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出海”发达国家——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的办学实践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河北,建设,经验
  • 发布时间:2025-05-09 15:11

  文_ 史耕山

  为充分发挥教育国际合作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桥梁作用,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河北工业大学依托学校“电气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于2019 年12 月与芬兰拉彭兰塔—拉赫蒂工业大学(以下简称“LUT 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为我国高校在发达国家建设本科层次的海外校区提供了示范经验。

  以“注重三选”为建校根本。在国际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在哪里合作,与谁合作,合作什么”至关重要。首先,芬兰是最早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两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均有良好的交往基础;其次,LUT 大学为芬兰三大理工大学之一,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学术声誉;最后,芬兰校区开设的四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方向),均为两校特色优势专业,并通过了国内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升学前景良好。

  以“轻资产、软投入”为风险控制红线。芬兰校区整体实现了轻资产运行。芬兰校区充分利用LUT 大学的硬件基础、师资与品牌等软资源进行建设,极大降低了我国高校的投入成本和建设风险。在芬教学设施和教师宿舍均通过租赁形式解决,所有财务开支均按照学校统一财务规定处理,接受学校统一财务监管,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国有资产流失和财务风险。

  以“学制融合”为中芬双学位获得方式。芬兰校区采用“学制融合”培养模式,保证学生可以顺利获得中芬双学位。其中,中国学生学制四年,采用“1+3”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校区学习,完成以语言、思政和专业导航为主体的课程学习,后三年在LUT 大学的拉彭兰塔校区以及拉赫蒂校区学习(芬兰本科学制为三年);国际学生则直接在芬入学,学制三年,其间可在中国校区完成3 个月的交流学习,实现学制无缝融合。双方学分互认,满足授位条件者可以获得两校本科学士学位,这对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均有较大的吸引力。

  坚持高水平师资支撑。芬兰校区所具有的多元化生源构成、中芬融合的育人体系以及芬兰创新性的培养理念,对校区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

  高水平师资是高水平办学的根本保障。河北工业大学注重选拔思想政治过关、专业能力卓越、教学经验丰富、英语语言水平较高的教师赴芬教学,并形成了从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口语面试、教学展示、名单公示、学校批准到英语常规与集中强化培训、行前教育等的完整选拔和派出机制,确保高水平师资赴芬教学,以此保障芬兰校区的教学质量,维护芬兰校区的教学声誉。

  中国教师专业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学识得到芬兰教师及分校学生的充分认可和赞誉。芬方教师积极借鉴中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教方式,将河北工业大学“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融入自己的课程教学,增加培养方案中实验与实践内容的占比,新建能动专业实验室,并采纳中方教师建议,优化课程方案。

  伴随着芬兰校区在国内和国外办学声誉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高超专业水平的中外籍专家学者加入校区的教师队伍,包括欧美等地的外国专家学者、在芬华人专家学者、国内专家学者等。这些高水平人才的加入不断壮大着芬兰校区的师资力量。

  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互学共建。芬兰校区全面引入LUT 大学多元评价考核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法以及严密的学术公正和学术诚信制度,不断学习其精细化、智能化和高自由度的管理服务理念。

  与此同时,LUT 大学不断学习河北工业大学在教学和育人管理方面的有益做法,与学校合作推出奖学金改革方案,增加科研实践项目;吸纳河北工业大学“首接负责制”工作制度,明显提升了工作时效性;设立中芬教师工作坊,形成长效双向转化学习机制;借鉴河北工业大学“组织化的学生服务”理念,优化了芬兰本校的学生服务与支持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中芬文化、科技交流。芬兰校区应芬方邀请面向其全校学生开设汉语、中国概况系列课程;受芬兰当地中小学邀请开展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活动;面向芬兰校区的中国籍学生开设非遗、传统舞蹈、龙舟等文化和体育课,增强学生赴芬后弘扬中华文化的能力;除此之外,芬兰校区还成为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文联盟主办的“国际中文日”活动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在芬承办单位。

  芬兰校区也为促进中芬科技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参与举办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中芬科技创新论坛;校区学生参加了欧洲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竞赛JUNCTION-X;芬兰校区协调中芬双方资源,搭建了科研—工程实践平台,推动中芬企业同高校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并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

  目前,芬兰校区已取得显著的育人成效,2024 年首届毕业生中,87% 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74% 的学生赴境外世界知名高校就读,13% 的学生获国内“双一流”高校推免研究生资格。此外,在国际化师资培训、双方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升、优质留学生的招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真正实现了“双向共赢”。未来,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将继续促进中外高等教育机构互学互补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对外传播中国高等教育方案、理念、特色以及优秀文化,在世界高等教育讲台上展现中国智慧,树立中国形象。

  (作者系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