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融入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 关键字:企业财务文化,以人为本,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 发布时间:2025-04-05 11:08

  吴禹灏

  (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在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和变革中,构建自主的管理体系不可或缺,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样离不开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当前,中国企业在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时,存在财务文化建设缺失的问题,把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理念融入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为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活动的深化改革创新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文化;以人为本;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4

  一、引言

  坚持文化自信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及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核心原则。响应构建中国自主财务管理体系的时代号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应当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把连通古今甚至跨越未来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为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强大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各大中央企业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实践方案,但其中鲜有提及财务文化的建设。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文化创新,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现状,结合建设财务文化的研究文献,探讨如何把“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信念嵌入到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过程中,从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文化变革,加固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根基。

  二、我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现状

  ( 一)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梳理现有关于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及中长期未来规划的财务管理体系文献,不同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管理方法和实施路径虽有不同,但总体财务战略导向一致,即深化财务职能的转型与升级,加速推进企业全领域数智化转型进程,普遍形成了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专业财务的复合财务管理框架。战略财务是以战略思维和全局发展的视野来管理财务工作,融入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支撑企业战略,并辅助决策,主要负责全面掌握和利用财务资源、监督和控制风险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内容;业务财务服务于业务团队,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灵活设置财务岗位,主要职责是负责运营项目的概算、预算、核算、决算,构建了以“懂得起、算得准、跑得赢”为核心的财务模式;专业财务主要承担核算管理的职能财务,以“准核算、强监督”的财务模式,辅助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的管理工作[1]。

  建设强大的全领域数智化系统是财务职能转型与升级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数智化转型也是企业发展的重头戏。数智化转型与财务职能的拓展为企业展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使各项体系机制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跨越式提升了管理水平,智能财务彰显支撑作用,但持续性和未来发展适应性还有待观察。

  ( 二)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缺少财务文化的建设

  2022 年2 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各大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视财务管理的实践创新,先后出台一系列符合时代背景并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建设方案,比如国网江苏电力公司“两融三型”的业财深度整合的财务战略,中国华电公司“三型三化551”具有大财务方法的国际先进财务管理体系等,虽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当中鲜有提及财务文化的建设。正所谓思想引领方向,想要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配套优秀强大、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才能把改革开放之路走得更为长远和稳定。研究表明,国家文化与企业财务内在特征紧密相关[2],党和国家坚持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就是把以人为本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起可抵御万难的坚强屏障,本文认为中国企业亟待摒弃以利为本的财务管理导向,变革并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理念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秘方。

  三、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一) 各角度对企业财务文化的综述

  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研究,涵盖管理活动、资本、道德伦理等范畴,也有对国家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研究: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差异对比研究,较为流行的是根据Hofetede 对文化及其差异的五个维度的定义。中国文化呈现出高程度接受组织中权利不平等分配,个人之间关系联系紧密,更注重集体利益,对不确定性有较高容忍程度,偏向长期利益的倾向, 但每个企业的文化倾向都不同,如高权力距离的企业,一部分偏向个人主义,另一部分偏向集体主义,并不遵从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2]。百千法门,同归方寸,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选择、财务管理方法及财务制度的设计都会受到财务文化的深入渗透。

  ( 二) 中西方财务文化理念的选择

  研究表明,国家文化与该国财务特征密切相关,在风险回避文化的国家,企业更倾向于利用银行负债的高财务杠杆经营。而在崇尚冒险偏好文化的国家,以市场投资为主导,资本结构中,负债占有较少比重。我国传统的财务文化较重视“与人为善”,与西方的“人人都值得怀疑”的观念差异较为明显[3],西方更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国崇尚权威与道德控制,两种文化的弊端显而易见。近年来,我国对内部管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弥补文化上带来的管理缺陷,但不能因此否认“与人为善”“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对文化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因此,应结合中西文化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体系。

  四、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理念在世界一流体系中的作用

  目前,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存在自主财务文化的建设缺失的问题,较大程度借鉴西方财务管理方法,过度强调财务管理的经济技术性和逐利性等粗放性工具作用,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悖。财务发展创新的核心要素在于财务文化,企业财富根基来源于财务文化,或者说财务文化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成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是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和动力源泉。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应当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自主财务管理理念的根本立场,与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4]。

