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招聘?

  • 来源:国企管理
  • 关键字:古代,招聘,序幕
  • 发布时间:2025-04-18 11:35

  综合整理/本刊主笔 陈尘

  张榜招贤,广纳群才

  战国时期,诸雄并立。谁拥有将相良才,谁就能先发制人、开疆拓土。

  秦国地处西陲,虽然疆域偏僻,但志向远大。为富国强兵,秦孝公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公元前362年,卫国贵族子弟公孙鞅(即商鞅)应《求贤令》入秦。他经过筹备,于公元前359年推行《垦草令》。自此,秦国长达二十年的“变法图强”正式拉开了序幕。

  自秦惠文王执政之时起,秦国有超过半数的相国来自秦地之外。包括卫国的商鞅,魏国的张仪、范雎,齐国的蒙骜,楚国的李斯,文武之才都为秦所用。

  管理智慧:明确的战略目标是人才招聘中的重要吸引点。通过公开传达组织的核心需求,可以吸引目标明确、能力契合的人才加入,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内推贤才,双赢之举

  宰相娄师德与狄仁杰同龄。他二十岁进士及第,而狄仁杰快三十岁才明经及第。

  公元697年六月,武则天派武懿宗、娄师德、狄仁杰分道安抚河北诸州,这也是二人此前在官场上唯一的交集。在这次共事的过程中,娄师德发现狄仁杰不当宰相太可惜,便频频上表,力荐狄仁杰。

  史料中记载,狄仁杰入相后颇为轻视娄师德,屡屡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有所察觉,就找狄仁杰谈心道:“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她还命左右取出十许通荐表让狄仁杰核实。

  看罢,狄仁杰叹道:“娄公盛德!原来他包涵宽容我很久了,他这样的宽容我真是比不上。”

  管理智慧:优秀的荐举,有助于实现双赢。不仅可以促进人才的成长,还能够提升荐举者的声誉和组织的整体绩效。

  礼贤下士,“BOSS直聘”

  魏公子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帮助他人之后,不仅不要赠予的钱物,还资助生活困难的人。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最高峰时,他门下曾有食客三千,声名远扬。

  当时,魏国有一位名叫侯嬴隐士已经七十岁,虽才高行厚,但家境贫寒,屈居大梁城门的守门官。信陵君慕名前去拜访,并想将厚礼赠送给他。侯嬴拒绝道:“我修养自身、洁身自好几十年,绝不会因为监门的困窘而接受公子的财物。”

  于是,信陵君设宴款待宾客。等宾客坐定后,他亲自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尊贵的左侧座位,去迎接侯嬴。侯嬴穿着破旧的衣冠,直接登上车并坐在左侧座位上,还让公子驾车绕道去探望一个闹市中的屠夫朋友朱亥。

  从骑的随从们都暗自责骂侯嬴不识礼节。而信陵君始终神色平和,没有丝毫不悦。看信陵君的神色始终未变,侯嬴才向朋友告别,上车赴宴。

  宴会现场,信陵君尊侯嬴为上宾,并亲自为他祝寿。这一番恭敬到位的操作,终于让侯嬴答应成为门客。后来正是侯嬴和朱亥为信陵君策划并实施了“窃符救赵”的壮举。

  管理智慧:领导者的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他人对组织的认同感。领导者对人才表现出的尊重与真诚,更容易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