场的红利。很多人认为公司不上市才是正道,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公司上市说明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而且公司上市后变成一家“公众公司”,具有融资功能,抵御风险的能力会大大加强。上市是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市之后变成公众公司,决策过程更透明,受到的监管也更严格,企业犯颠覆性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

  上市不等于圈钱。公司不上市依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很多老板认为自己的公司现金流充沛,不需要上市。贵州“老干妈”品牌创始人陶华碧一直坚持不借贷,不融资,不上市,不炒房地产……她坚守八至十五元一瓶的辣椒酱生意,高频、海量、刚需,老干妈通过规模效应把大部分对手挡在了竞争的大门之外。但性价比筑起的墙终究是不牢固的。当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涨时,为守住十五块钱的终端定价,老干妈选择了用河南辣椒取代贵州辣椒。食品产业的核心是口味,消费者的味蕾是有记忆的。于是,消费者纷纷转投其他品牌的怀抱,高端辣椒酱趁势出炉,竞争对手一涌而入。没有品牌溢价,老干妈的市场开始被竞品蚕食。

  海底捞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餐饮行业的头部品牌,就是因为借助了资本的力量。海底捞和西贝莜面村这两大餐饮企业发力全国市场的时间差不多,都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2008年,海底捞在港上市后,市值即破千亿大关。疫情期间,海底捞迅速在全国开了五百家新店,结果没想到消费增长乏力,有三百多家开不下去关店大吉,2021年亏损四十亿元人民币。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海底捞逆势开店,股价迅速拉升,其核心股东趁机套现,百亿现金落袋为安。如今,海底捞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成为全球能见度最高的中餐火锅品牌。2023年,海底捞全年营收四百一十四亿元人民币;2024年,海底捞又全面开放连锁加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IPO上市之后,公司就有了高维优势,同一个行业,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就可以进行降维打击。因为上市公司有两套赚钱逻辑,一套是产品消费的逻辑,一套是资本市场的逻辑。

  而西贝莜面村错过了在市场高速成长时上市的最佳时机。疫情期间,它是第一个出来呼救的企业,相较于海底捞上市后雄厚的资金实力,西贝当时的现金只能撑三个月。度尽劫波后,西贝2023年创造了全年六十二亿元的营收佳绩,但和海底捞四百一十四亿的收入相比,差距越拉越大。

  第八个财富机会是5G。5G带来直播带货和个人IP的繁荣。5G不仅引发短视频革命,更重要的是由于流量便宜了,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电视级的音画传输,实现了直播和直播带货的繁荣。

  某些头部主播“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就可以超过一百亿元,全年利润超过百分之九十三的A股上市公司。为什么俞敏洪千方百计也要留住董宇辉(虽然没成功),因为董宇辉一年给新东方带来超过五十亿元的收入。

  2023年,后起之秀拼多多的市值一度超过了老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它凭什么?两家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选择,阿里巴巴把战略重心由淘宝转向天猫,赌的是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赌的是社会中间阶层人数不断扩大,人们买东西会越来越重视品牌,消费会越来越讲面子。拼多多赌的则是下沉市场,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赌的是平替市场、极致的性价比。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个广告公司,你投的广告费越多,我就越帮你推荐,你的位置就越来越靠前。拼多多则是游戏思维,让亲朋好友“砍一刀”。谁的东西便宜,谁的位置就越靠前。网上有个段子戏称,当拼多多上的商品卖得比阿里多时,阿里就会连夜开会,搞出很多新名词,像什么中盘、打法、战法、情绪价值等,甚至世界观都搬出来了。但拼多多就两字“降价”,甚至还搞了一个“仅退款”的名头,不满意直接退钱就是了,货都不用退回去。

  过去的增长是钢筋水泥硬经济,现在是直播网购软经济。过去是刚性需求,现在是弹性需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刚需,从炫耀性消费到平民消费,再到治愈性消费,消费的风向也在变化。

  第九个财富机会是从“内卷”到“外卷”。“内卷”是指没有效益的内部竞争。大学生送外卖、研究生当保安是职场竞争白热化的结果,因为机会相对变少了。“内卷”之后我们要想方设法“外卷”,像希音(Shein)一样,打通中国的产业链,赚全世界消费者的钱。向内求生存,向外求发展。

  2023年,黑龙江电视台的一个金话筒主持人、文艺部的主任导演,被提拔为正厅级的文旅公司的总经理,在全国负责哈尔滨冰雪节的推广。

  从商业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哈尔滨冰雪节上的第一个热搜是向消费者道歉,像拼多多的“仅退款”一样,只要消费者来了不满意,就可以退款。游客怕冷,就在街上搭临时暖房;游客怕雪天路滑,就在路上铺红地毯……在一轮一轮把游客视为上帝的举动下,哈尔滨终于引发全国性的热潮,变成了全国网红必到打卡地。这就是体验经济的魔力。

  过去是以房为本,土地是财富之母,现在是以人为本。

  第十个财富机会就是AI(人工智能)。英伟达已联合三星、安谋、爱立信、微软、诺基亚、软银等半导体、电信、软件巨头发布了6G通信标准,把华为和中兴排除在外。全世界的人工智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6G将实现从手机到脑机的跨越。Sora视频生成大模型将对影视、广告、短视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司机、秘书、外卖员、绘图员、插画师、保洁、导游、初级律师、翻译、播音员这些职业未来可能都不存在了。6G时代,将迎来自动驾驶的时代。智能汽车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汽车将成为一个公共资源。人将被智能家居包围,和脑机融为一体。从碳基生命到硅基生命,和全球化密不可分的中国新经济时代还会迎来“泼天的富贵”,关键看你能不能接得住。

  中国经济下半场的新商业趋势有三:

  第一,营造新消费场景:构建“人货场”,找到流量的入口。第二,释放情绪价值。之所以有很多人愿意去买董宇辉推荐的产品,甚至因董宇辉而打破网上只能卖低价的魔咒,是因为董宇辉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产品背后的故事。第三,品牌赋能。品牌有三个价值:使用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为什么消费者不愿意分享你的产品,不愿意在朋友圈晒你的品牌,很大可能是因为消费者觉得不够高大上。可见,做产品不能只卖功能,功能之外还要有故事。

  如此,未来创造财富的三大法宝就应运而生:创业AI化、个人IP化和企业品牌化。

  (李光斗:《财富大变局:新钱从哪儿来》,中国财富出版社2024年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