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的角色与定位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全球化,角色,定位
  • 发布时间:2025-05-09 15:07

  文丨蔡荣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今国际局势作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整体性判断。这种局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等政治思潮兴起,二是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三是全球性问题加剧。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当前世界正处于全球化发展局势愈加复杂和困难重重的阶段。

  在2024 年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对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定力。

  国际视野下,大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学术组织,承担着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不同文明之间建立联系、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的重要职责。在当前人类全球化事业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积极作为,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首先,大学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作为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社会组织,大学天然需要通过全球化的网络体系源源不断地为自身注入新动能,以更好地履行职责。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及社会服务方法与路径、通过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科学难题等。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正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高等教育文明形态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其次,大学要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当今世界正遭遇全球化逆流,在加强国家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大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来说,大学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国际性沟通与交流机制,并能够就一些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展开非政治性的学术讨论,由此达成广泛共识,推动一些国际难点问题的解决。此外,大学还是青年人聚集的场所,而青年人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且是世界的未来。以大学为载体,在国际上加强青年人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有力消除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隔阂和误解,从而构建一个更健康有序的国际新秩序。

  我国大学作为世界大学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为此,更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格局的独特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