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机制,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优化,管理,机制
  • 发布时间:2025-05-09 15:18

  文_ 杨国华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学科学教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坚持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注重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认为,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与好奇心,使其从原来只会机械做题逐步转变为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且对科技方面的新事物、新动向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其次,科学教育要点燃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对未知充满好奇,向往科学、敢于创想、积极探索。

  构建管理机制,健全科技教育网络

  首先,学校把科学教育作为特色项目进行打造,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科学教育管理网络,由校长、分管科学教育的副校长、教研中心主任、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科学与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领导班子。大家目标明确、分工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科学教育工作落细落实。

  其次,学校注重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教育研讨与培训活动,并鼓励教师开展与科技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学校还定期从河海大学等院校以及其他社会单位聘请在科技研究和探索方面有想法、有成效的人士组成兼职科技辅导员团队,定期来校组织学生开展拓展课和课后服务活动。

  最后,学校设置了科学教育专项经费,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育、设施更新等方面为科学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丰富课程内涵,激发学生创新实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好的课程能对学生的素养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在不折不扣实施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同时,也在不断致力于科学类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积极探索将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连接,根据科学类学科知识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场馆资源和自然资源,设计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例如,学校潘菊平老师就“黄豆”这一主题带领学生开展了“非常豆+1”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们自己设计研究思路,围绕黄豆的起源、黄豆的生长、黄豆的产品等多个维度,自主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长程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问题发现能力与解决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学校的科学教育既贯穿在国家课程的学习、实践与理解中,也落实在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近年来,学校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课后服务与科技教育“一融三加”的良性发展机制。

  “一融”,就是将科学教育和跨学科项目研究作为课后服务时段的重要内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三加”,则是在“融”的基础上对科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资源做加法。学校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科学课的基础上,着重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类课程,以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学校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了“科学探索小达人”课程。该课程由科学、语文与数学教师合作,对涉及三门学科的科学内容进行跨学科整合,同时融入故事及动手实践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科学现象与简单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例如,低年级的“四季课程”中讲到“雷”,其中既包含雷电的神话及雷电发生的季节等内容,也有探究“雷电”如何产生的简易动手实验。对于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学校则推出了“ 趣味编程与AI 技术”课程,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让学生接触到了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

  课程之外,学校还会在每年的10 月开展科技节,其中包括纸牌承重、吸管搭高、玩转魔方、纸飞机、船模等比赛项目,以及每年不同主题的科技展览,以此营造科技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科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基于真实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素养为导向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常态化地设计学科实践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听讲、记忆、理解、练习、考试”为主的学习形态走向了“知行合一”的学习模式,通过探究、跨学科、项目化的学习体验实现了学习、做事、做人的融合,培育了探索精神与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是个长周期的过程,伴随着教育全时空、全频道。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既要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又要通过可操作、能实践的项目引领教师不断探索,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将科学原理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科学教育在育人实践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科学的旅程中不断成长,未来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