  以人为本的理念博大精深,从定义上看,存在集体人与个体人的本质区别,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以人为本指的是大多数人的集体人,而非少数人的个体人,但这种理解可能更容易形成高权利距离与低个人主义的排列组合,即企业的财务管理很少有一般员工积极参与,或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几乎看不见广大员工的身影,普遍思维求同,这种情形不利于企业管理的创新。我国财务管理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重大创新思想。中国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势必要发展和形成一套能平衡权利距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关系维度的文化体系。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本质是一种实事求是文化、利他文化、变革文化与担当文化的凝聚结合,企业高管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树立并以身作则地贯彻企业社会责任观、宏观利益观,以鼓励其他员工自发行为,形成别样财务现象,这种非制度性的文化内驱动具有更为稳定的持续激励、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的功能,而强调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理念,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多个财务领域及诚信经营、诚信纳税、消费者权益保护、员工权益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多种形式上都具有积极作用[5]。

  五、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嵌入当下的财务管理体系中

  ( 一) 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当下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精神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的内核先驱,具有主导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也是财务文化的灵魂。财务文化有调和性、延续性和开创性等特性,财务文化的培育者和主要传导者是企业高管、财务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财务文化的支持者为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企业员工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精神碰撞、渗透融合再到趋同形成合力,所表现出来的财务行为就是财务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果企业高管、财务人员之间的精神文化所传达的内容不一致,甚至相悖,财务文化的建立也将以失败告终[6]。建议企业高管、财务负责人不仅要日常“言传”,更要“身教”,带头积极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开展定期培训,内化到广大员工的精神文化中,并将财务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制度建设整体规划中。财务文化制度把精神文化具象化,为精神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了沃土,形成制度刚性约束作为精神文化的执行保障工具,整合和强化精神文化的成效,不断提高文化融合度。如加大诚信经营和诚信纳税的自查力度,在战略财务层面设置信用风险岗,利用大数据技术或分业务板块整理经营数据,分析显性和潜在的违约、违规及违法等情况,建立风险自查台账及跟踪处理结果的机制,既可降低经营风险又保障第三人的正当权益。

  构建人本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核心载体是企业高管、财务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行为,也是其他员工行为的标杆和示范行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企业高管及财务团队身先士卒,秉持并贯彻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并嘉奖财务行为模范先进个人,树立典范,极大地推动企业全员对财务文化的有效践行。

  ( 二) 在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职能财务体系中融入以人为本财务文化的实践路径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财务体系过程中,财务管理文化主要倾向于企业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等硬能力、管理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提高,虽然较高程度夯实了财务管理体系的底层基础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但可持续性的创新管理能力仍显不足。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体系,首要任务是建设人本财务文化,财务目标责任多元化,不仅要平衡成本控制目标、盈利目标、业务发展目标,更要综合考虑相关利益者的诉求,因为“以人为本”的理念诠释了“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元问题。当义与利不能兼顾时,应当秉持先义后利的原则,这既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实务中,战略财务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及研究管理方法时,不仅要考虑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及综合竞争力,也要保护相关利益者的正当权益,如将特定行业与业务的支付比例下限、薪资发放及时率、现金比率与欠款逾期率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把生态环境、维护利益相关者及社会责任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范围,更为完整全面地预测经营成果和提高经营质量。业务财务在财务管理活动中,需综合考虑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付账款账龄分析与营运资金之间的关系,动态调控收支平衡,避免多收少支、只收不支的唯利理账局面出现。

  ( 三) 整合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财务物质文化

  全力推进企业各领域数智化转型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保障,把关注、理解、尊重人的文化底色同时嵌入财务物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宏观环境与企业发展阶段,在数智化系统中设置企业经营合理的风险敞口,适度提升企业日常活动的容错率,调和并增进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上下游等相关合作者之间的关系,释放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空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将多维提升。

  六、结语

  先进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结合优秀文化理念、宏观经济环境及自身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能为企业带来强劲稳定的内生驱动力量。引领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是其文化导向,企业只有不断优化更新自身财务管理体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认可,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财务关系,预防管理活动中的财务危机,化解财务冲突,从以人本治理角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能为持续性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自我完善内驱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邵国勇. 中国华电 “三型三化551”: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创新实践[J]. 中国管理会计,2022(4).

  [2] 刘志鲲. 大型建筑集团司库管理体系研究——以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为愿景[J]. 国际商务财会,2023(01):24-30.

  [3] 贾佳,刘燕. 浅谈中西方理财文化的差异[J]. 金融文化,2004(16).

  [4]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22-10-16.

  [5] 王海兵, 杨小龙.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2(3).

  [6] 彭喜斌.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理财[J]. 当代财经,2007(12).

  责编:杨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