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李琰 赵峰瑞 刘耘良
在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里,校园涌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将这份生机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将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与劳动、信息、音乐等学科相结合,基于“春日植物之美”主题设计了一系列跨学科的学习任务,旨在通过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跨学科主题实践课程内容
教师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一些中外现代诗歌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赏析,理解现代诗的情感表达、想象力和语言特色。在第二学段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学生将阅读描绘大自然和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此外,学生还将参与跨学科学习,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参与朗诵会。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遇见·春天植物”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作关于春天植物的诗歌,体验从观察到表达的全过程,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跨学科主题实践课程实施
本次跨学科学习活动历时四周,旨在通过语文、劳动、信息和音乐四门学科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一周:启动任务。语文课上,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寻找春天植物的足迹。他们观察校园里盛开的花朵、嫩绿的枝叶,以及在春风中努力生长的小草,用文字记录下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触感等特点。同时,分享自己之前摘抄的关于春天的现代诗,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如何用文字捕捉春天的瞬间。音乐课上,学生聆听表现春日主题的乐曲,感受春天的旋律和节奏。劳动课上,学生欣赏手工作品,学习如何裁剪纸条,制作出美丽的纸花和纸蝴蝶。信息课上,学生在PPT 中插入与春天有关的植物图片、诗歌作品和音乐旋律。通过这一周的启动任务,学生不仅在感官上体验了春天,也在心灵上感受到了春天的诗意。他们开始构思自己的诗歌,准备在接下来的三周里,用文字、音乐、手工和信息技术,共同创作出一首有关春天的赞歌。
第二周:深入探索。语文课上,教师向学生展示多种格式的现代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内容与格式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开始尝试创作关于春天植物的现代诗,将自己的感悟融入文字之中。劳动课上,学生继续进行纸编作品制作。音乐课上,学生聆听并学唱有关春天植物的歌曲,并尝试演唱自己编写的春天植物诗。信息课上,学生继续完善PPT 作品,为即将到来的诗歌朗诵会做准备。通过这一周的学习和创作,学生不仅在艺术和文学上有了更深的体验,也锻炼了创新思维。
第三周:深化创作。信息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合诗歌、图片和音乐,制作诗歌朗诵会需要使用的PPT。劳动课上,学生利用上周学到的技巧,对作品进行最后的修饰和调整,同时将与春天植物有关的诗歌誊抄在作品上。语文课上,教师从封面制作、目录排版、内容分类与选择、插图设计等方面,教给学生编诗集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进行诗集的创编工作,合作完成小诗集。通过这一周的学习和创作,学生对艺术和文学有了更深的体验,将自己对春天植物的理解和情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给所有人。
第四周:成果展示。这一周,我们深入挖掘春天植物的内涵,通过将语文、音乐、劳动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春天植物的奥秘,并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他们对春天植物的理解。音乐课上,学生尝试演奏各种乐器,展示自己所创编的诗歌作品。语文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诵,以此表达对春天植物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在艺术和文学上有了更深的体验,而且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跨学科主题实践课程反思
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开辟了新思路——自然环境中的学习体验。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创造性地将教育空间从传统教室拓展至生机盎然的自然之中。学生不再局限于四壁之内,而是走进大自然,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的全方位感官体验,与环境进行深度互动。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见证种子从萌发到枝繁叶茂的生命奇迹;可以用手触摸植物的叶片,感受不同植物的纹理和质感,体验生命的触感;可以用鼻子嗅闻植物散发的香气,感受生命的气息;可以用心灵去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体验生命的韵律。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学习方式的变革——跨学科学习的创新探索。本次以语文学科为主导的跨学科学习,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在跨学科学习的框架下,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还能通过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通过手工制作,将诗歌的意境具象化,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等等。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还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参与跨学科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
拓展教育空间——亲近自然的感官体验。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教育的舞台扩展至自然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自然的怀抱中,通过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不仅学到了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更在心灵层面与自然建立了深刻的连接,培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环保意识。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